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成像
  • 7篇磁共振
  • 7篇磁共振成像
  • 4篇核磁共振
  • 4篇核磁共振成像
  • 4篇MRI
  • 3篇胆囊
  • 3篇胆囊炎
  • 3篇胰腺
  • 3篇肉芽
  • 3篇肉芽肿
  • 3篇肉芽肿性
  • 3篇体层成像
  • 3篇黄色肉芽肿
  • 3篇黄色肉芽肿性
  • 3篇黄色肉芽肿性...
  • 3篇机体
  • 3篇计算机体层
  • 3篇计算机体层成...
  • 2篇胆囊癌

机构

  • 7篇四川省人民医...
  • 4篇电子科技大学
  • 3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四川省医学科...
  • 2篇西南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王富民
  • 8篇印隆林
  • 7篇陈晓煜
  • 6篇谢欢
  • 2篇汪相如
  • 2篇王子轩
  • 1篇谭庆贵
  • 1篇王浩
  • 1篇肖军
  • 1篇刘雪梅

传媒

  • 5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与胆囊癌的MRI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MRI鉴别诊断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与胆囊癌(GBC)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确诊的7例XGC患者和13例GBC患者的MRI图像资料并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11个MRI对照征象中,胆囊壁“夹...
印隆林苟文枭谢欢陈晓煜王富民
关键词: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胆囊癌核磁共振成像
3.0T磁共振联合序列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索3.0T磁共振联合序列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于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行乳腺MRI检查的59例乳腺病变患者的67个病灶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动态增强扫描形态学特点(Fischer评分)、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表观扩散系数(ADC)及三者的联合应用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67个病灶经病理学检查证实恶性49个,良性18个。乳腺良性病变和恶性病变的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形态学特点(包括边缘、形态、边界及信号均匀度)、TIC分型及ADC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scher评分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9.8%(44/49),特异度为61.1%(11/18);TIC分型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83.7%(41/49),特异度为77.8%(14/18);ADC值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最佳界点为1.012×10–3 mm2/s,此时灵敏度为91.8%(45/49),特异度为83.3%(15/18);Fischer评分联合TIC分型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5.9%(47/49),特异度为72.2%(13/18);Fischer评分、TIC分型和ADC值三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98.0%(48/49),特异度为83.3%(15/18)。结论 3.0T磁共振扫描的Fischer评分、TIC分型和ADC值三者联合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比单一检查方法较高。
王富民印隆林印隆林杨李陈晓煜
关键词:乳腺病变动态增强扫描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表观弥散系数
胰腺少见肿瘤的CT及MRI诊断(附34例报道)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探讨胰腺少见肿瘤的CT和MRI表现,以期加深对这类肿瘤影像学特征的认识并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经手术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胰腺少见肿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包括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 of the pancreas,NETP)13例、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 tumor of pancreas,SPTP)10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IPMN)2例、浆液性囊腺瘤(serous cystadenoma,SCA)7例和黏液性囊腺瘤(mucinous cystadenoma,MCA)2例。行CT检查19例,行MRI检查11例,同时行CT和MRI检查者4例。重点分析每种肿瘤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果 13例NETP中,实性肿块6例、实性成分为主4例、囊性成分为主3例;增强扫描较均匀强化6例、不均匀强化7例;肿瘤实性成分均呈中到明显强化。10例SPTP中,实性成分为主2例,囊实性成分相仿5例,囊性成分为主3例;10例肿瘤实性成分均呈渐进性强化,3例肿瘤有出血、1例见斑点状钙化。2例IPMN均为混合型,表现为胰管扩张形成的多房囊性肿瘤。7例SCA中,微囊型3例、单囊型4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单囊或多囊性肿瘤。2例MCA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单囊性肿瘤。结论不同组织学类型的胰腺少见肿瘤各具其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通过分析这些特点可以提高这类肿瘤的诊断准确性。
谢欢印隆林苟文枭陈晓煜王富民
关键词:胰腺肿瘤计算机体层成像磁共振成像
MRI鉴别诊断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与胆囊癌的临床价值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鉴别诊断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与胆囊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经术后病理确诊的7例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患者和13例胆囊癌患者的MRI图像资料并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的主要内容包括:1胆囊壁最大厚度;2胆囊壁是弥漫性增厚或局限性增厚;3胆囊壁强化方式(均匀或不均匀);4胆囊壁"夹心饼干"样强化;5胆囊壁内结节;6胆囊壁黏膜线完整情况;7胆管有无梗阻;8胆囊或胆囊管内有无结石;9邻近肝脏是否受侵;10周围脂肪间隙是否清楚;周围淋巴结有无肿大。结果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与胆囊癌的胆囊壁"夹心饼干"样强化、胆囊壁内有无结节、胆囊壁黏膜线完整情况、胆管梗阻及淋巴结肿大的影像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的胆囊壁最大厚度、胆囊壁增厚类型、胆囊壁强化方式、有无胆囊或胆管结石、邻近肝脏浸润、周围脂肪间隙是否清楚的影像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对鉴别诊断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与胆囊癌具有重要价值。
