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脏
  • 4篇护理
  • 3篇血液
  • 3篇血液保存
  • 3篇血液保存液
  • 3篇血液资源
  • 3篇输血
  • 3篇输血科
  • 3篇术后
  • 3篇装置安全
  • 3篇康复
  • 3篇保存液
  • 3篇撤机
  • 2篇动脉
  • 2篇术后监护
  • 2篇中医
  • 2篇监护
  • 1篇倒角
  • 1篇动脉介入
  • 1篇心病

机构

  • 14篇赣南医学院第...
  • 2篇赣南医学院

作者

  • 14篇郭兰
  • 7篇刘子由
  • 7篇鲁玉凤
  • 6篇王凤珍
  • 4篇郭林
  • 3篇邱芳
  • 3篇陈洪
  • 2篇蔡德清
  • 2篇赖政洪
  • 2篇兰晓玲
  • 2篇邱倩
  • 2篇郭林
  • 2篇曾金秀
  • 1篇谢红英
  • 1篇廖丽婷
  • 1篇林唐唐
  • 1篇许庆林
  • 1篇黄海燕
  • 1篇徐莎丽
  • 1篇黄怀

传媒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2篇赣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当代护士(中...
  • 1篇全科护理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循证护理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心房压与肺动脉楔压监测用于心脏术后监护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5年9月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64例,依照肺动脉高压程度分级状况将上述64例患者分为A(合并瘀血性重度动脉高压术后患者)、B(合并瘀血性轻中度肺动脉高压术后患者)两组,于患者入室后即监测左心房压与肺动脉楔压。上述两组患者均成功监测左心房压及肺动脉楔压,B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ICU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左心房压、肺动脉楔压及差值(肺动脉楔压-左心房压)对比,均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左心房压同肺动脉楔压相关性均较好,但B组患者相关性高于A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由颈内静脉入路进行左心房压及肺动脉楔压检测均安全有效,但肺动脉楔压并不能有效反应左心室前负荷,因此在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中采用左心房压监测更具优势,可对患者左心室前负荷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
郭林鲁玉凤蔡德清赖政洪温贤铭郭兰曾金秀刘子由
关键词:肺动脉楔压
ICU心脏体外循环术后病人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观察ICU心脏体外循环术后病人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14例ICU心脏体外循环术(成人)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术后拔管时间、血浆用量、转出ICU时间及病人低心排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拔管时间、血浆用量、转出ICU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心脏体外循环术后病人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满意,可缩短术后拔管时间,减少并发症,减少血浆使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转出ICU时间。
郭兰袁萍叶婷董东伟孙磊
关键词:并发症预见性护理
ECMO撤机时余血回收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CMO患者撤机时余血回收装置及方法,包括ECMO机、VV‑ECMO或VA‑ECMO插管、ECMO管路、血液保存液袋及0.9%的生理盐水,该血液保存液袋能够容纳回收后的血液,0.9%的...
鲁玉凤邱芳董东伟刘子由郭林郭兰王凤珍陈洪段志胜
心脏康复模式结合太极拳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模式结合太极拳对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心脏康复模式结合太极拳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心肺功能、运动耐力与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肺活量(FVC)、无氧阈、峰值氧耗量、最大运动功率及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康复模式结合太极拳护理方案对改善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心肺功能具有突出表现,有利于加强患者的运动耐力,强化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恢复效果。
邱倩温彩云徐莎丽刘子由郭兰
关键词:太极拳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
持续监测左房压在心脏ICU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6年
心内直视手术结束关闭右房前经右上肺静脉用深静脉管插入左房,留置右肺静脉置管,再荷包缝合固定,经胸壁引出皮肤。用静脉导管尖端置入左房约1cm,在卵圆孔处安置褥式或荷包缝线。左房深静脉管连接换能器连接监护仪。45例患者均置管成功,通过持续左房压监测对诊断治疗有积极帮助,及时调整治疗方案。45例患者手术中出现病情变化,根据左房压调整治疗方案,经治疗44例痊愈出院,1例法洛四联症合并肺部感染,经积极治疗无效最好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心脏手术术中简单留置右肺静脉行持续监测左房压,对复杂、危重心脏病术后监护有重要作用,比单用中心静脉监测更准确、可靠,其操作简单、安全,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对心脏外科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
郭林鲁玉凤蔡德清赖政洪温贤铭郭兰曾金秀刘子由
ECMO撤机时余血回收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ECMO患者撤机时余血回收装置及方法,包括ECMO机、VV‑ECMO或VA‑ECMO插管、ECMO管路、血液保存液袋及0.9%的生理盐水,该血液保存液袋能够容纳回收后的血液,0.9%的...
鲁玉凤邱芳董东伟刘子由郭林郭兰王凤珍陈洪段志胜
文献传递
综合干预措施对心脏ICU医务人员呼吸机集束化策略依从性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心脏ICU医务人员呼吸机集束化策略依从性与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12月某院心脏ICU收治的241例机械通气≥48 h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6年1~12月收治的287例机械通气≥48 h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呼吸机集束化策略依从率、医院感染发病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结果:实验组呼吸机集束化策略依从率均有所提高,其中床头抬高30°执行率为由对照组的444‰提高至实验组的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腔护理>2次执行率由对照组的546‰提高至实验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2.2%,对照组医院感染发病率1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实验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为2.78%,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为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呼吸机集束化策略的依从性,减少医院感染及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
郭兰袁萍王凤珍鲁玉凤叶婷董东伟
关键词:肺炎呼吸机相关性干预性研究发病率
个体化治疗方案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的效果及对呼吸及循环指数、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个体化治疗的疗效,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RDS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个体化治疗和常规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研究组治疗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OI)及呼吸指数(RI)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其中HR、OI及RI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与对照组比,研究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较短,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DS个体化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氧合功能,减轻炎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并改善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郭林聂志郭兰许庆林刘子由鲁玉凤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个体化治疗机械通气炎症因子
1例乙二醇中毒患儿的救治与护理
2019年
汽车防冻液是汽车常用的养护品之一,主要原理是在发动机冷却液中加入一些能够降低水冰点的物质作为防冻剂,保持汽车在低温天气时冷却系统不冻结[1]。常见的汽车防冻液有乙二醇防冻液、二甘醇防冻液、酒精水防冻液,其中以乙二醇防冻液最常见[2]。
钟雪梅王凤珍郭兰陈志生谢红英
关键词:乙二醇患儿中毒护理
藿香正气水外用治疗瘫痪患者慢性湿疹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对瘫痪患者的慢性湿疹开展临床试验研究,旨在观察藿香正气水外用治疗瘫痪患者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为慢性湿疹的治疗及护理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4例瘫痪患者合并慢性湿疹,将收集的总病例数按照湿疹皮损程度的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2组患者均服用氯雷他定片,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皮损外用藿香正气水,均匀涂抹患处;对照组皮损外用生理盐水。观察2组方法的疗效,评价藿香正气水外用治疗瘫痪患者慢性湿疹的应用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3. 75%(30/32),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为78. 13%(25/32)。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的治疗1、2周后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皮损外用藿香正气水治疗瘫痪患者的慢性湿疹可以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袁萍郭兰蔡冬华兰晓玲林唐唐
关键词:藿香正气水慢性湿疹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