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华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PET/C
  • 4篇PET/CT
  • 2篇断层显像
  • 2篇体层摄影
  • 2篇体层摄影术
  • 2篇肿瘤
  • 2篇显像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断层成像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分析
  • 1篇原发乳腺癌
  • 1篇占位
  • 1篇正电子
  • 1篇正电子发射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正电子发射断...
  • 1篇乳腺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肿瘤...

作者

  • 5篇杨志
  • 5篇李囡
  • 5篇苏华
  • 4篇王菲
  • 2篇赵伟
  • 2篇王风
  • 2篇翟士桢
  • 1篇赵起超
  • 1篇周妮娜
  • 1篇方志伟
  • 1篇林新峰
  • 1篇于江媛
  • 1篇朱华
  • 1篇范洋
  • 1篇张岩

传媒

  • 2篇肿瘤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核医学与...

年份

  • 4篇2018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99Tcm-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原发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平面显像与SPECT/CT断层显像的对比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通过对原发乳腺癌患者SLN平面显像和SPECT/CT断层显像的自身对比研究,了解SPECT/CT在SLN术前定位和显示方面的优势和应用价值。方法 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对104例Ⅰ~Ⅱ期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女性,年龄59.71±12.33(33~82)岁]在超声引导下于乳腺肿块周围及肿块表面皮下注射99Tcm-利妥昔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18.5 MBq(0.5 ml),2 h后乳腺外科医师手持便携式γ探测器于腋窝区体表初探SLN结果不理想,遂于注射后2~4 h行SLN平面显像和SPECT/CT显像。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术中手持便携式γ探测SLN,对切取的SLN行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数据比较行χ2检验和配对t检验。结果 104例患者SLN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的成功率分别为88.46%(92/104)和98.08%(102/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8,P〈0.05)。显像阴性者多见于年长、有新辅助化疗史或SLN有转移的患者。平面和断层显像分别显示SLN 122枚和166枚,平均为(1.17±0.73)和(1.60±0.95)枚(t=2.533,P〈0.01)。SLN显影部位有腋窝区、内乳区及胸肌间。断层显像比平面显像有效剂量增加(3.41±0.59) mSv。活检术中手持便携式γ探测器共探测到84例患者的腋窝区和(或)胸肌间SLN 174枚,病理学确诊SLN转移17例、46枚淋巴结。结论 SPECT/CT断层显像显示SLN比平面显像更清晰、定位更准确、成功率更高,可帮助临床进行乳腺癌SLN活检。
李囡苏华赵起超王风范洋朱华翟士桢杨志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体层摄影术体层摄影术抗体单克隆
^(18)F-FDG PET/CT代谢指标预测胃肠道间质瘤恶性危险度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仪(^(18)F-FDG PET/CT)代谢指标对胃肠道间质瘤(GIST)恶性危险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44例GIST患者^(18)F-FDG PET/CT术前显像及手术病理结果等临床病理资料。对于^(18)F-FDG PET/CT显像阳性和阴性患者,应用χ~2检验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病变部位、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脏器转移、核分裂象、Ki-67指数、CD117和CD34表达、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预后分组等临床病理参数。对于^(18)F-FDG PET/CT显像阳性患者,应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析不同临床特征(性别、年龄、病变部位、肿瘤直径、病变密度、淋巴结或脏器转移情况)和不同病理特征(核分裂象、CD34表达情况、Ki-67指数、NIH危险度分级以及WHO肿瘤预后分组)患者3种PET/CT代谢指标,即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肿瘤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SUVmax、MTV、TLG与GIST恶性危险度的相关性。结果 44例GIST患者中^(18)F-FDG PET/CT显像阳性者31例,阴性者13例,显像阳性率为70.5%。显像阳性和显像阴性患者在肿瘤直径、核分裂象、Ki-67指数、NIH危险度分级、WHO肿瘤预后分组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926,P=0.003;χ~2=7.738,P=0.021;χ~2=4.233,P=0.040;χ~2=24.670,P <0.001;χ~2=24.670,P <0.001),而在性别、年龄、病变部位、淋巴结转移、脏器转移、CD117和CD34表达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31例^(18)F-FDG PET/CT显像阳性者中,肿瘤直径≤5 cm患者与> 5 cm患者比较,MTV(P=0.003)和TLG(P=0.004)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SUVmax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核分裂象≤5/50HPF和> 5/50HPF的患者,Ki-67指数≤5%和> 5%的患者,以及不同NIH危险度分级、WHO肿瘤预后分组的患者,其SUVmax(P=0.022,0.023,0.016,0.016)、MTV(P=0.03