苟文枭印隆林陈晓煜谢欢王富民
关键词: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胆囊癌磁共振成像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加深对SPNP的影像及临床病理特点认识,提高影像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01~2015-12期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重...
印隆林谢欢苟文枭陈晓煜王富民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计算机体层成像核磁共振成像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表现,加深对SPNP的影像及临床病理特点认识,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经手术和病理学检查证实的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重点分析肿块的大小、位置、生长方式、形态、包膜、钙化、出血以及与正常胰腺及周围组织的关系,胆管、胰管扩张等情况,在CT及MR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图像特点。结果 7例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8.3岁,肿瘤平均直径为5.7 cm。1例肿瘤位于胰头部、1例位于胰尾部,5例位于胰体尾部。外生性肿瘤5例,内生性肿瘤2例。肿瘤边界规则5例,不规则2例。4例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均表现为囊实混合型肿块,平扫呈等或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实性部分及囊壁有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持续强化且强化程度增加,但始终低于正常胰腺实质;囊性部分三期均未见强化。另3例行MRI平扫加增强,2例肿块内可见出血,其中1例位于胰腺头部,包膜不完整,与十二指肠粘连,压迫胆总管导致肝内外胆管及胰管扩张、胆囊增大。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和MRI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通过影像学及临床特点可在术前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谢欢印隆林苟文枭陈晓煜王富民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计算机体层成像核磁共振成像
MRI联合序列检查在壶腹周围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MRI 联合序列检查在壶腹周围癌(Vater ampulla carcinoma,VP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3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VPC 患者的MRI 资料(壶腹癌17 例、胰头癌15 例、十...
印隆林陈晓煜谢欢苟文枭王富民
腱鞘巨细胞瘤的MRI表现及不同病理类型对照分析
2018年
目的探讨腱鞘巨细胞瘤(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TGCT)的MRI特征,并比较不同病理类型TGCT的MRI表现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TGCT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观察病变位置、病灶大小、边界、平扫及增强MRI信号特点、累及范围、是否出现关节积液及滑膜增生等,比较不同病理类型TGCT相关MRI征象的差异。结果 18例TGCT包括局限型10例、弥漫型8例,二者在病灶大小、边界、MRI平扫信号均匀性、对周围骨质的侵袭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TGCT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不同病理类型TGCT的MRI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性,仔细分析相关MRI征象可对TGCT做出较为正确的术前诊断,并能进一步区分其病理学类型,指导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
杨李印隆林印隆林苟文枭王富民王富民
关键词:巨细胞瘤磁共振成像病理学
一种非机械式液晶光学相控阵U-PHI高速测量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机械式液晶光学相控阵U‑PHI高速测量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激光器、起偏器、待测液晶光学相控阵、1/4波片、第一消偏振分光棱镜、第二消偏振分光棱镜、135°偏振方向检偏器、45°偏振方向检偏器、偏振...
卓儒盛汪相如王富民马志远贺晓娴王雨东王子轩敖佳伟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MRI表现(附7例报道)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MRI诊断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GC)的临床价值,同时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的病理学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四川省人民医院行上腹部MRI检查且经术后病理学检查证实为XGC的7例患者的MRI图像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完整的MRI序列检查。每例患者重点观察胆囊壁增厚及强化情况、胆囊壁内结节、胆囊黏膜线是否完整、胆囊结石、胆囊周围组织改变等情况。结果 7例XGC患者的胆囊壁均增厚,其中2例呈局限性增厚,5例呈弥漫性增厚;4例见典型的"夹心饼干征";6例胆囊黏膜线连续,1例不连续;5例胆囊壁内见结节影,在T1WI图像上呈低信号,在T2WI图像上呈高信号;6例并发胆囊结石;7例见胆囊周围脂肪间隙模糊、肝实质与胆囊分界不清;增强扫描时所有病例均出现动脉期胆囊周围肝实质斑片状一过性强化,1例并发肝脓肿;2例肝门部胆管狭窄、肝内胆管扩张,2例(1例伴有胆总管下端结石)肝内外胆管均轻度扩张;3例伴发肝囊肿,4例见单或双肾囊肿;7例均未发现腹腔内及腹膜后肿大淋巴结。结论 MRI检查可以准确描述XGC的各种影像学特征,对XGC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苟文枭印隆林谢欢陈小煜王富民
关键词: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核磁共振成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