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手术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手术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动脉搭桥术
  • 1篇动脉旁路
  • 1篇心脏
  • 1篇心脏室壁瘤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生活质量
  • 1篇室壁
  • 1篇室壁瘤
  • 1篇室间隔
  • 1篇室间隔膜部瘤
  • 1篇例假
  • 1篇膜部
  • 1篇膜部瘤

机构

  • 3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吴栋
  • 3篇张仁尧
  • 3篇王进
  • 2篇陶凉
  • 2篇陈鸿义
  • 2篇庾华东
  • 1篇黄永禧
  • 1篇殷秀珍
  • 1篇黄真
  • 1篇张明礼
  • 1篇李剑锋
  • 1篇兰云
  • 1篇李岩
  • 1篇刘桐林
  • 1篇胡秉忠
  • 1篇于文
  • 1篇杨泽泉
  • 1篇杨虎
  • 1篇童琳

传媒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年份

  • 2篇1999
  • 1篇199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心脏冠状动脉旁路术后的康复方案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探讨心脏冠状动脉旁路术 (CABG)后的康复特点及方案。方法 对 3 5例CABG术后患者进行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性康复 ,并对出院后患者实施有指导的家庭康复。结果 术后住院日平均 16.66d ,出院时亚极量运动试验测得的代谢当量 (METs)平均为 3 .64 ( 2 .5~ 5 )。追踪问卷调查及 7例在术后 1、3、6月复查结果表明 :患者功能储量明显提高 ,生活质量得以改善。结论 以运动疗法为主的综合性康复使CABG术后患者早日恢复体能 ,提高手术疗效。指导性的家庭康复可以预防复发 ,改善生活质量 。
黄真于文兰云陶凉杨虎张仁尧李岩庾华东黄永禧殷秀珍王进童琳吴栋
关键词:冠状动脉旁路康复生活质量
室间隔膜部瘤的临床研究——附31例假性室间隔膜部瘤的分析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研究真性、假性室间隔膜部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及其疗效。方法:19841998 年本院全组真性或假性室间隔膜部瘤手术39 例,从病因学、病理解剖学、术前UCG 检查、术中所见几方面进行比较,对全部31 例假性室间隔膜部瘤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结果:假性室间隔膜部瘤诊断从病因学、病理解剖学、术前UCG 检查、术中所见等均可确立。术前诊断主要手段是UCG。术中所见最后确定真性和假性膜部瘤,并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全部手术治疗无死亡,无合并症。术后对31 例假性膜部瘤患者随访6 ~15 年(平均11.6 年),近期、远期疗效均满意。全部恢复正常人生活。结论:(1)术前、术中鉴别出假性膜部瘤对手术治疗有指导意义;(2) 对假性室间隔膜部瘤应采用改进的手术方法,其疗效是满意的。
吴栋张仁尧胡秉忠陈鸿义张明礼陶凉王进石志辉
关键词:心脏室壁瘤外科手术室间隔膜部瘤
胸腔镜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寻找经胸腔镜及胸部小切口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以便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该项技术。方法:杂种犬11只,用胸腔镜取乳内动脉,然后在非体外循环下,在跳动的心脏上完成乳内动脉和冠状动脉(前降支)吻合。结果:取前4条乳内动脉,所用时间为60~80min,在离断分支时有出血。取后7条乳内动脉所用时间为30~50min。6条为单支,5条为带蒂血管。所取11条乳内动脉皆可用作动脉桥。前4条乳内动脉和前降支吻合不满意,原因是技术不熟练,冠状动脉吻合口喷血致术野不清。犬的心率太快(130~150次/分),影响精细操作。改进方法后,后7个吻合口满意。结论:控制吻合口出血,减慢心率,减少吻合口处的心脏运动幅度,防止室颤是该项手术的技术要点。
张仁尧刘桐林李剑锋杨泽泉庾华东王进吴栋陈鸿义
关键词:冠状动脉搭桥术胸腔镜冠状动脉外科手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