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明媚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视网膜
  • 5篇网膜
  • 3篇蛋白
  • 3篇视网膜母细胞
  • 3篇视网膜母细胞...
  • 3篇网膜母细胞瘤
  • 3篇细胞瘤
  • 3篇母细胞
  • 3篇母细胞瘤
  • 2篇甲状腺
  • 2篇玻璃体
  • 1篇单抗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活化受...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毒性
  • 1篇毒性甲状腺肿
  • 1篇血清

机构

  • 8篇黄石市中心医...
  • 1篇河南省眼科研...

作者

  • 8篇明媚
  • 3篇罗钢
  • 1篇李保金

传媒

  • 2篇临床眼科杂志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2篇国际眼科杂志
  • 2篇青岛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蛋白酶活化受体2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蛋白酶活化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 2,PAR2)在葡萄膜黑色素瘤(uveal melanoma,UM)中的表达,以及沉默人UM细胞系M23中PAR2基因对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02/2017-12在我院行手术治疗且资料完整的UM患者45例45眼,选取同期因眼部外伤行眼球摘除且葡萄膜正常的患者30例30眼,实时荧光定量PCR术检测UM和正常脉络膜组织中PAR2基因表达,培养M23细胞并分为PAR2干扰组、阴性对照序列组和空白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中PAR2基因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UM组织中PAR2 mRNA相对表达量为1. 73±0. 13,正常脉络膜组织中PAR2 mRNA相对表达量为1. 06±0. 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 732,P <0. 01); UM组织中PAR2 mRNA相对表达量与病理学类型、巩膜浸润、视盘受累和眼外生长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PAR2干扰组细胞中PAR2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阴性对照序列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AR2干扰组细胞24、48、72和96h时吸光度A值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PAR2干扰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低于阴性对照序列组和空白组(P<0. 05)。结论:PAR2在UM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肿瘤高转移风险有关,特异性沉默M23细胞中PAR2基因表达可有效抑制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
明媚罗文高峰
关键词:葡萄膜黑色素瘤细胞增殖细胞侵袭
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血清LncRNA-NEAT1水平表达及对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核富集转录体1(nuclera-enriched autosomaltranscript,NEAT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患儿血清中表达,以及下调Rb细胞Y79中NEAT1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3月~2021年3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诊疗的83例Rb患儿为研究对象,同期,在儿童保健中心选取健康儿童50例(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血清中NEAT1表达,分析Rb患儿和对照组血清NEAT1表达差异,以及不同临床指标Rb患者血清中NEAT1表达差异。培养Y79细胞并分为si-NEAT1组(转染NEAT1的干扰序列)、si-NC组(转染对照序列)和Ctl组(仅加入转染试剂),分别使用qRT-PCR,MTT,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检测NEAT1表达、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情况。结果Rb患儿血清中NEAT1表达量(1.43±0.28)高于对照组(1.01±0.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116,P<0.001);国际视网膜母细胞瘤分期(Intraocular International Retinoblastoma classificaton,IIRC)CDE期、低分化、视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Rb患儿血清中NEAT1表达量明显高于AB期、中高分化、未发生视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Rb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90~3.693,均P<0.05);血清中NEAT1表达诊断Rb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0.826~0.937),当NEAT1表达量取1.20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0%和79.52%;相比于si-NC组(1.03±0.09)和Ctl组(1.02±0.15),si-NEAT1组细胞中NEAT1表达(0.35±0.06)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829,9.994,均P<0.001);si-NEAT1组24,48,72和96 h时吸光度(A值)明显低于si-NC组和Ctl组(tsi-NC=2.796~4.362,tCtl=2.641~5.555,均P<0.05),而细胞凋亡率相比于si-NC组和Ctl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999,3.915,均P<0.05);与si-NC组和Ctl组比较,si-NEAT1组迁移细胞数(116.50±9.35 vs 132.00±7.32,134.00±7.95)和侵袭细胞数(96.33±8.94 vs 117.67±12.39,119.17±10.05)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s
罗文罗钢周玉玲胡佩宏张青林王莎莎明媚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长链非编码RNA细胞生物学特性
Graves眼病患者中高眼压、青光眼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分析Graves眼病(GO)患者中高眼压(OHT)和开角型青光眼(OAG)的患病率,探讨GO的临床特征与OHT和OAG的关系。方法对1016例GO患者进行了横断面分析研究。进行了完整的眼科检查,包括眼压、视盘摄影、Humphrey视野仪进行视野检查,以及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并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O患者发生OHT和OAG的危险因素。结果 GO患者中OHT的患病率为6. 5%(66/1016),OAG的患病率为2. 1%(21/1016);仅考虑40岁以上的患者时,OHT和OAG的患病率分别为8. 7%和4. 0%。1016例患者中有29例(2. 9%)出现视神经病变。在评估的因素中,男性性别(OR:1. 84,95%CI=1. 07~3. 11)、GO的持续时间(6~24个月,OR:2. 18,95%CI=1. 16~3. 72; 24~60个月,OR:3. 45,95%CI=1. 65~7. 17)、临床活动评分(CAS)≥3(OR:1. 75,95%CI=1. 04~3. 02)、限制性肌病(OR:4. 64,95%CI=2. 53~8. 51)和眼睑收缩(OR:2. 16,95%CI=1. 18~3. 95)与GO中OHT的患病相关。OAG的患病与男性(OR:4. 28,95%CI=1. 61~11. 52)和GO持续时间(≥60个月,OR:4. 27,95%CI=1. 12~16. 46)有强关联。结论 GO患者中OHT患病率较高,OAG患病率与一般人群相似。男性、6个月以上的GO病史、CAS≥3、限制性肌病及眼睑收缩是GO患者发生OHT的危险因素,而男性和60个月以上的GO病史是GO患者发生OAG的危险因素。
明媚罗文
关键词:青光眼GRAVES眼病眼压甲状腺眼病
白化病合并复发性视网膜脱离1例
2013年
患者男性,37岁。因“右眼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后复发眼前黑影1个月”人院。患者为一白化病患者,3个月前因右限视网膜脱离在外院行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术后恢复可。近1个月来发现眼前又出现黑影而来就诊。
明媚李保金罗钢
关键词: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白化病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眼前黑影术后复发
