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红伟

作品数:55 被引量:160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结肠
  • 16篇结肠炎
  • 16篇溃疡
  • 16篇溃疡性
  • 15篇溃疡性结肠炎
  • 9篇黏膜
  • 9篇免疫
  • 8篇综合征
  • 7篇调肝
  • 7篇调肝理脾
  • 7篇调肝理脾通腑...
  • 7篇易激综合征
  • 7篇通腑
  • 7篇通腑法
  • 7篇理脾
  • 7篇便秘
  • 7篇便秘型
  • 7篇便秘型肠易激...
  • 7篇肠易激
  • 7篇肠易激综合征

机构

  • 32篇河北省人民医...
  • 16篇河北医科大学
  • 11篇河北省中医院
  • 5篇唐山中医医院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中医院
  • 2篇河北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6...
  • 1篇石家庄市第五...

作者

  • 50篇赵红伟
  • 12篇刘建平
  • 12篇岳月红
  • 10篇韩华
  • 10篇张建
  • 8篇王玉珍
  • 7篇胡义亭
  • 6篇朱叶珊
  • 6篇郑吉敏
  • 5篇刘娜
  • 5篇苏少慧
  • 5篇郎晓猛
  • 4篇蔡春江
  • 4篇闫萍
  • 4篇高俊茶
  • 4篇石志敏
  • 4篇侯洪涛
  • 4篇和丽丽
  • 3篇王清贤
  • 3篇白云

传媒

  • 4篇河北中医
  • 3篇山东医药
  • 3篇四川中医
  • 3篇重庆医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陕西中医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2篇中国全科医学
  • 2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天津医药
  • 1篇河北中医药学...
  • 1篇安徽卫生职业...

