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壹

作品数:4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石器
  • 2篇旧石器
  • 1篇新石器
  • 1篇新石器时代
  • 1篇遗存
  • 1篇遗迹
  • 1篇遗址
  • 1篇遗址发掘
  • 1篇遗址发掘简报
  • 1篇社会结构
  • 1篇石器时代
  • 1篇平层
  • 1篇晚期
  • 1篇文化变迁
  • 1篇旧石器考古
  • 1篇聚落
  • 1篇考古
  • 1篇考古学
  • 1篇考古学史
  • 1篇古学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篇林壹
  • 1篇陈宥成
  • 1篇何嘉宁
  • 1篇王幼平
  • 1篇赵潮
  • 1篇刘拓

传媒

  • 1篇人类学学报
  • 1篇考古
  • 1篇文物春秋
  • 1篇南方文物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华北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中的关键变化被引量:1
2016年
从长时段看,华北地区从晚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中期的文化变迁,在生计方式和工具技术上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其中最关键的变化发生在旧石器晚期晚段和新石器早期的聚落之间,反映的是社会组织从游团到部落的跃进。聚落形态及其反映的社会复杂性的增加提供了一个农业起源之外的观察旧新过渡的视角。
林壹
关键词:文化变迁
旧石器考古发掘方法再思考被引量:2
2016年
按水平层发掘是国内外旧石器考古发掘的传统方法。在我国,这一传统方法因为后岗三叠层的发现而受到了挑战,但是新的按自然层的发掘方法无法取而代之。旧石器考古发掘中,按水平层和按自然层发掘的方法应该互相借鉴,发掘方法的差异主要取决于堆积的特点、堆积的时间尺度、埋藏性质和研究目标等因素。
林壹
关键词:旧石器考古考古学史
河南登封方家沟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10
2017年
方家沟遗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方家沟村,2014~2015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和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两次发掘,发现大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以及原地埋藏的遗迹现象。石制品类型包括备料、石核、石片、断块、碎屑、石锤、石砧、工具等,整体面貌属于华北常见的石片石器工业。古人类在自然沟内短期活动形成的遗迹(G1)蕴含了空间利用方式的信息,对于进一步研究嵩山东麓MIS3阶段人类活动与行为特点具有重要意义。
林壹顾万发汪松枝何嘉宁刘拓陈宥成赵潮王幼平
关键词:MIS3阶段遗迹
尉迟寺大汶口晚期聚落内部的社会结构——以遗存的空间分布为视角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以蒙城尉迟寺遗址发掘报告为基本材料,试图从遗存空间分布的角度讨论尉迟寺大汶口晚期聚落内部的社会结构。首先,根据聚落变迁将遗存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以排房为代表,而后期在环壕内基本成为墓地,表明主体内容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集中讨论前期的聚落。然后分析了房屋和灰坑的分类及其功能。以此为基础,讨论了遗存空间分布所体现的社会关系,尤其是不同类型遗迹之间的联系。尉迟寺所代表的社区以扩展家庭为基层社会单元,从房址出土遗物数量、多样化程度和特殊器类的空间分布状况看,扩展家庭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平等的。
林壹
关键词:社会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