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胎儿
  • 3篇胎儿心脏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瓣
  • 2篇心动图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重型
  • 2篇危重型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先天性心脏
  • 2篇先天性心脏病
  • 2篇肺动脉
  • 2篇肺动脉瓣
  • 2篇肺动脉瓣狭窄
  • 2篇产前
  • 2篇超声心动图
  • 1篇新生儿
  • 1篇心脏病诊断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汪晴
  • 5篇孙锟
  • 4篇陈笋
  • 4篇武育蓉
  • 3篇沈加
  • 2篇焦先婷
  • 2篇王鉴
  • 1篇辛甜甜
  • 1篇杨健萍

传媒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4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产前诊断对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瓣闭锁和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新生儿治疗及预后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对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瓣闭锁(PA/IVS)和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CPS/IVS)新生儿早期治疗及近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28例有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PBPV)手术指征的PA/IVS或CPS/IVS患儿根据有无产前诊断分为产前组(n=15)及产后组(n=13)。产前组于胎儿期明确诊断后即制定干预方案,产后组自外院转诊并明确诊断后制定干预方案。所有患儿均于血流动力学稳定后,在新生儿期接受PBPV,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时随访,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情况、心脏彩色超声及介入术中的测量值。结果 28例患儿接受PBPV平均日龄为(7.53±3.18)d,平均体质量为(3 102.32±708.40)g,其中PA/IVS 9例,CPS/IVS 19例,随访时间(18.82±5.22)月,无死亡病例。产前组入院日龄及首次治疗日龄明显小于产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诊断有助于对PA/IVS及CPS/IVS患儿的早期干预,并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汪晴杨健萍沈加陈笋武育蓉孙锟
关键词:产前诊断经皮球囊肺动脉瓣成形术
影响中孕期胎儿心脏时间-空间关联成像的因素探讨及优化采集方案制定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找出中孕期胎儿心脏STIC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建立优化采集方案。方法纳入中孕期116例孕妇(20~28周),回顾性研究STIC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分析,以后处理中重建切面的显示率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平均极差评价各水平的重要性,获得优化采集方案。结果各因素对STIC图像质量均有影响。优化的采集方案为:余辉P2、10S采集时间、心尖位置(10~2点方向)、取样角度(20~24周:30°;24~28周:35°)、谐波频率(High)、ROI(包括四腔心、降主动脉及部分脊柱和胸廓皮肤)、边缘增强E2。结论心脏STIC图像质量受多因素影响。利用优化采集方案有利于提高STIC图像质量和各重建切面的显示率。
赵莉晴焦先婷沈加汪晴陈笋孙锟武育蓉
关键词:胎儿心脏产前筛查超声心动图容积数据
孕中晚期胎儿超声心动图转诊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胎儿超声心动图转诊指征与产前检出胎儿心脏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 032例转诊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孕妇。所有转诊病例分为单指征组和多指征组,分析转诊指征的分布情况,统计产前胎儿心脏异常的检出率,并评估转诊指征与产前心脏畸形检出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单指征组中,885例转诊病例共检出172例(19.4%)胎儿心脏异常,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中期胎儿畸形筛查发现可疑心脏切面与产前诊断胎儿心脏异常相关(OR=13.7,95%CI为9.40~20.00),孤立性心内强回声灶与产前胎儿心脏异常的检出率呈负相关(OR=0.24,95%CI为0.11~0.56)。在多指征组中,产前胎儿心脏异常检出率增加至27.2%(P=0.336),其中具有胎儿指征的病例,产前诊断胎儿心脏异常的风险明显升高。结论孕中期胎儿畸形筛查超声检查中发现可疑心脏结构畸形作为单个转诊指征与产前胎儿心脏异常的检出相关,而心腔内的孤立性心内强回声灶不应继续作为进一步转诊胎儿超声心动图的指征。对于具有多个转诊胎儿超声心动图指征的孕妇,如果多个指征中有1个是胎儿指征,胎儿心脏异常的产前检出率显著升高。
王鉴武育蓉赵莉晴汪晴辛甜甜陈笋孙锟
关键词:胎儿超声心动图胎儿心脏异常
MRI技术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7年
先天性心脏病是造成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产前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进行诊断、评估预后是目前围生医学发展的重要内容。胎儿心脏彩超对于孕中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具有相对较高的灵敏度,是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诊断的金标准。胎儿心脏核磁共振技术在过去十年内发展迅速,其视野大、可重复性好等优点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弥补胎儿心脏超声的不足,但其技术上的问题也局限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目前被认为是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二线诊断方法。该文就胎儿心脏核磁共振技术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应用的方法、优势以及局限性进行综述。
汪晴孙锟
关键词: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PA/IVS及CPS/IVS围产期一体化治疗相关研究
研究目标通过回顾性分析室间隔完整型重度肺动脉瓣狭窄(critical pulmonary stenosis with intact ventricle septum,CPS/IVS)及室间隔完整型肺动脉瓣闭锁(pulmo...
汪晴
关键词:围产期先天性心脏病
文献传递
Simmons导管在小婴儿危重型肺动脉瓣狭窄及室间隔完整性肺动脉闭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焦先婷汪晴赵莉晴王鉴武育蓉沈加陈笋孙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