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裴晓芳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工业生态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8篇纳米
  • 7篇生物合成
  • 6篇纳米金
  • 5篇SP
  • 4篇TRICHO...
  • 3篇吲哚
  • 3篇菌株
  • 3篇WIN
  • 3篇催化
  • 3篇催化活性
  • 2篇菌株分离
  • 2篇降解
  • 2篇降解能力
  • 2篇好氧
  • 2篇好氧降解
  • 1篇单胞菌
  • 1篇靛蓝
  • 1篇性能表征
  • 1篇银合金
  • 1篇真菌

机构

  • 1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作者

  • 12篇裴晓芳
  • 11篇曲媛媛
  • 9篇沈文丽
  • 6篇王经伟
  • 6篇张照婧
  • 4篇张旭旺
  • 2篇马桥
  • 2篇李会杰
  • 2篇刘紫嫣
  • 2篇张世明
  • 2篇邓晔
  • 1篇周集体

传媒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ariannaea sp.HJ合成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研究
近年来,生物法合成纳米材料凭借其绿色低毒、反应条件温和等优势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合成纳米材料众多的微生物资源中,真菌具有耐受离子浓度较高、易于培养、蛋白分泌较多、合成的纳米颗粒尺寸均一等优势,适合工业化应用。但是目前...
裴晓芳
关键词:工艺参数性能表征
文献传递
Trichosporon montevideense WIN合成纳米金的催化特性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考察菌株Trichosporon montevideense WIN合成纳米金的催化特性及应用。【方法】利用活性WIN菌作用不同浓度HAu Cl_4(1、2和4 mmol/L)合成纳米金的特性,分别利用活性WIN菌和灭活WIN菌合成纳米金,分析合成纳米金的形貌、粒径及其催化特性。【结果】HAu Cl_4浓度为1 mmol/L时,菌株WIN合成了纳米金,HAu Cl_4浓度为2 mmol/L和4 mmol/L时,菌株WIN合成了纳米金及较大尺寸的金颗粒。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发现活性和灭活WIN菌均能还原Au^(3+)合成纳米金,合成的纳米金均以球形为主,还有少量三角形、四边形及六边形。活性WIN菌合成的纳米金粒径范围为3 nm-252 nm,平均粒径为45.2 nm,而灭活WIN菌合成的纳米金为1 nm-271 nm,平均粒径为38.3 nm。活性和灭活WIN菌合成的纳米金对还原4-硝基苯酚的催化速率分别为2.76×10^(-3)s^(-1)和4.84×10^(-3)s^(-1)。【结论】菌株Trichosporon montevideense WIN的活性及灭活细胞均可以合成纳米金,且合成的纳米金具有良好的催化特性,在催化去除环境中难降解污染物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李炫莹沈文丽张旭旺裴晓芳李亚飞殷庆鑫由胜男王经伟曲媛媛
关键词:纳米金生物合成TRICHOSPORON催化活性
真菌介导的纳米金合成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6年
纳米金(AuNPs)凭借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相比于传统的化学、物理合成方法,微生物合成AuNPs凭借其环境友好、条件温和、绿色低毒等优势成为纳米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相较于其他微生物,真菌能够分泌大量胞内或胞外蛋白/酶以及生物小分子,能够耐受较高浓度的AuCl_4^-,并且合成AuNPs的速度快、产量高、尺寸较为均一,因此具有大规模生产AuNPs的潜力。文章主要从合成AuNPs的真菌资源、影响纳米粒子形态的因素、合成机制与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提出利用人工真菌群落合成AuNPs的新概念,并对未来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厉舒祯沈文丽刘洋荧邓晔由胜男裴晓芳李会杰张照婧曲媛媛
关键词:纳米金
一株好氧降解吲哚的伯克霍尔德菌及其应用
一株好氧降解吲哚的伯克霍尔德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该菌株分离自反应器活性污泥,2015年1月2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10457。经16S rRNA基因...
曲媛媛刘紫嫣马桥沈文丽厉舒祯由胜男裴晓芳张世明王经伟李端行张照婧李会杰
文献传递
Mariannaea sp.HJ合成纳米金银合金的特性考察被引量:3
2019年
利用微生物合成纳米金银合金(Au-AgNPs)具有操作简便、生态友好等特点,但目前利用真菌合成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利用真菌Mariannaea sp.HJ胞内提取物合成纳米金银合金,考察了不同的金银离子浓度比例对生物合成纳米金银合金特性的影响。实验表明,金银离子浓度比例对生物纳米金银合金的组成影响较大,随着银离子浓度比例的增加,反应体系颜色会由浅紫色逐渐变为棕色,紫外-可见特征吸收峰发生了明显的蓝移,合成的纳米金银合金中银的比例也会逐渐增加。透射电子显微镜表明纳米金银合金的形貌主要为球形和伪球形,在0.5∶0.5、0.5∶1.5以及0.5∶3.0三种金银离子浓度比例下,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9.24 nm、15.99 nm和19.33 nm。X射线衍射光谱结果显示纳米金银合金的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利用傅里叶转换红外线光谱表征推测参与纳米金银合金还原稳定的官能团可能为-OH、-NH3、-COOH。此外,本研究以4-硝基苯酚为底物探究生物纳米金银合金的催化特性,结果表明纳米金银合金对4-硝基苯酚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其催化反应速率常数为7.85×10^–3 s^–1。上述结果表明,真菌Mariannaea sp.HJ能够合成分散性较好的纳米金银合金,在催化还原硝基芳烃污染物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房皓闫永全居子逸廉昇阳裴晓芳马桥曲媛媛
