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金领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血清
  • 2篇血清谷氨酸脱...
  • 2篇氢酶
  • 2篇连续监测法
  • 2篇酶法
  • 2篇谷氨酸脱氢酶
  • 1篇血清钾
  • 1篇血清钾离子
  • 1篇血清钠
  • 1篇血清诊断
  • 1篇医用
  • 1篇脱氢酶
  • 1篇离子
  • 1篇离子载体
  • 1篇酶法测定
  • 1篇酶法检测
  • 1篇激酶
  • 1篇钾离子
  • 1篇肝损害
  • 1篇

机构

  • 5篇天津市传染病...
  • 4篇天津市临床检...
  • 3篇天津市医药科...

作者

  • 5篇张孝山
  • 5篇戴晨阳
  • 5篇刘金领
  • 4篇冯军
  • 4篇帅真
  • 3篇李明润
  • 1篇杨彬
  • 1篇徐海津
  • 1篇奚明
  • 1篇孙玉蓉

传媒

  • 2篇临床检验杂志
  • 2篇天津医药

年份

  • 1篇2002
  • 1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清谷氨酸脱氢酶的连续监测法被引量:7
1996年
血清谷氨酸脱氢酶的连续监测法张孝山帅真戴晨阳刘金领冯军*杨彬*(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天津300192)关键词谷氨酸脱氢酶连续监测法肝损害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dehydrogenase,GDH,EC1.4.1.3)是一种主要存在于细胞线粒体...
张孝山帅真戴晨阳刘金领冯军杨彬
关键词:谷氨酸脱氢酶连续监测法血清
血清谷氨酸脱氢酶的连续监测法
戴晨阳张孝山刘金领孙玉蓉奚明
该研究用α-酮戊二酸作底物的简便准确的连续监测法,此方法适用于各种自动化分析仪,对肝损害疾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很强,尤其对肝小叶中央细胞损害有特殊的诊断价值。
关键词:
关键词:血清谷氨酸脱氢酶肝损害血清诊断
血清钾离子的丙酮酸激酶法测定被引量:4
1997年
建立一种用螯合物以替代离子载体(Kryptofix221)的丙酮酸激酶测定血清钾的方法。使用酶偶联多标准固定时间法检测。该法与定值血清的相对误差为0.372%~2.158%;批内CV<2.01%,批间CV<2.10%;线性2.0~8.0mmol/L;回收率99.8%~102.8%,脂血、黄疸、内源性酶(LDH和PK)、镁及氨等对测定无干扰;与火焰光度法回归方程为Y=0.0188+1.0092X,r=0.9875,P<0.01,与离子电极法对比,回归方程为Y=0.3967+0.9357X,r=0.9867,P<0.01;试剂复溶后(4℃)至少稳定9天。该法准确度高、重复性好、测定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与火焰光度法及电极法相关性好,试剂稳定、价廉,可在多种全自动与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上应用。
张孝山戴晨阳刘金领帅真冯军李明润
关键词:离子载体酶法血清钾离子
丙酮酸激酶的离子激活
1998年
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EC2.7.1.40)又称三磷酸腺苷、丙酮酸2-O-磷酸转移酶,是调节糖酵解的3个限速酶之一。PK在有锰离子和镁离子存在情况下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生成丙酮酸,这一原理被用来测定血清钾离子浓度。为了证实PK活性与血清阳离子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确定与此酶活性有关的无机离子,我们进行了PK的离子激活研究,测定钾、钠、钙、锂、锰、氨和镁7种离子对PK活性的影响。由于PK的反应产物丙酮酸并不能直接指示PK活性,因而需偶联LDH系统,通过测定NADH的衰减程度来间接指示PK活性。
张孝山帅真李明润徐海津冯军戴晨阳刘金领
关键词:丙酮酸激酶
血清钠的酶法测定
1996年
钠离子是人体内的主要阳离子,血清浓度为135~145mmol/L,其对维持细胞内外液的容量与渗透压、体液的酸碱平衡及神经肌肉的应激性均极其重要,延用至今的血清钠检测方法是火焰光度法和离子电极法。此两种方法均需使用相应的精密仪器,进口的价格相当昂贵难于在我国推广普及。自八十年代末以来。
张孝山帅真李明润冯军刘金领戴晨阳
关键词:血清酶法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