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强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理学与生物物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定量构效关系
  • 1篇增敏
  • 1篇增敏剂
  • 1篇肿瘤
  • 1篇肿瘤细胞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放射敏感...
  • 1篇敏感性
  • 1篇活性
  • 1篇辐射增敏
  • 1篇辐射增敏剂
  • 1篇OER
  • 1篇QGY
  • 1篇SER
  • 1篇SPC-A-...

机构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

  • 2篇徐素娟
  • 2篇吴强
  • 1篇李如冰
  • 1篇冯炎
  • 1篇刘学军
  • 1篇罗祖玉
  • 1篇吴吉安
  • 1篇罗厚蔚

传媒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辐射增敏剂增敏活性的分子连接性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计算42个辐射增敏剂的各阶分子连接性指数mXt及△mXt,并对其中38个非对称性化合物的分子连接性指数与其增敏活性进行定量构效关系(QuantitatireStructureActivityRelationship,QSAR)的研究,得到相关方程。并分析了影响增敏活性的1gP、ES及σ在一定程度上都可通过分子连接性指数表达出来。对这些增敏剂进行分子对称性的研究,发现对称性会降低分子的极性,进而降低其增敏活性。另外,还发现在这些增敏剂中存在亚类现象,并对各亚类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徐素娟刘学军吴强罗祖玉吴吉安
关键词:定量构效关系
二氢丹参酮Ⅰ对 QGY-7703 细胞和 SPC-A-1 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0
1998年
利用体外细胞集落形成法研究二氢丹参酮Ⅰ对肿瘤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实验表明,二氢丹参酮Ⅰ对人肝癌细胞株(QGY7703)和人肺腺癌细胞株(SPCA1)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半致死剂量LD50分别为8.86μmol/L和7.73μmol/L。该药物与X射线联合作用能增强细胞对射线的敏感性,1μmol/L的二氢丹参酮Ⅰ作用于有氧细胞1h后照射,对QGY7703细胞和SPCA1细胞的增敏比(SER)分别为1.42和1.62;QGY7703细胞和SPCA1细胞的氧增比(OER)分别为2.08和3.03。1μmol/L的二氢丹参酮Ⅰ在乏氧状态下对这两种细胞亦有放射增敏作用,QGY7703细胞的SER仍为1.42,而SPCA1细胞的SER增大为1.96。在分次照射实验中,1μmol/L的二氢丹参酮Ⅰ能完全抑制这两种细胞的亚致死性损伤修复(SLDR)。
李如冰吴强徐素娟冯炎罗厚蔚
关键词:肿瘤细胞SEROE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