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法

作品数:2 被引量:48H指数:2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造影
  • 2篇超声
  • 2篇超声造影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中价值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新辅助...
  • 1篇时间-强度曲...
  • 1篇腺癌
  • 1篇疗效
  • 1篇疗效评价
  • 1篇结节
  • 1篇化疗
  • 1篇甲状腺
  • 1篇甲状腺结节
  • 1篇二维超声
  • 1篇辅助化疗

机构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王法
  • 2篇杨晓婧

传媒

  • 2篇中华实用诊断...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造影与二维超声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9例乳腺癌患者于新辅助化疗前及化疗1个周期后48h分别行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大小,病灶血流灌注及内部坏死情况,并比较2种方法评价新辅助化疗的效能。结果新辅助化疗1个周期后48h,二维超声测量病灶最大横径[(11.44±3.94)cm]、上下径[(22.11±7.44)cm]较化疗前[(15.89±2.26)、(28.78±6.92)cm]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测量病灶最大横径[(18.56±5.22)cm]、上下径[(24.56±6.95)cm]较化疗前[(23.89±4.34)、(30.33±7.35)cm]缩小(P〈0.05);二维超声、超声造影在测量化疗前、后病灶最大横径及上下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1个周期后48h,二维超声测量病灶血流分级0~Ⅰ级7例,Ⅱ级1例,Ⅲ级1例,超声造影显示增强强度0~1级1例,2级6例,3级2例,超声造影在显示病灶血流灌注强度上优于二维超声(P〈0.05);新辅助化疗1个周期后48h,二维超声测量病灶内部伴极低或无回声1例,而超声造影显示病灶伴充盈缺损6例,超声造影在显示病灶坏死上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与二维超声比较,超声造影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有明显优势。
杨晓婧王法娜迪热.铁列吾汗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造影二维超声
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价值被引量:24
2016年
目的评估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6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其中甲状腺乳头状癌25例,滤泡性腺瘤15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0例,均在彩色多普勒常规超声检查后行超声造影,观察增强模式和时间-强度曲线参数。结果 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表现多以"快进""快出"不均匀性低增强为主,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以高增强或等增强为主,15例滤泡性腺瘤以"快进""慢出"高增强为主,表现为血液供应丰富;甲状腺良性疾病造影剂到达时间[(13.22±3.30)s]、达峰时间[(20.92±2.59)s]和AUC(1 577.40±1 361.44)均高于恶性疾病[(7.49±4.45)s、(17.41±2.84)s、1 175.01±361.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造影剂灌注特点有一定重叠性,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技术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王法杨晓婧娜迪热.铁列吾汗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