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永健

作品数:5 被引量:38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重症
  • 2篇脑出血
  • 2篇病人
  • 2篇肠内
  • 2篇肠内营养
  • 2篇出血
  • 1篇电图
  • 1篇短肽
  • 1篇应激性
  • 1篇应激性溃疡
  • 1篇营养
  • 1篇营养治疗
  • 1篇早期气管切开
  • 1篇伤病
  • 1篇损伤病人
  • 1篇气管
  • 1篇气管切开
  • 1篇气管切开术
  • 1篇切开
  • 1篇切开术

机构

  • 4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济宁医学院
  • 1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昆明市第一人...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洛阳市中心医...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作者

  • 4篇冯永健
  • 2篇王向宇
  • 1篇周立新
  • 1篇石秦东
  • 1篇陈炜
  • 1篇周青山
  • 1篇李圆菲
  • 1篇谢颖光
  • 1篇钱传云
  • 1篇佟飞
  • 1篇周丽华
  • 1篇宋云林
  • 1篇常平
  • 1篇李卫
  • 1篇赵丽芸
  • 1篇高红梅
  • 1篇周学军
  • 1篇熊旭明
  • 1篇高培阳
  • 1篇周新

传媒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次性针电极与盘状电极在重症脑出血病人脑电图监测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采用一次性针电极进行床旁脑电图监测在重症脑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经手术治疗的重症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后均行床旁脑电图监测,分为使用一次性针电极(观察组44例)和传统盘状电极(对照组43例)。对比两组在脑电图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术后GCS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耳电极脱落2例,伪差时长(50.55±10.05) min;对照组头皮电极脱落5例,耳电极脱落10例,伪差时长(130.91±29.99) min;观察组脑电图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率(电极脱落、伪差干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使用一次性针电极记录重症脑出血病人脑电图,可有效减少记录过程中的各种干扰,为脑电图监测质量提供保障。
张柳冯永健李卫王向宇
关键词:颅内出血脑电图
2017年中国ICU患者营养治疗实施状况横断面调查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了解国内ICU收治患者的营养治疗实施状况。方法对国内116家医院的118个ICU内的患者进行营养治疗实施状况的横断面调查。以2017年4月26日0时所有在ICU内治疗的患者为调查对象,收集患者基本信息、2017年4月25日(即调查日)的营养实施和胃肠道耐受情况,以及患者的28 d临床转归情况。结果调查共收集病例1953例,女631例(32.4%),男1306例(66.9%),缺失16例(0.7%);年龄(64.1±19.3)岁(1950例)。患者GCS、SOFA和APACHEⅡ评分分别为(10.76±4.35)分(1749例)、(5.65±3.52)分(1783例)、(17.14±7.31)分(1792例)。28 d临床转归存活1483例(75.9%),死亡312例(16.0%),失访+缺失158例(8.1%)。除身高和体重(P=0.000)外,男性与女性患者在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28 d临床转归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53例患者中,胃肠功能评估为正常或轻度损害占73.7%(1440例),中-重度损害占10.8%(210例),衰竭占1.7%(33例),13.2%(258例)的患者未做评估。截至调查日,69.4%(1356例)的患者已启动肠内营养(EN),36.4%(711例)的患者已启动肠外营养(PN)。调查日有营养摄入的患者1720例(88.1%)。1953例患者中明确有恶心、呕吐反流、误吸、腹痛、腹胀、腹泻(大便次数≥3次/d且量≥500 ml/d)等胃肠道不耐受表现的分别占总人数的4.8%(93例)、5.4%(105例)、0.9%(17例)、8.7%(170例)、27.5%(538例)和4.3%(84例)。在1270例使用EN的病例中,明确存在恶心、呕吐反流、误吸、腹痛、腹胀、腹泻等不耐受症状的分别占3.2%(40例)、4.3%(54例)、0.8%(10例)、4.4%(56例)、26.9%(341例)和5.4%(69例)。入ICU后24 h内开始EN治疗的患者占22.4%(437/1953),48 h内开始的占38.6%(754/1953),72 h内开始的占46.6%(911/1953)。患者入ICU后3 d总热卡(EN+PN非蛋白热卡)达标率为12.9%(78/607),7 d总热卡达标率为18.7%(189/1010),14 d总热卡的达标率为23.0%(305/1325)。入ICU后3、7、14 dEN达标率分别为9.9%(60/607)、15.0%(151/1010)和18.6%(246/1325)。结论目前
邢娟章仲恒柯路周晶秦秉玉梁宏开陈晓梅刘文明刘忠民艾宇航王迪芬王秋卉周青山张福森钱克俭蒋东坡臧彬黎毅敏黄晓波曲彦谢颖光许东琳邹志强郑祥德刘建波郭丰梁亚风孙强高红梅刘阳常平程爱斌杨荣利么改琦孙昀王晓蓉张怡熊旭明于健孙荣青李志伟袁世荧宋云林高培阳刘海燕张朝辉吴允孚马标郭强
关键词:肠内营养重症监护病房
早期短肽型肠内营养对脑出血合并胃肠功能紊乱的重症患者对应激性溃疡的防治作用研究
冯永健
早期气管切开对严重颅脑损伤病人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探讨严重颅脑损伤病人合并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早期气管切开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严重颅脑损伤(GCS评分≤8分)合并肺部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早期(伤后1~2 d)采用气管切开,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分析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降低,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病人在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气管切开能有效降低严重颅脑损伤病人合并肺部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成毅冯永健王向宇
关键词:颅脑损伤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