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玉洛
-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755 nm蜂巢皮秒激光联合珍珠白及膏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 2025年
- 目的分析755 nm蜂巢皮秒激光联合珍珠白及膏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郑州缔莱美医疗美容医院就诊的86例黄褐斑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755 nm蜂巢皮秒激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珍珠白及膏。比较两组病情严重程度、生活质量、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755 nm蜂巢皮秒激光联合珍珠白及膏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降低色斑及皮损面积,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贾宝蕊简玉洛
- 关键词:黄褐斑疗效生活质量
- 人脂肪干细胞与软骨脱细胞基质3D打印构建三维细胞生物支架的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人脂肪干细胞(hASCs)与软骨脱细胞基质(CAM)3D打印构建适合细胞生长的三维细胞生物支架。方法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10例抽脂患者的脂肪组织中提取脂肪干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取第3代hASCs进行软骨诱导,用阿利新蓝染色检测hASCs的软骨分化。通过脱细胞方法对猪耳软骨进行脱细胞,后对脱细胞效果进行检测。利用制备的CAM和海藻酸钠(SA)按(CAM∶SA 7∶3、6∶4、5∶5、4∶6)进行混合,用3D打印机打印成个性化三维生物支架,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进行支架细胞毒性检测,对不同比例支架的生物学特性如孔隙率、力学性能、降解率进行比较,找出最优的支架混合比例。用上述最优比例接种hASCs(1×10^(6)个)行3D打印,三维细胞生物支架体外培养1周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存活情况。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hASCs传代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呈梭形、多角形,胞质丰富,胞核清楚。hASCs经软骨诱导剂诱导后,hASCs可向软骨分化。猪耳软骨经脱细胞后效果良好,内部无细胞残留,DNA残留量和未脱细胞软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420,P<0.05)。支架浸提液和完全培养液分别培养hASCs比较,培养后第2、4、6天时间点,细胞增殖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50、2.365、2.106、P>0.05)。3D打印不同比例的支架,CAM含量越多,降解速率越快,力学强度和孔隙率越小。其中5∶5和4∶6混合比例形成的支架生物学性能更优。hASCs(1×10^(6)个)混合这两种比例支架经3D打印形成个性化三维支架,活死细胞染色显示,第3天和第7天时间点,5∶5支架混合的hASCs活细胞更多。细胞增殖比较,第3天和第7天时间点,5∶5支架混合的hASCs增殖数量多余4∶6比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0、4.922,P<0.05)。结论比例为5∶5的CAM-SA经3D构建的三维生物支架最适合细胞生长。
- 杨磊吴冲韩璞郭腾孟宝玺简玉洛马富廉王璐
- 关键词:人脂肪干细胞海藻酸钠3D打印细胞支架
- 3D打印技术在颅颌面多发性骨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3DP)在颅颌面多发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48例颅颌面多发性骨折患者,术前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颅颌面部三维重建,将数据输入3D打印机,智能化地模拟颅颌面多发性骨折内固定手术,并打印3D模型。利用模型设计复位治疗方法:如设计手术切口,置入固定钛板的长度、定位及数目等,完成内固定置入手术。术前、术前3D模拟复位模型和术后分别测量:额结节至鼻根部点直线距离(双侧Fr-N),下颌角点至髁突点直线距离(双侧Co-Go),双侧额结节点直线距离(Fr-Fr′),鼻根部点至颏下点直线距离(N-Me),下颌角点至颏下点直线距离(双侧Go-Me),鼻根部点至眶下点直线距离(双侧N-Or)。对比分析患者术前、术前3D模拟复位模型和术后左右两侧Go-Me/Co-Go、Fr-N/N-Or、Fr-Fr′/N-Me及Or-Or′/N-Me,采用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各组数据均服从正态分布。结果患者术后面部外观对称,颞颌关节功能得到改善,与术前设计吻合度较高,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咬合功能受限等并发症。患者术前与术后左右侧Go-Me/Co-G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12、0.006,P<0.05),术前3D模拟复位模型与术后左右侧Go-Me/Co-G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1、0.167,P>0.05);患者术前与术后左右两侧Fr-N/N-O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50、0.044,P<0.05),术前左右两侧3D模拟复位模型Fr-N/N-O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55、0.003,P>0.05);患者术前、术后Fr-Fr′/N-M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65,P<0.05),术前3D模拟复位模型与术后Fr-Fr′/N-M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9,P>0.05);术前及术后Or-Or′/N-Me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76,P<0.05),术前3D模拟复位模型与术后Or-Or′/N-M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9,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在颅颌面�
