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春燕

作品数:7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预后
  • 2篇衰竭
  • 2篇慢加急性肝衰...
  • 2篇急性肝
  • 2篇急性肝衰
  • 2篇急性肝衰竭
  • 2篇肝病
  • 2篇肝衰
  • 2篇肝衰竭
  • 2篇病毒
  • 1篇毒素血症
  • 1篇队列研究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栓
  • 1篇血症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性
  • 1篇药物性肝损伤
  • 1篇乙醛

机构

  • 7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作者

  • 7篇刘春燕
  • 5篇高沿航
  • 5篇邵爽
  • 1篇温晓玉
  • 1篇李婉玉
  • 1篇高普均
  • 1篇王崇

传媒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抗凝治疗及其争议与挑战被引量:5
2018年
门静脉血栓(portal veint hrombosis,PVT)作为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越来越受到关注。PVT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对肝硬化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具有挑战性。现有部分研究表明,治疗PVT可能会改善肝硬化患者预后,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指南,临床工作中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刘培焱周琦刘春燕邵爽高普均高沿航
关键词: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栓抗凝治疗发病机制PVT并发症
直接抗病毒药物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特殊人群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8年
HCV感染可以导致如失代偿期肝硬化及肝癌等严重终末期肝病的发生,积极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对于改善疾病转归很重要。随着直接抗病毒药物在丙型肝炎治疗领域的应用,不仅显著缩短了抗病毒疗程,也极大增加了治疗期间的安全性及患者的耐受性,同时,也使抗病毒治疗的适应证得以扩大。在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时代,特殊HCV感染人群仍然是抗病毒治疗领域倍受关注的群体,也是临床医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现主要对包括肾病、肝癌、肝移植术后、妊娠期、儿童、淋巴瘤、HBV/HCV合并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CV合并感染以及经治的特殊HCV感染人群中直接抗病毒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
蒋畅刘春燕邵爽高沿航
关键词:肝炎病毒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是肝硬化患者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及疾病预后的标志物
2016年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的以器官衰竭和高病死率为特征的综合征,其没有生物学标志物。在肝损伤的实验模型和体外培养的肝细胞中,由于毒素或促炎因子尤其是白细胞介素6的损伤作用,LCN2基因及其产物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的表达水平上调。为了研究NGAL是否为ACLF的标志物及发生ACLF时LCN2基因表达是否上调,巴塞罗那大学的Ariza等分析了因肝硬化并发症住院的716例患者的尿液和血清NGAL水平,其中148例为ACLF患者。
Ariza X刘春燕王崇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明胶酶生物学标志物载脂蛋白器官衰竭
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预警体系新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 on 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肝衰竭中最为常见的类型,首次于2009年亚太肝病年会上被提出,并在2014年更新:ACLF是指在慢性肝病(已存在或尚未诊断)基础上,因急性诱因作用发病,临床表现为黄疸[血清胆红素≥5 mg/dl(85 mmol/L)]和凝血功能障碍[国际化标准比值(INR)≥1.5或凝血酶原活动度(PTA)<40%],4周内并发腹水和(或)肝性脑病[1].按照慢性肝功能衰竭联盟器官功能衰竭评分(chronic liver failure consortium organ failure score,CLIF-C OFs)诊断标准,ACLF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比例约为24%~40%[2].目前认为,病毒性肝病、酒精性肝病或病毒与酒精联合性肝病是基于慢性肝病基础上ACLF的主要病因[3].该病病死率高,预后极差,除肝移植外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而受到广泛关注.由于治疗手段有限,如何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早期对预后做出判断,及时加强干预,对于改变临床转归,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刘春燕邵爽刘培焱温晓玉高沿航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预警体系预后凝血酶原活动度慢性肝功能衰竭病毒性肝病
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与肝脏疾病被引量:10
2017年
肝脏疾病是我国主要疾病负担之一,随着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慢性肝脏疾病构成比发生了显著变化,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乙醛脱氢酶2(acet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是酒精代谢的关键酶,全球约8%的人口存在ALDH2的基因变异,主要集中在东亚地区.ALDH2基因变异会影响其对乙醛的催化活性,使高毒性代谢产物乙醛在体内蓄积,对机体产生多方影响.ALDH2基因变异与包括酒精性肝病在内的多种肝脏疾病相关性有待深入探讨与明确.本文对ALDH2基因多态性与肝脏疾病新近研究进展进行回顾与总结,以期为未来更好阐明东西方肝脏疾病特点以及改进防治策略提供帮助.
邵爽刘春燕孙晶董洪静李艳清高沿航
关键词:乙醛脱氢酶2基因多态性肝脏疾病
水飞蓟宾治疗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1
2017年
药物性肝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肝损伤类型,抗精神病类药物、抗结核药物、对乙酰氨基酚、他汀类药物等均可能引起药物性肝损伤。水飞蓟宾作为水飞蓟素提取物中最具生物活性的物质,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纤维化等作用,总结了水飞蓟宾在防治药物性肝损伤方面的研究进展。
邵爽刘春燕高沿航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伤水飞蓟素
普通人群中细菌内毒素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2016年
【据《Aliment Pharmacol Ther》2015年6月报道】题:普通人群中细菌内毒素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作者Wong VW等)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NASH)患者存在肠道通透性增加和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现象。为明确在普通人群中内毒素血症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性以及饮食因素对内毒素血症的影响,来自香港中文大学的Wong VW等以政府人口普查数据库中随机选择的920名成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质子核磁共振光谱对其肝脂肪变性程度进行评估;通过鲎实验、
Wong VW刘春燕李婉玉
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前瞻性队列研究细菌内毒素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内毒素血症核磁共振光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