年份

  • 3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11篇2017
  • 10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1
  • 6篇2010
  • 6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5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oly IC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小鼠免疫机制的影响
2016年
目的:研究Poly I:C(Polyinosinic-polycytidylic acid)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免疫机制调节作用。方法: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模型组(model)、Poly I:C组(Poly I:C),建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观察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结肠组织ICAM-1变化;结果:经Poly I:C治疗后模型小鼠的疾病活动指数及病理组织评分明显下降;与model组比较,Poly I:C组免疫细胞反应明显减轻弱,结肠组织ICAM-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可见Poly I:C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有免疫调节作用。
赵红伟赵芳霞张璟韩华岳月红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免疫细胞免疫机制
去甲肾上腺素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自噬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NE)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肝脏自噬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NE干预组(7 d)、NE干预组(14 d)。采用高脂饮食法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给予去甲肾上腺素腹腔注射,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微管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蛋白表达的变化情况,计算LC3-Ⅱ/Ⅰ比值以评价自噬形成;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组肝组织凋亡酶激活因子(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er-1, Apaf-1)表达水平;Real-time Q-PCR检测各组肝组织表达Apaf-1 mRNA的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NAFLD大鼠模型成功建立,NE干预组肝脏病变程度较模型组加重;Western Blot检测模型组LC3-Ⅱ/Ⅰ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NE干预组LC3-Ⅱ/Ⅰ比值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NE干预组和14 d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paf-1表达水平,发现模型组高于对照组(P<0.05),而NE干预组Apaf-1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2治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 Q-PCR检测模型组Apaf-1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而NE干预组Apaf-1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2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E能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发生自噬体及凋亡小体,能提高Apaf-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LC3-Ⅱ/Ⅰ比值增高,可以作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的新靶点。
刘娜董春霞赵红伟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非酒精性脂肪肝自噬凋亡
冻存复苏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冻存复苏后的生物学特性,并鉴定其是否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方法采用组织块贴壁法从人脐带组织中分离培养间充质干细胞,将传至第3代的细胞进行冻存6个月后复苏,观察冻存前和冻存复苏后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比较冻存前后细胞的存活率,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冻存后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情况。结果组织块贴壁法可以成功地分离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低温冻存复苏后细胞仍保持贴壁生长的特性,形态未发生明显变化;复苏后细胞存活率与未冻存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冻存前后细胞的生长曲线相似;流式细胞仪分析冻存后细胞表面高表达间充质干细胞抗原CD29、CD90、CD44、CD105,低表达或不表达造血干细胞抗原CD34、CD45和白细胞相关抗原HLA-DR。结论冻存复苏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影响,冻存后细胞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要求。
韩华赵静赵红伟李洁闫萍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脐带冻存生物学特性
PolyⅠ:C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研究PolyⅠ:C对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黏膜屏障调节作用。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PolyⅠ:C组,建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观察小鼠一般活动情况及结肠病理学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法测定结肠组织水闸蛋白(claudin-1)、闭锁小带(zo-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实验期间,PolyⅠ:C干预治疗后模型小鼠的一般情况有明显改善;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缺损,腺体破坏或消失,可见黏膜、黏膜下层甚至肌层大量炎性细胞浸润;PolyⅠ:C组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少,炎症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经过PolyⅠ:C治疗后结肠组织黏膜中claudin-1、zo-1蛋白的荧光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PolyⅠ:C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肠道黏膜屏障有调节作用。
赵红伟岳月红郎晓猛和丽丽朱叶珊
关键词:结肠疾病黏膜肠道黏膜屏障
调肝理脾通腑法结合饮食疗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评价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结合饮食疗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结合饮食疗法(治疗组)和西药聚乙二醇4000治疗(对照组)各50例,就治疗前后的结肠症状进行调查问卷,评价2组疗效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94.0%vs 78.0%),症状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经SF-36量表评定,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调肝理脾通腑法结合饮食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陈彤君朱叶珊褚志敏蔡春江石志敏赵红伟
关键词:调肝理脾通腑法饮食疗法疗效评定生活质量评定
PKH26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大鼠子宫内膜的示踪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PKH26标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ymal stem cells,UC-MSCs)在大鼠子宫内膜的迁移分布情况,评价PKH26的标记和示踪效果。方法分离、培养UC-MSCs,应用PKH26进行细胞标记,将标记细胞经尾静脉移植入大鼠体内,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向子宫内膜迁移情况。结果 PKH26标记后细胞形态和生长活力无明显差别,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几乎所有标记细胞呈红色荧光,主要分布于大鼠子宫内膜腺上皮和间质中。结论 PKH26荧光标记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标记UC-MSCs的方法,可以用于干细胞移植方面的研究。
韩华赵红伟康进生高海祥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子宫内膜细胞标记
银杏叶提取物对肠炎小鼠免疫机制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xtract of ginkgo biloba,EGB 761)对肠炎模型小鼠免疫机制调节作用。方法将3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EGB 761组,建立动物模型;观察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结肠大体评分、结肠病理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变化、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结肠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ICAM-1)变化。结果 EGB 761干预后小鼠DAI下降明显,结肠黏膜炎症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同时能明显降低模型小鼠血清中CD3^+、CD4^+含量,升高CD8^+含量,降低IgA、IgG、IgM含量,减少结肠组织黏膜中ICAM-1阳性细胞染色。结论 EGB 761对肠炎模型小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赵红伟张建和丽丽李月芹朱叶珊刘建平
关键词:免疫机制小鼠
13例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患者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以期对AIP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7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3例AIP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 13例患者中3例发热;7例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咯血;8例腹部压痛;10例腹痛,排气、排便减少,全身乏力不适,心动过速;患者尿液均呈橘红色,在阳光下暴晒2 h后均变为暗红/酒红色;12例细胞内锌卟啉增高;13例尿卟胆原阳性;8例尿卟啉阳性;10例贫血;6例血钠降低;血胆红素均正常;7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4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异常。患者经精氨酸血红素或高浓度葡萄糖治疗后病情好转。结论腹痛、神经精神症状、尿色加深为AIP主要临床表现,精氨酸血红素及高浓度葡萄糖是治疗AIP患者的有效手段。
张建胡义亭侯洪涛郑吉敏刘娜赵红伟白云苏少慧王玉珍
中医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06年
刘建平谢伟代叶红林媚赵红伟康薇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
小陷胸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小陷胸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规则喂养配合夹尾刺激法建立FD大鼠模型,予以小陷胸汤水煎液灌胃治疗。观测大鼠胃固体排空率,检测胃组织内一氧化氮(NO)及血浆胃动素(MOT)水平,并与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多潘力酮组进行比较。[结果]小陷胸汤能明显升高胃排空率(P<0.05),与多潘力酮等效(P>0.05);能显著降低胃组织NO水平,且优于多潘力酮(P<0.01);能明显升高血浆MOT水平(P<0.05),与多潘力酮等效(P>0.05)。[结论]小陷胸汤能提高FD大鼠胃固体排空率;减轻NO对胃排空的抑制;增强MOT水平,促进胃排空。在降低胃组织NO方面明显优于多潘力酮。
王渝邵沛崔丽刘建平赵红伟谢伟
关键词:功能性小陷胸汤多潘力酮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