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珊珊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语篇
  • 3篇口语
  • 2篇口语语篇
  • 2篇汉语
  • 1篇叙述性
  • 1篇学生口语
  • 1篇因果
  • 1篇知识
  • 1篇主观
  • 1篇主观性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课
  • 1篇文化课程
  • 1篇习得
  • 1篇连接词
  • 1篇连锁型
  • 1篇零形式
  • 1篇留学
  • 1篇留学生
  • 1篇逻辑

机构

  • 5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惠州学院

作者

  • 6篇梁珊珊
  • 2篇杨峥琳
  • 2篇周小兵
  • 1篇陈楠
  • 1篇王国长

传媒

  • 1篇世界汉语教学
  • 1篇语言教学与研...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惠州学院学报
  • 1篇华文教学与研...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韩国学生口语多重因果转折语篇使用情况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多个因果和转折标记反复交叉连用现象在韩国学生口语语篇中十分突出。本文对比韩国学生和汉语母语者语料,揭示了二者语篇中因果转折标记使用情况的差异,并针对韩国学生的语言特点提出了"连锁型语篇"的概念。其次,本文从语义、认知和语篇结构三个角度,结合RST理论,分析了韩国学生连锁型语篇中的典型偏误,并解释了连锁型语篇中多标连用受限原因。最后,本文从母语迁移、课堂教学及教材、认知等方面总结了偏误原因,提出了重视语篇中标记省略的教学建议。
梁珊珊杨峥琳
关键词:因果语篇连锁型
基于“三域”理论的结果连词主观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文章基于"三域"理论,对汉语中6个常用因果连词的使用域进行统计,考察其主观性大小,结果为:"可见">"所以">"因此/因而">"于是">"结果",并发现连词主观性大小对句子的认知和合法性会产生影响。其次,发现零形式标记比显性标记使用频繁,常用于"非意愿性行域""非因果知域"和"言域"。研究结果有助于汉语教学中对结果连词使用域的解释和结果连词的区分。
梁珊珊陈楠
关键词:主观性
韩国学生叙述性口语语篇逻辑连接情况调查被引量:12
2014年
本文通过口述漫画任务,对比汉语母语者语料,系统考察了韩国学生语篇逻辑连接习得情况。研究发现:连接语篇,汉语母语者多用副词,韩国学生多用连词,频率最高的是"所以、但是、然后",频率与具体用法跟汉语母语者明显不同;到高级阶段,韩国学生"所以、但是"频率降低,"就"频率上升,但仍跟汉语母语者有显著区别。
周小兵梁珊珊
关键词:口语语篇逻辑连接词
汉语教材本土化方式及分级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随着汉语国际推广的发展,海外汉语学习者越来越多。与此同时,海外教材问题日益突显,成为汉语国际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我们考察了美国、日本及韩国具有代表性的3部汉语教材,同时还考察了3部在中国广泛使用的英语、日语及韩语二语教材,发现这些教材的本土化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归纳总结教材本土化的具体方式,并基于对使用者调查,将本土化方式分为"一般重要""重要"和"非常重要"三级,以期对汉语本土化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建议。
周小兵陈楠梁珊珊
关键词:汉语教材
韩国学生汉语口语语篇中连词“所以”习得的母语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通过自建韩国学生口语中介语语料库,归纳得到韩国学生习得“所以”时的语义偏误和语法偏误共五类,并基于韩汉因果概念域范畴的语义层和语法层的对比,统计出母语对其语义和语法方面造成的正负迁移影响,以及负迁移影响程度的大小。接着,本文对五类偏误受母语影响的产出过程进行了分析。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对因母语和目的语差异而造成的语义和语法层面上的学习难度的其他影响因素做出了总结和思考。我们认为学习难度和偏误频率并不总为正相关。在教学中应该区分学习难度和偏误频率,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梁珊珊杨峥琳颜海波
关键词:母语影响
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类课程的开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以广州地区五所高校为例被引量:3
2020年
中国文化类课程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载体,能极大提高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笔者对广州地区五所高校中国文化类课程设置情况进行了调研,并采用问卷的方式对五所高校231名留学生进行了课程现状以及课程需求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五所高校中国文化类课程的改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知识类文化课程应增加"饮食""工作""社会""思想观念"等相关话题,删减"文学""哲学"等相关话题,并且增加出外实践和师生互动的时间。中华才艺类文化课程应将多项短期体验式技能合并成一门课程,并据此编写教材。增加地域文化类课程。调查结果能对高校中国文化课程的设置提供参考和借鉴。
梁珊珊王国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