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贺彬
- 作品数:4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创外科技术在胰腺外科中的应用与发展被引量:3
- 2016年
- 微创外科是现代科技发展与外科创新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医学理念,其目的是以最小的损伤达到最佳的外科治疗效果。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和美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医学和相关学科的相互融合和快速发展,尤其是内镜、腔镜和介入治疗等新技术的出现,更是推动了微创外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腹腔镜技术作为微创外科的一项重要技术,其应用和发展尤为迅速。自1987年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展以来,腹腔镜手术在普外科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然而由于胰腺解剖位置和毗邻关系的复杂性,腹腔镜胰腺手术的开展远远落后于胆道和胃肠等腹腔其他脏器的微创手术,其发展亦相对滞后。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和腔镜器械的不断改进,手术显像技术由平面二维显像技术发展为三维立体显像技术,腹腔镜手术的灵活性和清晰度大大提高,胰腺外科的大多数手术已均可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方式也逐渐由腹腔镜辅助手术发展为全腹腔镜手术。目前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已开始应用于胰腺外科手术,手术操作也更趋向于精准化。经自然腔道的内镜手术的手术创伤更小,有望于胰腺外科开展应用。
- 马春阳肖光勤朱峰彭丰张航郭兴军高恒毅王贺彬任玉奇王敏秦仁义
- 关键词:微创外科腹腔镜手术胰腺外科机器人手术
-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合并扩大淋巴结清扫治疗胰头癌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比较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合并扩大淋巴结清扫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18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中16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腔镜组和开腹组,其中腔镜组84例,开腹组76例。比较两组病人在术后胰漏、胆漏、出血、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以及淋巴结清扫数、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腔镜组与开腹组相比,年龄、性别、主要合并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胆漏、胃排空障碍、出血、腹泻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腔镜组淋巴结清扫数较多,胰漏尤其是B级和C级胰漏发生率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扩大淋巴结清扫,可清除更多淋巴结,并降低胰漏发生率和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肿瘤病理分期,有利于延缓肿瘤复发。
- 马春阳朱峰王敏彭丰张航郭兴军冯业晨肖光勤王贺彬任玉奇秦仁义
- 关键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头癌淋巴结清扫胰漏
- 植入式胰管空肠吻合术在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7
- 2016年
- 目的探讨植入式胰管空肠吻合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85例行LP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出78例患者行进一步分析研究。根据胰肠吻合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42例行传统的胰管对空肠黏膜吻合术(对照组),另外36例行改良的胰肠吻合术即植入式胰管空肠吻合术(改良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在胰瘘、腹腔感染/脓肿、胆漏、胃排空延迟、出血、肺部感染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等指标上的差异性。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胰瘘发生率尤其是需特殊处理的B^C级胰瘘发生率明显下降(改良组的8.3%比对照组的31.0%,P<0.05);胰肠吻合时间明显缩短〔改良组的(35.6±12.4)min比对照组的(52.8±24.6)min,P<0.05〕,总手术时间也明显缩短〔改良组的(322.4±23.6)min比对照组的(384.2±30.2)min,P<0.05〕;术后腹腔感染/脓肿、胆漏、胃排空延迟、出血、肺部感染和切口感染的发生率2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植入式胰管空肠吻合术能明显减少LPD术后胰瘘发生率,并缩短胰肠吻合时间和总手术时间。
- 马春阳朱峰肖光勤张航郭兴军高恒毅王贺彬任玉奇王敏秦仁义
- 关键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 动脉优先入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动脉优先入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181例行LPD的胰头颈部癌和壶腹周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181例患者中,96例行动脉优先入路的LPD,设为实验组;85例行传统入路的LPD,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均由同一手术团队完成,手术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消化道重建方式均相同。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及生存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患者无瘤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7年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1)术中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LPD。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总手术时间分别为(268±20)min和(285±25)min,消化道重建时间分别为(33±10)min和(30±17)min,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8.529,2.741,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肿瘤切除时间,有肠系膜上静脉侵犯分别为(216±13)min和(264±22)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26,P〈0.05);无肠系膜上静脉侵犯分别为(224±14)min和(215±21)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423,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9±16)mL和(131±27)mL,术中输血量分别为(1.3±0.8)U和(2.8±1.2)U,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670,0.562,P〈0.05);术中输血例数分别为5、8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95,P〉0.05)。(2)术后情况: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5.8±2.4)d和(6.3±3.6)d,术后住�
- 马春阳朱峰王敏彭丰张航郭兴军冯业晨王贺彬秦仁义
- 关键词:壶腹周围肿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