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申惠兰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输血
  • 2篇输血反应
  • 2篇成分输血
  • 1篇地塞米松
  • 1篇药物
  • 1篇医师
  • 1篇异丙嗪
  • 1篇溶血
  • 1篇溶血性输血反...
  • 1篇统计分析
  • 1篇临床医师
  • 1篇非溶血性
  • 1篇非溶血性输血...
  • 1篇丙嗪
  • 1篇成分血

机构

  • 2篇延边大学医学...
  • 1篇延边大学

作者

  • 3篇朴英玉
  • 3篇申惠兰
  • 1篇金仙玉
  • 1篇安海莲
  • 1篇金玉顺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成分血的合理使用被引量:3
2009年
朴英玉申惠兰金玉顺
关键词:成分输血输血反应
成分输血临床应用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朴英玉申惠兰金仙玉
关键词:成分输血临床医师统计分析
地塞米松和异丙嗪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观察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和异丙嗪是否可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方法:1746例/次输血随机分为观察组873例/次与对照组873例/次,输血前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或异丙嗪肌肉注射;观察组不给任何相关药物。观察2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输血前后体温、脉搏、血压及血常规。结果:对照组中,输血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肌肉注射异丙嗪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88%、11.97%;观察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52%,3种情况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前使用地塞米松和异丙嗪不能有效预防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
申惠兰朴英玉安海莲
关键词:药物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