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力 作品数:5 被引量:24 H指数:2 供职机构: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对比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 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并对比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方法 72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78%低于对照组的1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穿孔性阑尾炎的治疗中,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效果优于开腹阑尾切除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陈玉 韩戟 杨力关键词:腹腔镜 开腹 阑尾切除术 穿孔性阑尾炎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疗效 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观察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 64例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3%,低于对照组的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创伤创面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换药次数,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杨力 陈玉 韩戟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骨创伤 软组织损伤 严重股动脉损伤1例 被引量:1 2010年 患者男,19岁,因被人用刀刺伤左股部内侧后大量出血30 min,于2009年10月27日21:30由120急救车送入医院.已于现场用皮带结扎伤口近心端.体格检查:脉搏12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75/37 mm Hg.意识淡漠,不应答.四肢皮肤冰凉,双眼上翻,成濒死状.左股部内侧有一4 cm长的纵形伤口,放松皮带后有大量鲜红血液溢出.左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再次皮带结扎伤口近心端. 孙国林 夏洪超 杨力 李金鹏关键词:股动脉损伤 足背动脉搏动 120急救车 大量出血 体格检查 四肢皮肤 腹部形态CT参数与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术中失血量的关系研究 2025年 目的分析腹部形态CT参数与完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术中失血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均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腹腔镜全胃切除术术中失血量的影响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均获得R0切除。术前CT测得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FA)、腹部横径(TD)、胰腺至前腹部皮肤最短距离(PAAD)、胸骨下角角度(LSA)分别为100(56.3,129.4)cm^(2)、30(14.2,46.5)cm、59.7(20.0,119.7)mm、74.2(46.1,106.9)°。腹部形态参数VFA≥100cm^(2)、TD≥30cm、PAAD≥59.7mm、LSA≥74.2°组术中失血量明显多于较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BMI、VFA、TD、PAAD、LSA与术中失血量有关(P<0.05),其中手术时间、VFA(≥100cm^(2))、PAAD(≥59.7mm)、LSA(≥74.2°)是影响术中失血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中,腹部形态CT参数VFA≥100cm^(2)、PAAD≥59.7mm、LSA≥74.2°时,提示手术难度增加,应高度警惕术中出血。 韩戟 杨力 陈玉关键词:胃切除术 腹腔镜 CT测量 失血 微创外科技术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观察微创外科技术应用于胃肠疾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胃肠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外科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外科技术治疗肠胃疾病,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实施。 韩戟 杨力 陈玉关键词:微创外科技术 胃肠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