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菊英
作品数:
2
被引量:30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彭宝珍
中国科学院
郑国兴
中国科学院
龚祖埙
中国科学院
周国瑛
中国科学院
陈耀
新疆八一农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2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农业科学
主题
2篇
病原
2篇
病原研究
1篇
致死
1篇
苜蓿
1篇
虾病
1篇
急性
1篇
杆状
1篇
杆状病毒
1篇
病毒
1篇
丛枝病
机构
2篇
中国科学院
1篇
新疆八一农学...
作者
2篇
彭宝珍
2篇
沈菊英
1篇
周国瑛
1篇
陈作义
1篇
龚祖埙
1篇
郑国兴
1篇
陈耀
传媒
1篇
植物病理学报
1篇
病毒学报
年份
1篇
1995
1篇
1991
共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新疆苜蓿丛枝病病原研究
被引量:4
1991年
新疆八一农学院朱懋顺教授1973年首先发现此病。他于1980年采来病株,经作者鉴定为苜蓿丛枝病。后经调查,新疆不少县市有此病为害。特别是老病区,如乌鲁木齐南戈壁托里牧场及兵团石河子垦区紫泥泉种羊场的老苜蓿地平均发病率可达10%。
陈耀
陈作义
沈菊英
彭宝珍
关键词:
苜蓿
病原
急性致死性对虾病的杆状病毒病原研究
被引量:26
1995年
近年来,上海郊区饲养中国对虾(Penacuschinesisosbeck)的虾塘发生大面积的流行病。经对病虾的鳃、肝、胰腺或中肠组织进行超薄切片处理及电镜观察,发现在这些组织的细胞核内存在大量有囊膜包裹的杆状病毒,有时一个囊膜还可同时包裹两个病毒的核衣壳。经有机溶剂处理、差速离心及密度梯度离心,可以获得部分提纯的病毒和病毒核衣壳制剂。超薄切片中,病毒粒子大小约为440-500×170-180nm,核衣壳大小约330-420×110-140nm,提纯的核衣壳粒子大小约为350-400×70-85nm。无论在超薄切片或在分离提纯的制剂中,均未观察到有包涵体存在。将部分提纯的病毒制剂人工感染健虾,结果发现肌注的对虾死亡率达90%以上,饲毒的死亡率各在50%左右。这些结果证明,所发现的杆状病毒可能就是引起这次上海郊区对虾大规模死亡的主要原因。
彭宝珍
任家鸣
沈菊英
周国瑛
顾惠庭
沈亚林
郑国兴
龚祖埙
关键词:
急性
杆状病毒
病原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