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耕地
  • 2篇聚类
  • 2篇空间聚类
  • 2篇耕地后备资源
  • 2篇耕地后备资源...
  • 2篇后备资源
  • 1篇行政区
  • 1篇省域
  • 1篇适宜性
  • 1篇区划方法
  • 1篇耕地质量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国土资源
  • 1篇国土资源部

作者

  • 3篇卜春燕
  • 2篇杨永侠
  • 2篇孟丹
  • 1篇朱德海
  • 1篇张超
  • 1篇王旭
  • 1篇王旭
  • 1篇孙婷
  • 1篇孙婷
  • 1篇汪延彬

传媒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冰川冻土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空间聚类的西藏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组合模型被引量:24
2016年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科学合理布局直接影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以西藏自治区为研究区,以西藏第二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成果为基础,针对西藏特殊环境,提出基于自然和社会适宜性的西藏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并以乡镇为聚类单元,以各乡镇耕地后备资源综合适宜性指数、集中连片指数以及增产潜力指数为变量,考虑空间近邻关系,采用基于图论的SKATER算法进行聚类分析,确定西藏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组合。结果显示:依据开发适宜性评价模型,西藏自治区耕地后备资源最适宜、中等适宜和勉强适宜的地块分别占全区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27.98%、49.09%、22.93%;根据开发组合模型,将具有耕地后备资源的乡镇分为3个组合,分别为近期重点开发、中期适度开发及后期开发区域。此分区结果保持了区块间的近邻关系及行政区界的完整性,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区划提供借鉴,同时为发挥农业规模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杨永侠施彦如孙婷孟丹卜春燕王旭
关键词:耕地后备资源适宜性空间聚类
省域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区划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公开一种省域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区划方法及系统,能够对省域耕地后备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区划。所述方法包括:对待进行开发区划的省域耕地后备资源地块进行开发适宜性评价,其中,所述开发适宜性评价的评价等级包括最适宜、中等适宜和勉...
杨永侠施彦如王旭孟丹卜春燕孙婷张超朱德海
文献传递
基于3S技术的甘肃省耕地质量等别监测评价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为全面掌握甘肃省耕地质量变化情况及其驱动因素,从宏观层面上建立"省-区-县-渐变类型区-地块"监测体系,以甘肃省标准耕作制度三级区为单位选取监测县,运用"重点分等因素划定"方法划分监测县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区、确定驱动因素,通过在县域范围内布设监测单元,对监测单元耕地质量渐变的驱动因素进行监测,并对其引起的耕地质量等别渐变做出趋势性评价。最后,以监测县耕地质量变化情况为基础,运用克里金空间插值方法对甘肃省耕地质量进行空间局部估计,对耕地质量变化空间分布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相比2015年耕地质量评价成果,全省监测县耕地等别平均提高了0.14等。河西走廊区中部、陇南山区南部等别有较大幅度提高;晋陵丘陵沟谷区、陇东黄土旱塬区东部、甘南高原区中部等别有较大幅度降低;南部地区变化的幅度整体高于北部地区。(2)甘肃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异较大,且整体偏低;全省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耕地灌溉保证率多为一般满足和不满足,但得益于近年来全省修建大型引、供水工程,全省耕地灌溉保证率有了提高;耕地质量分布区域性特征明显。
米成林卜春燕汪延彬
关键词:耕地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