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宇晶
- 作品数:27 被引量:13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21激活的磷酸化蛋白激酶6基因克隆、重组质粒载体的构建和序列分析
- 2007年
- 目的测定PAK6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探讨PAK6与前列腺癌的关系。方法根据人全长PAK6cDNA序列,设计PCR引物,以人前列腺癌cDNA文库为模板利用PCR技术克隆PAK6全长cDNA。在此基础上,进行DAN序列测定。结果成功克隆了PAK6全长cDNA,构建了pGEX-4T-1-PAK6-NT重组质粒载体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结论克隆PAK6全长cDNA并进行了序列测定,为深入探讨PAK6在前列腺癌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李俊黎剑张宏权罗荣城张丽媛林晓卿袁建梅韩宇晶
- 关键词:基因克隆前列腺癌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原代培养细胞的电镜观察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研究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细胞经原代培养的细胞株的超微结构特点。方法将1例经肠镜切除的直肠LST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建株,然后进行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并与直肠腺癌及正常粘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进行对照。结果LST原代培养的细胞表面被覆大量微绒毛,胞浆内有较多溶酶体、线粒体和吞噬颗粒,核异型性明显,核仁巨大,异型核沟。结论LST原代培养细胞具有高度恶性倾向。
- 韩宇晶赖卓胜王亚东姜泊周志涛周殿元
- 关键词: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原代培养电镜超微结构
- 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诊治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被引量:59
- 2003年
- 目的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其诊治不同于一般的隆起样肿瘤,文章总结LST内镜诊断与治疗的经验,以引起临床上对这个特殊类型肿瘤的重视。方法内镜检查发现肠道黏膜发红或粗糙、血管网不清或消失等病变,行靛胭脂染色后放大内镜观察其腺管开口类型。结果18个月中共发现34例LST 35个病变。其中黏膜内癌4例,锯齿状肿瘤2例。35个病变内镜分型颗粒均一型15个,结节混合型18个,假凹陷型2个。病变最大为68 mm×85 mm;11~20mm 8个,21~30 mm 13个,30 mm以上14个。大肠黏膜腺管开口类型ⅢL型10个,其中8个为管状绒毛状腺瘤;Ⅳ型22个,其中16个为绒毛状腺瘤,1个黏膜内癌;ⅤA型3个,均为黏膜内癌。35个病变全部即时或择期进行内镜下切除治疗,发生出血和局限性腹膜炎各1例。结论应用黏膜染色技术和放大内镜有助于LST的诊断。LST的腺管开口大多数表现为Ⅳ型或ⅢL型,ⅢL型腺管开口多为管状腺瘤,Ⅳ型腺管开口多为绒毛状腺瘤,一旦出现Ⅴ型腺管开口则表明已经有癌变发生。
- 姜泊刘思德智发朝白岚韩宇晶周殿元潘德寿万田谟
- 关键词:染色内镜放大内镜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 结肠浆膜下脂肪瘤误诊为粘膜下脂肪瘤致内镜下切除失败1例被引量:1
- 2003年
- 韩宇晶王新颖
- 关键词:误诊结肠镜外科手术
- PAK1基因对大肠癌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p21-activated kinase-1(PAK1)基因对大肠癌细胞系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把重组p21活化蛋白激酶1质粒用脂质体转染大肠癌SW480细胞,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对照组。于转染后48h采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PAK1的蛋白表达水平,Boyden小室模型检测大肠癌细胞SW480在转染重组PAK1基因质粒后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SW480细胞转染p21活化蛋白激酶1重组质粒后,与空白对照和空载体对照相比,PAK1蛋白水平明显增加,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增强。结论转染pPAK1重组质粒能够有效上调PAK1基因,增强大肠癌细胞系体外侵袭潜能,提示PAK1基因高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相关。
- 武金宝韩宇晶南清振张振书张宏权宋于刚
- 关键词:大肠癌
- 染色内镜在社区普查中诊断肿瘤性病变的价值
- :如何在社区普查中应用放大染色内镜发现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 方法:结肠镜检查2007年8月~2009年4月619例大肠肿瘤病变,采用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结合放大内镜观察黏膜腺管开口分型(pit分型)并与病理诊断对...
- 韩宇晶徐国良陈悦姝刘宇英廖振尔
- 关键词:大肠癌肿瘤性病变染色内镜
- 采用腺管开口分型和内镜黏膜切除术诊治大肠肿瘤被引量:45
- 2003年
- 目的 探讨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治新方法。方法 2000年11月~2001年8月结肠镜检查1250例采用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结合放大内镜、实体显微镜观察腺管开口分型(pit分型),并与病理诊断对照,pit分型采用工藤分型。内镜黏膜切除术50例次。结果 282例患者发现大肠隆起、扁平等不同病变共478个,共检出大肠黏膜内癌3例,黏膜下癌1例,进展期癌57例,其中Ⅱa、Ⅱb、Ⅱa+Ⅱc病变44个。LST型病变16个,直径16~58 mm,其中Ⅱ型 1个,ⅢL6个,Ⅳ8 个,Ⅴa型1个,2例黏膜内癌,1例 Ⅱa+Ⅱc病变,肿瘤已浸润到浅肌层。内镜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治疗50例次,包括侧向发育肿瘤(LST)病变14个,Ⅱa病变22个,Ⅱb病变14个。结论 大肠腺管开口对于判断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以及早期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Ⅴ型腺管开口高度提示早期癌的可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合于大肠平坦型病变的切除,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 姜泊智发朝刘思德韩宇晶潘德寿周丹万田谟周殿元
- 关键词:腺管开口分型内镜黏膜切除术大肠肿瘤
- 放大内镜与实体显微镜对早期大肠癌的诊断价值
- 2003年
- 韩宇晶刘思德姜泊
- 关键词:放大内镜大肠癌
-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 背景/目的: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aterally SpreadingTumor,LST)的概念由日本学者工藤进英首先提出,是指起源于大肠粘膜的一类直径大于1cm的平坦隆起型病变.这类病变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
- 韩宇晶
- 关键词:癌基因抑癌基因肿瘤病理学
- 文献传递
-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CT在防癌体检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09年
- 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强,健康体检特别是防癌体检愈来愈普遍。不少人选择”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18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ly—computed tomography,^18FDG PET-CT)作为影像学体检的内容。
- 刘宇英韩宇晶林焕新刘俊玲樊卫
-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成像正电子发射防癌体检氟脱氧葡萄糖^18FDG计算机X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