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宏峰
- 作品数:16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铁岭市农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中印高粱品种DUS测试指南对比与分析
- 2022年
- DUS测试指南是对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进行测试审查的准则。本文作者主要介绍了中国与印度高粱DUS测试指南各方面的差异,分析了中国与印度高粱DUS测试指南的优缺点。结果表明,中国与印度高粱DUS测试指南在繁殖材料、试验设计、试验方法、测试性状表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
- 董明宇郑宏峰朱哲
- 关键词:高粱DUS测试指南
- 高粱品种辽杂43号在辽西北地区高产栽培技术
- 2019年
- 辽杂43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以不育系121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LR625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高粱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高抗丝黑穗病、耐连茬、适应性广、米质好等特点,于2014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近几年在辽河沿岸、辽西北半干旱地区、通辽科左后旗等区域种植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介绍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 郑宏峰朱哲
- 关键词:高粱高产栽培技术
- 高粱新品种铁杂20
- 2023年
- 铁杂20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杂粮研究所以438A为母本、铁1202为父本选育的优质、高抗、高淀粉的高粱杂交种。生育期125d,株高218cm,叶片数20片,高抗高粱丝黑穗病,籽粒总淀粉含量为78.75%,支链淀粉含量为78.47%,粗蛋白含量为7.40%,粗脂肪含量为3.78%,单宁含量为0.14%。铁杂20是中晚熟酿造高粱新品种,适宜在辽宁西北部朝阳市、建平县、康平县、铁岭市,吉林省四平市,内蒙古赤峰市等地区春播种植。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为GPD高粱(2022)210089。
- 郑宏峰
- 关键词:酿造高粱中晚熟杂交种选育
- 一种用于高粱病虫害防治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粱病虫害防治的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一侧安装有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底部安装有出液管,所述搅拌罐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轴承A,所述搅拌罐的顶部中心位置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表面中心位置设...
- 郑宏峰朱哲董明宇赵立庆
- 文献传递
- 高粱品种辽糯11号在辽北地区高产栽培技术被引量:4
- 2021年
- 高粱酿用品种辽糯11号于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近2年在贵州、四川、湖南、吉林、山西等白酒主产区逐步推广,特别是在辽宁西部建昌、朝阳,辽宁北部昌图、法库、康平等半干旱地区种植面积有一定幅度增加。该品种表现出耐密、抗倒、不早衰、耐旱、耐涝、耐盐碱、耐连茬、米质好等特点。对辽糯11号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在辽宁北部地区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参考。
- 郑宏峰董明宇朱哲
-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 辽粘3号酿造高粱在辽西北地区高产栽培技术
- 2022年
- 辽粘3号为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通过的高粱酿造品种,近2年在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区逐步推广,特别在辽宁西部建平、朝阳,辽宁北部铁岭、法库、康平等地区种植面积有所增加。该品种表现出抗叶病、抗丝黑穗病、抗倒伏、不早衰、耐旱、耐涝、耐盐碱等特点。本文作者主要介绍了辽粘3号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在辽宁西北部地区的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 郑宏峰
- 关键词:酿造高粱栽培技术
- 不同胚乳表型对高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究高粱籽粒胚乳质地及淀粉类型对高粱产量、株高和其他农艺性状的潜在影响,以一个粉质高粱品系作为母本,一个糯性高粱品系作为父本,于2021年进行人工杂交,2022年对F2胚乳表型重组群体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以鉴定样本胚乳表型,测量和分析样本的产量、株高和其他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糯性淀粉类型显著降低了植株的单穗重,粉质胚乳质地显著降低了植株的单穗重、千粒重和株高。然而,选择出高产且具有糯性淀粉类型或粉质胚乳质地的品系是可能的,为了有效地识别出具有这种表型的高产品系,需要对其育种工作予以重视。
- 董明宇郑宏峰朱哲
- 关键词:高粱农艺性状
- 一种小型高粱播种机
-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粱领域,尤其是一种小型高粱播种机,针对现有的播种机无法调节开槽深度以及种子出料口容易堵塞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车架,车架的底端转动连接有对称设置的滚轮,两个滚轮之间连接有传动轴,车架的一端焊接有推架...
- 朱哲郑宏峰
- 文献传递
- 玉米优质高产制种技术被引量:1
- 2015年
- 玉米制种是玉米行业发展的先导产业,而玉米制种技术直接影响种子的质量。该文从播种、田间管理、去杂、去雄、花期调节、收获等方面对玉米制种进行了阐述,以促进玉米制种质量的提高。
- 郑宏峰
- 关键词:玉米制种高产
- 种植模式与密度互作对高粱冠层结构及生产潜能的影响
- 2024年
- 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选育品种辽糯22为材料,设置等行距种植与宽窄行种植两种种植模式,97 500株/hm2、10 500株/hm2、11 250株/hm2、12 000株/hm2等4个种植密度,测定分析农艺性状、冠层结构特征、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表明,提高种植密度增加了籽粒产量,降低了单穗粒重和千粒重,增加了高粱株高,降低了茎粗、穗长、茎叶夹角和叶片垂直率,与等行距种植相比,宽窄行种植模式叶片空间分布更合理,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具有明显优势。
- 刘洋郑宏峰董明宇王佳旭侯志研
- 关键词:高粱宽窄行种植冠层结构农艺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