- 吴冲简玉洛孟宝玺马富廉郭腾王璐
- 关键词:3D打印三维重建
- 精准脉冲光联合四味黄连洗剂、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观察
- 2024年
- 目的探讨精准脉冲光联合四味黄连洗剂、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郑州缔莱美医疗美容医院就诊的86例玫瑰痤疮患者分为两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四味黄连洗剂、超分子水杨酸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精准脉冲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分,统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分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1.40%比9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98%比11.6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准脉冲光联合四味黄连洗剂、超分子水杨酸治疗玫瑰痤疮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贾宝蕊简玉洛
- 关键词:玫瑰痤疮
- 矫正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手部瘢痕挛缩畸形的手术方法探讨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两种矫正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手部瘢痕挛缩畸形治疗方法的优劣。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2019年,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手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29例,分别采用纱布绷带固定法(10例,A组)和克氏针固定法(19例,B组)矫正瘢痕挛缩手指。术后随访6~24个月,统计手部再次出现瘢痕挛缩的时间,取平均复发时间,采用t检验比较的方法,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两种方法的优劣。结果应用纱布绷带固定法的患者手部瘢痕挛缩再次复发的平均时间为(11.56±4.00)个月;应用克氏针固定法的患者手部瘢痕挛缩再次复发的平均时间为(16.47±2.95)个月。结果表明,应用纱布绷带固定法明显优于克氏针固定法。结论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手部瘢痕挛缩矫正术,采用克氏针固定法维持时间长,且再次出现挛缩的时间晚,优于纱布绷带固定法。
- 孟宝玺简玉洛王璐刘怡伶马富廉焦心荷
- 关键词:大疱表皮松解症手部瘢痕挛缩手术方法
-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大疱表皮松解症手部瘢痕挛缩的疗效比较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指关节处深层松解与广泛真皮浅层松解治疗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患者手部瘢痕挛缩的临床疗效。方法 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64例大疱表皮松解症手部瘢痕挛缩的患者, 将64例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指关节深层松解组(A组, 32例)和广泛真皮浅层松解组(B组, 32例)给予手术治疗。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分析围手术期的手术时长、住院天数、术后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值和外观满意度评分等指标, 创面组织进行标本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和比较各组创面愈合水平。结果 64例病例经过12个月随访, 无再次黏连、挛缩等现象。A组手术时长与B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70±10.69) min比(82.78±15.48) min, t=1.765, P>0.05], A组住院时间高于B组[(30.65±5.43) d比(21.78±6.45) d, t=5.283, P<0.05], A组术前TAM值低于术后12个月(40.58±5.85比192.00±7.48, t=37.008, P<0.05), B组术前TAM值低于术后12个月(42.63±6.31比188.00±6.52, t=39.541, P<0.05)。A组、B组术前创面组织进行标本HE染色均见表皮内、表皮与真皮交界均可见裂隙, 真皮内胶原均质粉染玻璃样变, 炎性细胞浸润明显, 可见有瘢痕组织增生。两组术后创面已经完全愈合, 表皮修复情况良好。A组术前外观满意度低于术后12个月[(23.10±5.30)分比(83.35±9.43)分, t=10.283, P<0.05], B组术前外观满意度低于术后12个月[(22.34±8.36)分比(88.00±7.56)分, t=17.642, 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以治疗大疱表皮松解症患者手部瘢痕挛缩, 广泛真皮浅层手术松解术后愈合时间更短。
- 马富廉简玉洛王璐孟宝玺
- 关键词:大疱表皮松解症手部瘢痕挛缩手术治疗
