李鹏飞
-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基于创新平台的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被引量:4
- 2016年
- 如何在高校不断扩招及现今"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模式下培养生物科学类专业学术型、创新型优秀本科人才?本项目以大学生创新项目为平台,确立了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多元组织形式,以学生兴趣为切入点,以科学研究思路为导向,将创新实验模块与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融合,以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化的"设计与学习"能力,从根本上扭转传统教学模式中仅以教师为主的教学过程,从而适应21世纪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对学术型优秀人才的迫切需求,向社会输送具有原创研究开发能力的新型生物科学专业人才。
- 李鹏飞赵健范立强叶江吴海珍张惠展
- 关键词:研究型教学模式自主学习能力
-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体系构建分子生物学实验综合考评体系被引量:7
- 2020年
-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实验实践教学的实施和评价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华东理工大学分子生物学教研组以布鲁姆教育目标体系为指导,构建了包括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实践创新能力评价三个模块的分子生物学实验综合考评体系。该考评体系通过在两个教学周期中的实施,实现了对学生全方位的训练、考核和综合评价,从而有力提升了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素养,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 叶江李鹏飞张惠展吴海珍赵健马昱澍
-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实验创新能力培养
- 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对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被引量:4
- 2021年
-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工程学院从高水平专业比赛出发,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依托强大的科研和教学基地,构建具有"生物创客"精神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了生物工程类相关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和综合能力。对传统的高校教育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满足了生命科学飞速发展时期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 王启要李鹏飞高淑红李友元吴辉谭高翼范建华周勉张立新庄英萍
-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合成生物学
- 同向双螺杆挤压改性对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及营养物质的影响
- 2024年
- 为制备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高且营养物质保留好的改性米糠产品,以米糠为原料,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米糠挤压膨化改性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改性前后米糠物性指标(堆积密度、颜色、持水力、膨胀力、水溶性、提油率、阳离子交换能力)和营养指标(钙、镁、钾、铁、锌、磷、VB1、VB2、VE和烟酸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挤压膨化改性米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双螺杆转速264 r/min,套筒内水分26.5%,套筒内第四区加热温度129℃,测得改性后米糠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27.89%。改性后的米糠物性指标得到提升,除烟酸外的其他营养成分均得到了较好地保留。通过此方法成功提高了米糠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且改性后的米糠品质和营养物质保留较好,适合用于新产品开发,丰富食品品类。
- 代国信魏永忠李鹏飞杨爱民杜传来吴酉芝
- 关键词:可溶性膳食纤维营养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