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庆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名誉权、言论自由和宪法抗辩被引量:18
- 2008年
- 陈永贵亲属诉吴思、《北京青年报》一案涉及了我国名誉权制度的诸多方面。该案为思考公共人物与非公共人物的区分、死者的名誉权、言论自由与名誉权的冲突等问题提供了新的契机。考虑到媒体管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消的现状,在名誉权问题上,应该放弃对言论自由与名誉权进行平衡的流行主张。如果从完善名誉侵权的基本要件入手,也就是说,从非常技术性的角度入手,建立相对完善的名誉权体系,那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司法的恣意,改变现行名誉权制度设计所带来的胜者通吃的局面。
- 汪庆华
- 关键词:名誉权言论自由公共人物
- 英美法系——真实的存在,抑或虚构的神话——评波斯纳《英国和美国的法律与法学理论》被引量:3
- 2000年
- 汪庆华
- 关键词:英美法系法学理论法律传统大陆法系置疑英美国家
- 冷战后恐怖主义的新发展-兼谈中国与国际反恐斗争
- 汪庆华
- 关键词:恐怖主义反恐
- 实践中的行政诉讼:一项法律社会学的考察
- 行政诉讼作为一个国家法治水平的晴雨表,它的引入重构了原先的国家一社会关系。基于对中国行政诉讼经验逻辑的追问,本文在山东聊城等地长期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法律社会学的方法,探讨实践中的中国行政诉讼的结构与功能。本文从多个层...
- 汪庆华
- 关键词:行政诉讼多中心主义
- 超越家族的信任与合伙 十九世纪末期对“公司”一词的翻译被引量:4
- 2000年
- 在1860年代,公司常常被中国官员用来指称西方的商行。中国的商人也常常把这个词作为他们向国家寻求对发展现代中国企业的支持的讨论基础,比如说郑观应就是如此。
- 黎志刚汪庆华
- 关键词:合伙信任家族翻译中国官员
- 美国宪政的最初时刻
- 汪庆华
- 关键词:公民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