- 探讨分期同时手术矫正耳畸形与轻度半侧颜面短小的方法与效果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分期同时手术矫正耳畸形与轻度半侧颜面短小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6例耳畸形伴半侧颜面短小患者,Ⅰ期在行自体肋软骨耳支架耳后皮下包埋的同时,取肋骨术区筋膜组织瓣填充患侧颌面发育不良处。6个月后Ⅱ期在行耳支架掀起耳廓成形的同时,行脂肪注射填充局部颜面凹陷。观察术后患者的颜面改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面部整体形态均明显改善。1例耳部软骨支架吸收较多,5例耳部和面部形态均良好。结论分期同时手术矫正耳畸形与轻度半侧颜面短小,手术方法简单,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
- 马富廉孟宝玺王璐简玉洛王传伟
- 关键词:耳畸形
- DEB手畸形患者术后手功能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营养不良型大疱表皮松解症(DEB)手畸形患者双手瘢痕挛缩松解术后手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行双手瘢痕挛缩松解术DEB患者,记录可能影响患者手功能的因素及患者术后手功能受限情况,根据术后2年手功能评分,将患者评分等级为优、良的设为手功能未受限组,等级评定为差、劣的设为手功能受限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术后手部支具的使用情况及常见因素,判断患者术后手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41例患者中手功能受限组21例,未受限组2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民族、身体质量指数、生活能力评估记录指数、营养状态、血红蛋白浓度、血糖、凝血功能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手部支具生活能力评估记录的使用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5,P<0.05)。结论:DEB患者外科手术治疗后手部支具的使用是影响患者术后手功能的重要因素。
- 焦心荷简玉洛王璐
- 关键词:大疱表皮松解症手功能影响因素
- 脱细胞基质与脂肪干细胞构建兔耳软骨的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观察脂肪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em cells)与软骨脱细胞基质构建兔耳软骨的效果。方法从32例抽脂减肥患者的脂肪组织中提取脂肪干细胞体外传代培养。通过脱细胞方法用猪耳软骨制备天然生物支架材料,再用二代ADSC以5.0×107个/ml的细胞浓度接种于预成型的天然生物材料支架上,体外培养3d,形成细胞支架复合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对照组A、对照组B、对照组C和实验组,每组8只,均行耳软骨缺损建模。实验组、对照组A、对照组B分别将细胞支架复合物、脂肪干细胞、软骨脱细胞基质支架移植于耳软骨缺损处,对照组C则直接逐层缝合耳前组织和皮肤。术后16周后兔耳廓软骨取材,观察修复效果。新生软骨标本行甲苯胺蓝染色、HE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及番红O染色观察,并行Ⅱ型胶原阳性染色结果定量分析以及耳软骨组织弹性检测。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体观察见对照组(A、B、C)软骨缺损处由肉芽样组织充填,而实验组软骨缺损修复良好。实验组与对照组软骨缺损修复区组织湿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3个对照组仅有纤维组织充填耳软骨缺损处,实验组耳软骨缺损处可见软骨陷窝形成。3个对照组修复区甲苯胺蓝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化及番红O染色均为阴性,而实验组为阳性。耳软骨弹性常数检测,实验组新生软骨与正常耳软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干细胞与软骨脱细胞基质结合构建的兔耳新生软骨的力学和组织学已接近正常耳软骨。软骨脱细胞基质材料复合脂肪干细胞,对耳软骨缺损具有较好的修复重建能力,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璐任曼曼简玉洛孟宝玺马富廉王皖军郭淑英
- 关键词:耳软骨干细胞脂肪组织
- 小分子干扰RNA沉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基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目的观察沉默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基因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株(A431)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阴性对照小干扰RNA(siRNA)组(予以30nmol/L阴性siRNA)、siRNA组(予以30nmol/LHDAC1siRNA)。siRNA转染48h后,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3组细胞HDAC1、p21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E的表达;噻唑蓝(MTF)法检测阴性对照组和siRNA组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细胞周期和凋亡变化。结果转染HDAC1siRNA48h后A451中HDAC1mRNA表达量为0.22±0.04,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1.01±0.05)和阴性对照siRNA组(1.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 lot显示HDAC1和CyclinE表达减少(P〈0.05),而p21表达增加(P〈0.05);MTr法检测显示细胞增长抑制率增加呈时间依赖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细胞阻滞于G2/M期(P〈0.05),细胞凋亡增加(P〈0.05)。结论HDAC1siRNA能抑制A4S1HDAC1的表达、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 王璐简玉洛李钢赵丽孟宝玺马富廉
- 关键词:皮肤鳞状细胞癌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