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南京江宁区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惠铭
作品数:
4
被引量:19
H指数:2
供职机构:
南京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天文地球
更多>>
合作作者
罗辉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沙金庚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张遴信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徐珊红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吴庆余
南京大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4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4篇
生物学
4篇
天文地球
主题
2篇
藻类
1篇
叠层石
1篇
岩套
1篇
液态烃
1篇
隐藻
1篇
蛇绿岩
1篇
蛇绿岩套
1篇
生生
1篇
泥盆纪
1篇
泥盆世
1篇
气态
1篇
热解
1篇
中泥盆统
1篇
晚二叠世
1篇
晚泥盆世
1篇
消亡
1篇
绿岩
1篇
罗氏
1篇
二叠世
1篇
钙藻
机构
3篇
中国科学院南...
1篇
南京大学
作者
4篇
鲍惠铭
1篇
穆西南
1篇
吴庆余
1篇
徐珊红
1篇
张遴信
1篇
沙金庚
1篇
罗辉
传媒
4篇
微体古生物学...
年份
1篇
1994
1篇
1993
2篇
1992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两种钙藻热解产出的气态和液态烃类
被引量:5
1994年
在200℃至400℃高温和还原条件下分别对仙掌藻和乳节藻两种钙质藻类进行热模拟降解实验,分离获得气态和液态烃类化合物。随着热解温度升高,两种钙藻产烃气量明显上升,其中甲烷与乙烷气的增加最多,同时两种钙藻产出的乙烷与乙烯比值都有规律地增加,但仙掌藻产烃气量高于乳节藻。这表明钙质藻类可能是天然气的一种重要母质来源。虽然这两种钙藻随温度增加热解产出的可溶有机质及族组分的变化规律不明显,但它们的正烷烃分布特征具有相类似的变化。未经热解时它们都以C17为主峰的低碳数正烷烃占优势;当热解温度从200℃增加到400℃时,它们都又表现出以C25或C23为主峰的较高碳数正烷烃占优势的分布特征。这与富含钙藻化石的沉积岩样品中正烷烃的分布特征相一致,说明C25或C23为主峰的较高碳数正烷烃占优势的分布特征可能是钙藻热解有机质的一种判识标志.
吴庆余
穆西南
鲍惠铭
关键词:
钙藻
热解
广西阳朔中泥盆统罗氏藻(ROTHPLETZELLA)叠层石
被引量:2
1992年
广西阳朔镇西北的中泥盆世吉维期深灰色中薄层灰岩相的下部产出5至7层 RothpletzellaWood,1948(罗氏藻)骨骼叠层石,其形态有大球茎状、细柱状、指状、球状或不规则球状(核形石)等变化。罗氏藻叠层石主要由 Rothpletzella sp.紧密包绕生长构成,并有Wetheredella minuta sp.nov.(细小威氏藻),Wetheredella giganta sp.nov.(粗大威氏藻)及隐藻类的参与。Rothpletzellasp.在不同形态的叠层石中并无形态大小的明显变化。推测该罗氏藻叠层石的生活环境为一较局限的浅潮下带甚至到潮间带下部。
鲍惠铭
关键词:
藻类
广西桂林晚泥盆世藻丘中的几种隐生环境及隐生生物
1993年
广西桂林晚泥盆世碳酸盐岩台地边缘的藻丘中发育着大量孔洞,其中的隐生环境主要有藻丘中的大型“花斑”及小型“花斑”、晶洞(常被再溶蚀)、裂隙孔洞(水成岩墙)等几种类型。主要的隐生生物为 Epiphyton-Renalcis,隐藻类,Girvanella及可能营穴居生活的介形虫和少许单房室有孔虫。隐生环境中的隐藻类可能是Epiphyton-Renalcis穴居藻类的先驱生物组合。穴居藻类在藻丘中的发育型式反映水深是导致藻丘内主要造礁丘藻类变化的重要原因。
鲍惠铭
关键词:
隐藻
泥盆纪
藻类
论可可西里晚古生代裂谷的消亡时代
被引量:12
1992年
可可西里西金乌兰湖北侧和岗齐曲北部均有石炭纪—早二叠世的蛇绿岩出露,表明可可西里晚古生代曾有裂谷或洋盆存在。蛇绿岩的上覆浅海相碳酸盐岩中产晚二叠世的?、有孔虫、牙形刺和钙藻等化石,指示了可可西里晚古生代裂谷或洋盆消亡于晚二叠世之前或晚二叠世初。
沙金庚
张遴信
罗辉
徐珊红
鲍惠铭
关键词:
晚二叠世
蛇绿岩套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