李囡范洋翟士桢关湘萍于江媛周妮娜郭锐王菲苏华张岩赵伟杨志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18)F-FDG PET/CT测量食管鳞癌病变长度及预测T、N及G分期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评价^(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uorodeoxyglucose,^(18)F-FDG)PET/CT在测量食管鳞癌病变长度及预测T、N和G分期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食管鳞癌患者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利用^(18)F-FDG PET/CT,采用视觉法以及标准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2.5和5.0界值法分别测量肿瘤病变长度(分别为L_v、L_(SUV 2.5)和L_(SUV 5.0))。以术后病理长度(L_p)为基础,分析^(18)F-FDG PET/CT测量食管鳞癌病变长度的最佳SUV及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百分比界值,并以此界值再次测量肿瘤病变长度。利用增强CT、上消化道造影(upper gastrointestinal series,UGIS)和内镜测量的肿瘤病变长度分别为L_(CT)、L_(UGIS)和L_e。将测量结果与L_p进行比较,并分析原发肿瘤SUVmax与肿瘤病变T、N和G分期之间的相关性。结果:L_p为(2.9±1.2)cm。^(18)F-FDG PET/CT测量食管鳞癌病变长度的最佳SUV界值为4.3±2.0,最佳SUVmax百分比界值为(56.5±16.8)%。L_v、L_(SUV 2.5)、L_(SUV 5.0)、L_(SUV 4.3)、L_(57%SUVmax)、L_(CT)、L_(UGIS)和L_e值分别为(3.0±1.4)、(3.9±1.7)、(2.1±1.7)、(2.5±1.7)、(2.7±1.0)、(3.2±1.7)、(3.3±1.8)和(3.7±1.9)cm,与L 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0、0.704、0.654、0.653、0.713、0.736、0.595和0.353。其中,L_v和L_(57%SUVmax)与L_p的差异最小,但L_(57%SUVmax)与L_p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6)。原发肿瘤SUVmax与肿瘤病变T和N分期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4),而与病变G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604)。结论:^(18)F-FDG PET/CT在测量食管鳞癌病变长度方面较传统检查具有较大优势,且原发肿瘤的SUVmax有助于提示肿瘤病变的T和N分期,但不能有效地预测肿瘤病变G分期。
王菲李囡郭锐苏华林新峰杨志
关键词:食管肿瘤计算机断层成像
^18F-FDG PET/CT在骨破坏鉴别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骨破坏患者可选择的检查方法较多,本研究旨在分析骨破坏在^(18)F-FDG PET/CT下表现,探讨^(18)F-FDG PET/CT显像在骨破坏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11-01-2017-08-31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46例骨破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治疗前全身^(18)F-FDG PET/CT图像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或活检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分为骨转移瘤(n=22)、骨淋巴瘤(n=12)和骨髓瘤(n=12)3组,比较3组患者骨破坏病灶的FDG代谢情况和病灶特点。结果 46例患者共1 068个病灶,3组患者骨破坏灶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75,P<0.001。骨转移瘤以溶骨及成骨性病灶为主(73.6%,321/436),骨淋巴瘤以溶骨及无明显骨质破坏类型为主(90.3%,186/206),骨髓瘤以溶骨性病变为主(71.4%,304/426)。对3组患者TLR(骨病灶SUV_(max)/肝脏SUV_(max))和骨病灶SUV_(max)值分别进行比较,TLR(F=8.756,P<0.001)和SUV_(max)(F=7.95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发现,骨髓瘤与其他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值<0.05),骨转移瘤和淋巴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93;P=0.999)。结论18F-FDG PET/CT全身显像可以应用于骨破坏的鉴别诊断。
郭锐李囡方志伟苏华王菲杨志
关键词:骨破坏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肝占位116例PET/CT影像分析及PET/CT对肝占位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 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CT对肝占位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10—2017年临床诊断为"肝占位"且获得手术病理或肝穿刺活检病理结果的116例患者,其中男性85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为56岁。回顾性分析116例患者的^(18)F-FDG PET/CT影像学资料,测量肝占位病灶最大径(d max)、最大标准化摄取值(maximal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和肿瘤与非肿瘤部位SUV比值(the tumor to non-tumor SUV ratio,TNR)。应用2独立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χ2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等方法,分析原发性肝肿瘤和肝转移瘤的^(18)F-FDG PET/CT影像学特征,评价^(18)F-FDG PET/CT对肝占位的诊断价值。结果:116例患者中,良性肿瘤11例,恶性肿瘤105例。恶性肿瘤组的d max、SUVmax和TNR均大于良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视觉分析法诊断良性肿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8%和54.5%,SUVmax法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8%和63.6%,TNR法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7.1%和90.9%。从阳性率角度进行比较,视觉分析法和SUVmax法优于TNR。SUVmax法和TNR法诊断肝内胆管癌和肝转移瘤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较大。结论:^(18)F-FDG PET/CT对肝内胆管细胞癌和肝转移瘤均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效能与病变的不同分级相关。
苏华李囡郭锐王菲王风赵伟杨志
关键词:肝肿瘤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