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天罡

作品数:14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6篇分子
  • 5篇动力学
  • 4篇交叉分子束
  • 4篇H2
  • 4篇V
  • 3篇绝热
  • 3篇分子束
  • 3篇D2
  • 3篇波长
  • 3篇布居
  • 3篇J
  • 2篇单纵模
  • 2篇转动态
  • 2篇纵模
  • 2篇立体动力学
  • 2篇光参量
  • 2篇反应物
  • 2篇高激发
  • 2篇HD
  • 2篇HF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南方科技大学

作者

  • 14篇杨天罡
  • 13篇杨学明
  • 13篇戴东旭
  • 10篇汪涛
  • 10篇肖春雷
  • 1篇张东辉
  • 1篇陈俊
  • 1篇孙志刚

传媒

  • 3篇Chines...
  • 1篇2013年第...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立体动力学的获得D2高激发效率的方法
分子与原子不同,它的转动和取向在化学反应动力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斯塔克诱导的绝热拉曼通道方法,将一束300mJ 的532nm 的泵浦光和一束25mJ 的633nm 的斯托克斯光,在适当的时间延迟下,[1][2]成功...
黄龙汪涛杨天罡肖春雷戴东旭杨学明
单纵模光参量振荡放大器及其自动锁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纵模极窄带宽的超稳频可调谐高效率光参量振荡-放大器。该光参量激光器采用带种子光注入的固体激光器泵浦,振荡级使用环形腔结构设计,有连续稳定单纵模种子光注入,并且用程序自动控制腔长锁模;该光参量激光器可以输出...
肖春雷汪涛杨天罡戴东旭杨学明
文献传递
F/Cl+H2/HD(v=1)反应的态-态动力学研究
分子反应动力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研究处于特定量子态分子参与的化学反应机理。激光技术的发展为分子反应动力学领域打开了新的纪元,激光技术不仅可以用来探测产物分子的量子态也可以用来控制反应物分子的初始量子态。  氢是宇宙中...
杨天罡
关键词:交叉分子束氢分子
F+H2(j=1)→HF+H中反应物H2转动对产物转动态布居的影响
F+H反应体系是基元反应动力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体系[1],反应物的转动激发对于反应的影响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课题。我们用低温催化的方法制备了实验所需的para-H,利用高分辨的交叉分子束-氢里德堡标识时间飞行谱方法[2...
谢雨润杨天罡黄龙戴东旭杨学明
文献传递
单纵模光参量振荡放大器及其自动锁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纵模极窄带宽的超稳频可调谐高效率光参量振荡-放大器。该光参量激光器采用带种子光注入的固体激光器泵浦,振荡级使用环形腔结构设计,有连续稳定单纵模种子光注入,并且用程序自动控制腔长锁模;该光参量激光器可以输出...
肖春雷汪涛杨天罡戴东旭杨学明
文献传递
一种实现布居数反转的相干绝热受激拉曼激发方法
本发明一种实现布居数反转的相干绝热受激拉曼激发方法配置由光学系统、时序系统和程序反馈控制系统三大部分构成,采用带种子注入的脉冲纳秒激光器做泵浦光源,结合超窄带宽可调光参量振荡和放大器,在有反馈系统实时精准控制的基础上来对...
汪涛杨天罡肖春雷戴东旭杨学明
文献传递
一种实现布居数反转的相干绝热受激拉曼激发方法
本发明一种实现布居数反转的相干绝热受激拉曼激发方法配置由光学系统、时序系统和程序反馈控制系统三大部分构成,采用带种子注入的脉冲纳秒激光器做泵浦光源,结合超窄带宽可调光参量振荡和放大器,在有反馈系统实时精准控制的基础上来对...
汪涛杨天罡肖春雷戴东旭杨学明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立体动力学的获得D_2高激发效率的方法
分子与原子不同,它的转动和取向在化学反应动力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斯塔克诱导的绝热拉曼通道方法,将一束300mJ的532nm的泵浦光和一束25mJ的633nm的斯托克斯光,在适当的时间延迟下,[1][2]成功将D2分...
黄龙汪涛杨天罡肖春雷戴东旭杨学明
文献传递
交叉分子束实验研究F+D2(v=1,j=0)反应(英文)
2019年
本文使用交叉分子束方法研究了氟原子和振动激发态氘分子D2(v=1, j=0)的反应.使用受激拉曼抽运的方法制备了振动激发的D2分子.实验中未观测到来自于旋轨耦合激发态氟原子F*(2P1/2)与振动激发态D2分子的贡献.观测到来自于旋轨耦合基态氟原子F(2P3/2)和振动激发态D2的反应信号,相应的产物DF分子布居于v'=2,3,4,5振动态上.与振动基态反应F+D2(v=1,j=0)相比,振动激发态反应F+D2(v=1,j=0)生成的DF产物转动分布更“热”.获得了振动激发反应的四个碰撞能在0.32至2.62 kcal/mol范围内的微分反应截面.在最低的碰撞能0.32 kcal/mol下,所有振动态的DF产物都以后向散射为主.随着碰撞能的增加,DF产物的角分布逐渐从后向转移到侧向.测量了DF(v'=5)产物的前向微分散射截面随碰撞能变化的曲线.前向散射的DF(v'=5)信号出现于1.0 kcal/mol.在2.62 kcal/mol碰撞能下DF(v'=5)主要为前向散射.
黄龙谢雨润杨天罡汪涛戴东旭戴东旭肖春雷
关键词:分子束前向散射
使用斯塔克诱导的绝热拉曼通道技术实现D2分子的高效相干布居转移
2013年
使用斯塔克诱导的绝热拉曼通道技术,成功地将分子束中的D2分子从(v=0,J=0)转移至(v=1,J=0).激发效率达到了75%.该技术将为交叉分子束和分子束一表面散射实验研究氢分子的振动激发对化学反应的影响提供一个独特的工具.
汪涛杨天罡肖春雷戴东旭杨学明
关键词:分子束化学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