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志诚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颌骨
  • 2篇下颌
  • 2篇下颌骨
  • 1篇等离子射频
  • 1篇等离子射频消...
  • 1篇等离子射频消...
  • 1篇低温等离子
  • 1篇低温等离子射...
  • 1篇低温等离子射...
  • 1篇低温等离子射...
  • 1篇牙源性
  • 1篇牙源性角化囊...
  • 1篇咽腔
  • 1篇源性
  • 1篇舌骨
  • 1篇舌骨位置
  • 1篇射频
  • 1篇射频消融
  • 1篇射频消融技术
  • 1篇射频消融术

机构

  • 4篇滨州医学院

作者

  • 4篇杨志诚
  • 3篇张莉
  • 3篇冯爽
  • 3篇隋晓栋
  • 2篇李丹
  • 1篇李玲

传媒

  • 2篇口腔颌面外科...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Sox9在临床常见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6年
Sox9(SRY-related HMG-box gene 9)基因是一种与胚胎早期发育相关的重要基因,是Sox转录因子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其在胚胎早期的原始生殖嵴细胞中表达,在软骨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能够促使睾丸支持细胞分化。随着对Sox9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与临床疾病的关系也在不断地被发现,其在临床领域中的应用也将日渐深入,为临床各种疾病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冯爽隋晓栋李丹张莉杨志诚
关键词:肿瘤糖尿病SOX基因SOX9基因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联合开窗减压术,治疗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疗效。方法 :对16例病变范围〉3 cm的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患者,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消融囊壁组织,并行开窗减压术,术后3、6、12月复查,观察复发率及囊腔缩小情况。结果 :16例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经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结合开窗减压术治疗后,均取得较好疗效,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显示,囊肿周围骨质再生改建,囊腔逐渐缩小。随访时间10~28个月,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具有简单、微创、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治疗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杨志诚
关键词:牙源性角化囊性瘤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开窗减压术下颌骨
下颌骨矢状劈开后退术对咽腔间隙及舌骨位置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CBCT测量分析下颌后退手术治疗下颌前突畸形,对舌骨位置和气道间隙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单纯下颌前突畸形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口内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于正颌手术前1周、术后2周、术后6个月拍摄锥形束CT,测量治疗前后咽腔最窄处的矢状径、冠状径、截面积,同时舌骨点的三维位置,分析咽腔间隙大小及及舌骨体位置变化。测量数值配对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咽腔间隙均呈现缩窄趋势。舌骨发生了后下移位,其中术后2周向后、向下平均移动距离分别为2.64、1.56 mm,术后6月向后、向下移位分别为0.97、0.99 mm。术后2周咽腔的矢状径、冠状径及咽腔间隙分别为11.71 mm、3.05 mm、320.67 mm^2,术后6月时分别为14.64 mm、3.23 mm、414.85 mm^2。即随时间推移,舌骨位置及咽腔间隙有恢复正常范围的趋势。结论: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截骨后退术后,舌骨向后下移位,咽腔气道缩小,有可能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临床需予以重视。
杨志诚李玲冯爽隋晓栋张莉
关键词:下颌前突咽腔锥形束CT
骨组织工程应用于颌骨缺损修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7年
颌面部大面积骨缺损的修复是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一大难题。目前临床常用的修复方式包括:赝复体修复、血管化骨肌瓣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等技术。近年来,随着骨组织工程技术研究的逐步深入,为修复颌骨缺损带来了新的思路。
隋晓栋冯爽李丹张莉杨志诚
关键词:骨组织工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