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馨予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5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杨梅素
  • 5篇细胞
  • 4篇血管
  • 4篇血管内皮
  • 4篇血管内皮细胞
  • 4篇内皮
  • 4篇内皮细胞
  • 4篇高糖
  • 4篇高糖诱导
  • 3篇二氢杨梅素
  • 2篇凋亡
  • 2篇血管内皮细胞...
  • 2篇细胞损伤
  • 2篇内皮细胞损伤
  • 2篇教学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性
  • 1篇代谢性疾病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机构

  • 8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辽宁医学院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梁馨予
  • 5篇朱俊东
  • 5篇糜漫天
  • 3篇周永
  • 2篇霍佳丽
  • 2篇陈明亮
  • 2篇赵吉清
  • 2篇白倩
  • 1篇周蕊
  • 1篇曹佳
  • 1篇常徽
  • 1篇施琳颖
  • 1篇张婷
  • 1篇王丽
  • 1篇谢琦
  • 1篇徐辉
  • 1篇金鑫
  • 1篇周曦
  • 1篇舒芙蓉
  • 1篇秦力

传媒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表遗传调节方式在植物化学物防治慢性代谢性疾病中的作用
目的植物化学物在慢性代谢性疾病防治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当前营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表遗传调节方式是植物化学物发挥生物学效应的重要途径,但相关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方法分别建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
糜漫天易龙常徽陈明亮谢琦白倩金鑫周曦梁馨予周永朱俊东
文献传递
小檗碱对2型糖尿病大鼠局部脑缺血组织中AQP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大鼠局部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小檗碱(BE)对AQP4表达及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型糖尿病大鼠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组、假性治疗组,BE治疗组。制备脑组织切片作Nissl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缺陷,采用干湿重法测定缺血侧脑半球的水肿度;蛋白印迹检测BE对缺血周边区脑组织中AQP4表达的影响。结果 BE治疗组神经功能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神经学评分明显降低(P<0.05),皮质Nissl染色淡染区域减小(P<0.05),缺血侧脑半球干湿重比值明显减小(P<0.05),蛋白印迹检测结果显示,BE治疗组较模型组AQP4表达减少(P<0.05)。结论 BE可能通过降低AQP4表达水平降低脑水肿,从而对2型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崔洪雨梁馨予卢怡君王鹏刘学政
关键词:小檗碱脑缺血2型糖尿病AQP4
军事预防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被引量:2
2016年
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战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军事预防医学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军事预防医学各专业实验内容、综合实验、综合演习、社会实践活动、模拟网络训练教学等环节进行优化改革,构建全新的立体式、多形式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有效促进军事预防医学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赵吉清霍佳丽梁馨予徐辉
关键词:军队卫生军事医学教育改革实践教学体系
杨梅素对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杨梅素对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在正常糖(5.5mM)、高糖(33.3mM)、高糖+杨梅素(0.1-20μM)、高渗对照(27.8mM甘露醇+5.5mM葡萄糖)条...
梁馨予白倩朱俊东糜漫天
二氢杨梅素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过程中活性氧水平的变化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ihydromyricentin,DMY)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过程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的变化。方法以乳腺癌MDA-MB-231细胞和MCF-7细胞为研...
周永梁馨予舒芙蓉陈明亮周蕊朱俊东糜漫天
文献传递
军事作业医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被引量:5
2017年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现实需要,是学科专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文章介绍了第三军医大学军事作业医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概况、实验教学平台建设及应用,探讨了中心建设的特点和经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在提高学员军事作业能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霍佳丽梁馨予曹佳赵吉清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
二氢杨梅素激活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对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与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的关系。方法体外培养原代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5.56 mmol/L葡萄糖)、高糖处理组(33.36 mmol/L葡萄糖)、甘露醇高渗对照组(5.56 mmol/L葡萄糖+27.8 mmol/L甘露醇)、AMPK激动剂5-氨基咪唑-4-甲酰胺-1-β-D-呋喃核糖苷(5-Aminoimidazole-4-carboxamide-1-β-D-ribofuranoside,AICAR)(10 nmol/L)+高糖处理组、二氢杨梅素(1μmol/L)+高糖处理组、AMPK抑制剂compound C(5 mmol/L)+AICAR+高糖处理组和AMPK抑制剂compound C(5 mmol/L)+二氢杨梅素+高糖处理组。处理36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Annexin 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AMPK、p-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 A carboxylase,ACC)和p-ACC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高糖处理组细胞活力明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p-AMPK、p-ACC水平显著降低(P<0.05);二氢杨梅素或AICAR预处理均明显抑制高糖诱导的HUVECs细胞活力下降、细胞凋亡增加和p-AMPK、p-ACC水平降低(P<0.05);Compound C预处理明显抑制AICAR和二氢杨梅素对高糖诱导HUVECs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二氢杨梅素通过促进AMPK活化抑制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秦力梁馨予顾业芸公欣华朱俊东糜漫天
关键词:二氢杨梅素高糖血管内皮细胞细胞凋亡
杨梅素减轻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杨梅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原代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分为正常对照组(葡萄糖浓度5.56 mmol/L)、甘露醇高渗对照组(5.56 mmol/L葡萄糖+27.8 mmol/L甘露醇)、高糖处理组(葡萄糖浓度33.36 mmol/L)、杨梅素保护组(0.1~10μmo/L杨梅素+33.36 mmol/L葡萄糖),处理48 h后,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同时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及培养上清液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高糖处理HUVECs 48h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ROS及MDA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而SOD和CAT活性显著下降(P〈0.05);杨梅素预处理HUVECs后,可显著抑制高糖引起的HUVECs细胞凋亡、ROS和MDA含量的增加以及细胞活力、SOD和CAT活性的下降(P〈0.05)。结论杨梅素可减轻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抑制细胞凋亡。
梁馨予张婷周永施琳颖陈军丽王丽康超朱俊东糜漫天
关键词:杨梅素高糖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二氢杨梅素调控自噬保护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杀手”,仅位于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糖尿病对机体健康的重大威胁主要源自于高糖导致的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继而引发的一系列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是糖...
梁馨予
关键词:二氢杨梅素高糖诱导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