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pRb与Cyclin D1蛋白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细胞周期调节蛋白(Cyclin D1)及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pRb)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为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人62例(70眼)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Cyclin D1、pRb表达水平,分析两种蛋白表达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组织中Cyclin D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t =-15.79, P <0.01),pRb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 t =183.51, P <0.01);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组织分化型Cyclin D1、pRb表达均高于未分化型( t =55.30、43.91, P <0.01);伴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肿瘤组织中Cyclin D1表达高于未出现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者( t =71.03、49.44, P <0.01),pRb表达低于未出现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者( t =-151.80、-69.97, P <0.01)。结论 Cyclin D1与pRb水平均与视网膜母细胞瘤恶性程度有关,二者检测可为临床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罗文明媚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周期蛋白质类
视网膜母细胞瘤miRNA-215和Rb1蛋白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 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microRNA-215(miRNA-215)、视网膜母细胞瘤蛋白(Rb1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视网膜母细胞瘤病人65例(73眼)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两者miRNA-215表达、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两者Rb1蛋白水平,并分析miRNA-215与Rb1蛋白相关性及二者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预后的关系;进行细胞转染实验,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TT)、Caspase-3活性检测、流式细胞术分析miRNA-215类似物及miRNA-215抑制物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Y79细胞)活力、增殖及凋亡的影响。结果 视网膜母细胞瘤肿瘤组织中miRNA-215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Rb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差异有显著性(t=-14.14、92.80,P<0.01)。分化型肿瘤组织中miRNA-215表达低于未分化型,Rb1蛋白表达高于未分化型;伴随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病人肿瘤组织中miRNA-215表达高于未出现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病人,Rb1蛋白表达低于未出现神经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病人(t=-55.30~344.30,P<0.05)。细胞转染结果显示,miRNA-215类似物能显著升高Y79细胞中miRNA-215的表达水平并导致细胞活力升高、增殖能力增强及凋亡细胞百分比降低,同时显著降低细胞内Rb1蛋白表达水平;miRNA-215抑制物则显著降低Y79细胞中miRNA-215的表达水平并导致细胞活力降低、增殖能力下降、胞内Caspase-3活性增加及凋亡细胞百分比增加,同时升高细胞内Rb1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F=148.5~3938.0,P<0.01)。结论 视网膜母细胞瘤组织中miRNA-215和Rb1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可作为视网膜母细胞瘤预后的监测指标。
明媚罗文
关键词:视网膜母细胞瘤
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对PDR患者血清VEGF-A和SDF-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联合玻璃体切割术(VT)对PDR患者血清VEGF-A、人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2018-01本院收治的PDR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A组给予VT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VT手术情况、并发症及VEGF-A、SDF-1、BCVA、CMT。结果:两组术后血清VEGF-A、SDF-1水平明显低于术前,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B组VT手术时间、电凝止血、术中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1d, 3mo BCVA、CMT明显低于术前,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雷珠单抗联合VT可有效降低PDR患者血清VEGF-A、SDF-1水平,减少VT创伤及并发症,且可有效改善患者BCVA、CMT。
罗文明媚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Graves病患者血清IL-23,IL-17及Klotho蛋白水平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究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及Klotho蛋白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就诊的GD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于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患者于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肘静脉血,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患者血清中IL-23,IL-17及Klotho蛋白的含量;免疫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和TSH受体抗体(TSH-receptor antibody,TRAb)的含量;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IL-23,IL-17和Klotho蛋白指标对GD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以及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论观察组患者体内FT4,FT3及TRA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SH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4.964,88.390,108.911,-36.201,均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7(47.83±1.62pmol/L),IL-23(52.98±6.31pg/ml)及Klotho蛋白(8.97±0.12ng/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26.83±1.01pmol/L,10.92±2.01 pg/ml,6.13±0.14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7.783,44.910,96.507,均P<0.05);GD组患者血清中IL-17,IL-23,Klotho与TSH呈显著负相关(r=-0.417,-0.599,-0.725,均P<0.05),与FT3,FT4和TRAb呈显著正相关(r=0.389~0.979,均P<0.05);IL-23,IL-17和Klotho蛋白的cut-off分别为2.217 pmol/L,0.672 pg/ml和106.23 ng/L时,对GD的鉴别诊断价值最高;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高IL-23,IL-27和Klotho水平组患者不良预后发生率均高于低IL-23,IL-27和Klotho水平组(Log-Rankχ^(2)=4.156,4.848,5.765,均P<0.05)。结论IL-23,IL-17及Klotho与甲状腺功能指标具有相关性。其在GD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为GD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罗文罗钢周玉玲胡佩宏张青林王莎莎明媚
关键词: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白细胞介素-23白细胞介素-17KLOTHO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