关键词:生物合成催化活性
酵母菌Trichosporon sp.WIN合成纳米金的特性及应用研究
纳米金凭借其良好的催化特性和独特的光电热性能,在生物医学、电气、制药、农业以及污水处理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传统的AuNPs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法与物理法。在化学合成方法中,严格的合成条件、大量的能量与资金投入限制了其进...
沈文丽曲媛媛张旭旺裴晓芳厉舒祯王经伟张照婧周集体
关键词:TRICHOSPORON纳米金生物合成
Comamonas sp.IDO2合成靛蓝的特性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利用吲哚降解菌丛毛单胞菌(Comamonas)IDO2转化吲哚合成靛蓝,优化靛蓝合成条件,并对合成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菌株IDO2能够在苯酚、萘、苯和菲的诱导下转化吲哚合成靛蓝,在苯酚诱导时靛蓝的产量最高.采用表面响应法优化菌株合成靛蓝的条件:吲哚197.76mg·L^(-1),苯酚203.39 mg·L^(-1),酵母浸粉0.18%,在此条件下靛蓝的合成量为9.0 mg·L^(-1),与初始条件下的产量相比提高了104%.此外,考察了不同金属离子对菌株IDO2合成靛蓝的影响,结果表明Ba^(2+)和Ca^(2+)对靛蓝的合成具有促进作用.采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对菌株IDO2转化吲哚的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合成产物主要为靛蓝和靛红,并依此提出了可能的反应途径.
由胜男沈文丽裴晓芳殷庆鑫李炫莹厉舒祯曲媛媛
关键词:吲哚靛蓝生物合成
Trichosporon montevideense WIN提取物合成纳米金及其对硝基芳烃的催化特性被引量:3
2017年
利用生物及其提取物合成纳米金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点.以菌株Trichosporon montevideense WIN提取物合成纳米金(Au NPs),考察反应时间、p H和提取物浓度对纳米金合成的影响,并探讨纳米金催化还原硝基芳烃的特性.结果显示,纳米金合成过程可在7 d内稳定,最优p H为7.0,最适提取物浓度为300 mg/L.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和傅立叶转换红外线光谱分析可知,纳米金为球形和伪球形,尺寸分布范围为4-35 nm,平均粒径为(18.2±0.4)nm,推测提取物中的羟基、氨基和羧基参与了纳米金的还原和稳定过程.纳米金对2-硝基苯酚、3-硝基苯酚、4-硝基苯酚、2-硝基苯胺和3-硝基苯胺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其催化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7.5×10^(-3)s^(-1)、6.4×10^(-3) s^(-1)、9.1×10^(-3) s^(-1)、11.8×10^(-3) s^(-1)和20.7×10^(-3) s^(-1).本研究表明T.montevideense WIN在生物合成纳米金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且合成的生物纳米金能够有效应用于硝基芳烃污染物的催化还原.
裴晓芳沈文丽由胜男厉舒祯张照婧王经伟张旭旺曲媛媛
关键词:纳米金生物合成TRICHOSPORON硝基芳烃催化活性
利用Mariannaea sp.HJ菌株胞内提取物合成纳米银及其抗菌特性研究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近年来,纳米银由于其自身独特的抗菌活性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研究表明纳米银是一种广谱的抗菌剂,其对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相较于传统的合成方法而言,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环境友好等优势的生物合成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方法】本研究利用真菌Mariannaea sp.HJ的胞内提取物合成纳米银,并对其合成条件进行优化调控,还进一步考察了合成的纳米银颗粒的抗菌性能。【结果】胞内提取物浓度350 mg/L、AgNO3浓度5 mmol/L、pH 7.0为菌株HJ胞内提取物合成纳米银的最优条件;TEM图像表明合成的纳米银颗粒主要为球形和伪球形,分散性良好,无明显的团聚现象;XRD表明合成的纳米银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体结构;通过FTIR分析结果推测提取物中的羟基、羧基等官能团可能参与了纳米银的还原和稳定过程。此外,在本实验条件下合成的纳米银颗粒对革兰氏阴性菌Escherichia coli BL21和革兰氏阳性菌Arthrobacter sp.W1都有较好的抗菌活性。【结论】真菌Mariannaea sp.HJ胞内提取物能合成尺寸均一且分散性良好的球形纳米银颗粒,合成的纳米银颗粒在抗菌方面具有潜在的研究价值。
杨婧林宇星刘莘轶张珩琳裴晓芳曲媛媛
关键词:生物合成纳米银抗菌活性
利用不同微生物提取液绿色合成纳米金及其特性对比
纳米金凭借其良好的催化特性和独特的光、电、热性能,在生物医学、电气、制药、农业、污水处理及其交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利用物理化学法合成纳米金已经研究的较深入且应用广泛,但是化学法中使用的有毒封端剂以及物理法中的高能耗对环境...
沈文丽曲媛媛裴晓芳李炫莹
关键词:TRICHOSPORON纳米金生物合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