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莎
- 作品数:10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老子美学思想:“道”本体对古代社会伦理实用理性的超越被引量:2
- 2017年
- 老子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在于从一开始就以追问宇宙人生之本源的方式提出和思考问题。老子把"道"作为最高的哲思范畴,以"道"之"无"与"有"的统一作为宇宙人生之根源,将人、地、天合于"道"、"道法自然"作为"德"之根本,从宇宙本体的层面超越了古代社会伦理实用理性的视域。基于此,老子通过阐述"道"作为本体的存在特性和运动状态,形成了一系列哲学与美学范畴,于多方面建构了中国古典美学独特的审美理念和审美价值原则;以超脱现实功用关系的"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主张人们追求生命自由的朴素自然主义精神,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人生、美和艺术之思,产生了一种发源性的影响。因此,老子美学思想的贡献,不仅在于他提出了一系列中国古典美学最基本的哲学与美学范畴,还在于其"形而上"的思想从总体上对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精神所带来的深远作用。
- 黄莎
- 关键词:老子美学本体
- 浅论鲁迅文学创作中的民生思想被引量:1
- 2013年
- 目前对鲁迅的文学创作评论,人们更多地关注其作品中体现的革命性、个性解放、爱国主义、国民性批判、反封建主旨及真善美统一的文艺观等方面,鲁迅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民生思想却往往被忽略。在《故乡》、《祝福》等作品中,鲁迅对平民的生存与发展状况作了深度的关切,并且将之与社会制度的变革结合起来,使其文学作品充满了民生关怀和深刻的现实性。
- 黄莎
- 关键词:民生思想社会制度
- 论手机文化及其构成被引量:3
- 2015年
- 手机文化是指以移动通信技术为物质技术基础,以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和跨媒介融合为产业依托,以手机媒介为信息传播、社会交往、文化创造与交流的工具,以信息服务和文化内容创造、生产、传播和消费为主要内容,随着手机的普及应用而形成的一种流动的大众媒介文化生活样式。在构成上,手机文化是由手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等层面联结融合所构成的文化形态。综合地认识和把握手机文化现象,有利于推动手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 夏光富黄莎
- 关键词:文化哲学手机文化
- 白居易诗作中性别意识的双重性
- 2017年
- 白居易的爱情诗、婚姻家庭诗和其他涉及描写女性的诗作,一方面反映了唐代女性受封建社会压迫所处的艰难生存状态,突显了挚爱男女于悲剧情境中追求生命自由之爱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也表现出唐代男性知识分子囿于封建社会文化的桎梏对待女性的矛盾心理。这些诗作既体现出带有历史进步性质的性别意识,同时又部分地固守于陈旧的传统礼教观念。分析白居易诗作中性别意识的矛盾性,对于揭示其作品中长期被人们忽视的性别意识倾向、体味创作主体的个体情感以及文化传统对创作主体的制约性,了解唐代女性的生存状况和唐代男性知识分子性别价值观念的复杂性,反思现今社会性别关系的建构,皆有一定的意义。
- 黄莎
- 关键词:白居易诗歌性别意识双重性
- 微电影:网络时代电影艺术的新形态被引量:4
- 2017年
- 微电影是电影艺术与网络媒介相遇而开启的新的电影可能世界。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进步,创造了丰富多样的新媒体形态,带来了传播方式的变革,奠定了微电影兴起的媒介技术基础;在网络媒介技术普及应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网络文化"以及"微文化"生活方式,又进而构筑了微电影生成的社会文化基础。以网络媒介为生长基础,微电影在创作、生产、传播、审美欣赏、艺术时空和艺术表现方式等方面,开始突破传统电影工业模式的限制,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电影的一系列新特性,不仅正在形成一种新的电影艺术形态,而且深刻地体现了当代社会文化多元发展的态势。
- 黄莎夏光富
- 关键词:网络媒介文化艺术
- 自由生命活动的创化——宗白华美学思想中的艺术世界
- 2016年
- 宗白华以"散步"的漫谈方式诉说了中华古典艺术的美学内蕴与厚重的文化精神,同时比较、分析了中国古典艺术不同于西方艺术的独特审美特征。在宗白华的笔下,艺术源于不同时代下人们对自由生命活动的体验和感悟,艺术的创造是基于这种体悟而展开的自由自觉的美之创化,充盈着个体生命的真切情感体验,又升华为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格,形成为主观与客观融合、以致天人合一的美的世界;不同时代、民族境遇下人对世界人生的情感体验的差异性,又展开为不同民族文化丰富多样的审美差异性。宗白华的美学思想,显示出他对于艺术本体及审美理念的深刻认识与理解。
- 黄莎
- 关键词:宗白华生命活动艺术价值
- 童心、至情、性灵:浅谈明清言情小说之繁荣被引量:1
- 2013年
- 明清时代是中国言情小说的繁荣阶段。童心、至情与性灵等文学批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对明清言情小说的创作与成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文学批评理论充分肯定言情小说这种俗文学的价值,为中国文学批评重视雅文学的传统格局融入新风,从而推动明清言情小说迈入辉煌。
- 黄莎
- 关键词:童心至情性灵文学批评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影视经典与大众审美接受视阈的融合被引量:1
- 2013年
- 根据小说改编的影视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经典影视主题,又以多维的社会文化元素、高超的影视艺术表现手段,凸显了战争中的普遍人性之美和女性之美,具有符合大众审美接受特性的显著特征,从而成为战争题材片中经久不衰的优秀作品。
- 黄莎
- 关键词:《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视阈融合
- 权威体制下中国公务员人格特征与行为动机研究
- 公务员作为现代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格特征和行为动机直接关系着公务员激励机制的设计和改革。一方面,政府机构有着明显的权威等级,在这种权威体制下工作的公务员会对权威有一种特殊的态度:服从权威又渴望获得权威——即权威人格;...
- 黄莎
- 关键词:公共服务动机政治教化
- 文献传递
- 图像与语声的混争——微博娱乐视频的剪辑与拼贴特征分析
- 2016年
- 活跃于微博的娱乐视频是当今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形象画面与语言声效的剪辑与拼接构成了带有颠覆性质与幽默智慧意味的全新视听娱乐冲击。图像与语声在微博娱乐视频中的混搭与重构,体现出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混杂娱乐形式,更进一步表明了语声文本与画面形象之间的转向和争斗,终在其错觉式的展示手法中达成了分裂的融合。
- 黄莎
- 关键词:图像文本可视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