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智华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循环肿瘤细胞
  • 2篇肿瘤
  • 2篇肿瘤细胞
  • 2篇微流控
  • 2篇微流控芯片
  • 2篇细胞
  • 1篇体外
  • 1篇体外培养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流体模拟
  • 1篇骨型
  • 1篇肺癌
  • 1篇肺癌患者
  • 1篇癌患者
  • 1篇捕获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施奇惠
  • 2篇邓宇亮
  • 2篇王智华
  • 1篇王卓
  • 1篇吴文君

传媒

  • 1篇医用生物力学
  • 1篇遗传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肺癌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快速分离与体外培养被引量:6
2017年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从肿瘤病灶脱落并进入外周血液循环的处于游离状态的肿瘤细胞,代表了肿瘤病灶的分子特征,可用于对肿瘤的"液体活检"。但外周血中CTCs数目极为稀少,使得后续针对CTCs的分子与功能分析面临巨大挑战。鉴于此,本文建立了一种基于微流控芯片和免疫磁珠的能够快速从肺癌患者的外周血中分离CTCs的方法。该方法直接针对全血进行一步分离,可避免血液样本预处理及富集等过程对细胞造成的损伤,从而有效地保护CTCs的活性(>90%)。分离得到的CTCs可富集在小体积中(80μL),实现高密度的细胞培养,完成体外扩增,扩增后的CTCs可以被进一步冻存、复苏及再次增殖培养,表明已经对患者血液中的CTCs成功建系。本文进一步对CTCs进行了基因突变(EGFR、KRAS、PIK3CA、TP53和BRAF)检测及荧光标记葡萄糖类似物(2-NBDG)摄取的功能分析,证明CTCs存在较大异质性。本研究成功实现了对外周血中稀少的CTCs进行体外培养,并对CTCs进行了基因、蛋白、功能等各个层面的分析,这对于肿瘤精准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吴文君王智华王卓邓宇亮施奇惠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微流控芯片体外培养
用于循环肿瘤细胞捕获的鱼骨型微流控芯片的模拟仿真与优化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对鱼骨型微流控芯片进行模拟仿真与优化,实现癌症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的高效捕获。方法用Fluent 15.0软件对细胞在微流控芯片中的流动进行建模仿真,通过MATLAB编程统计芯片在不同结构参数(鱼骨宽度、鱼骨间隙、鱼骨高度、通道高度)、液体流动方向与流速等条件(共计250个条件)下所有细胞可被捕获的位置数目,预测细胞捕获效率,并进行实验验证。结果在鱼骨宽度75μm、间隙125μm、深度70μm、通道深度30μm、流体正向且流速1 m L/h的条件下,鱼骨芯片可以达到最高的细胞捕获效率。结论通过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在不同芯片中的细胞捕获进行模拟,利用MATLAB建立捕获效率的统计模型并进行优化,快速筛选出可获得细胞高效捕获的参数组合,并通过实验,对优化的芯片参数进行验证,实现了循环肿瘤细胞的高效捕获。
汪民娇王智华邓宇亮施奇惠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循环肿瘤细胞流体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