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丽

作品数:9 被引量:63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结肠
  • 2篇益生菌
  • 2篇增殖
  • 2篇迁移
  • 2篇肿瘤
  • 2篇疗效
  • 2篇疗效分析
  • 2篇结肠炎
  • 2篇溃疡
  • 2篇溃疡性
  • 2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靶向
  • 1篇血氨
  • 1篇炎症
  • 1篇炎症细胞
  • 1篇炎症细胞因子
  • 1篇移动抑制因子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机构

  • 9篇郑州大学第五...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解放军第21...
  • 1篇南京鼓楼医院

作者

  • 9篇袁丽
  • 6篇于泳
  • 6篇马颖光
  • 5篇许晓芳
  • 4篇梅璐
  • 4篇杜君义
  • 3篇白利梅
  • 2篇张自森
  • 1篇韩云志
  • 1篇夏兴洲
  • 1篇张文君

传媒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拉克替醇散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肠道准备中的效果比较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拉克替醇散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肠道准备中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200例行电子结肠镜检查的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于结肠镜检查前5 h服用拉克替醇散4盒,对照组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4盒。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后初次排便时间、服药到排便结束时间、初次排便到排便结束时间、排便次数及肠道BBPS评分;观察服药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初次排便时间、服药到排便结束时间、初次排便到排便结束时间均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恶心、呕吐、腹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B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克替醇散与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肠道清洁效果相当,但拉克替醇散口感更好,肠道准备不适症状较轻,但准备时间稍长,值得临床推广。
袁丽任士萌梅璐杜君义于泳白利梅
关键词: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结肠镜肠道准备
益生菌联合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补救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益生菌在标准四联疗法的不同阶段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补救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首次根除失败因病情需要接受H.pylori补救根除治疗的患者共200例,随机分为4个治疗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标准四联疗法(每次服用埃索美拉唑钠肠溶片20mg+枸橼酸铋钾220mg+阿莫西林1 000mg+呋喃唑酮100mg)进行治疗。其中A组为单纯四联治疗,不加服金双歧;B组为四联治疗前2周服用金双歧2 000mg/次;C组为标准四联治疗同时服用金双歧2 000mg/次;D组为四联治疗结束后开始加用金双歧2 000mg/次。疗程均为2周,所有患者均随访至少4周,记录其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及症状。疗程结束4周后采用13 C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ylori是否根除。结果A组、B组、C组和D组患者ITT分析的根除率分别为78.0%(38/50)、80.0%(40/50)、74.0%(37/50)和72.0%(36/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96,P=0.778);4组患者PP分析的根除率分别为81.3%(39/48)、85.1%(40/47)、78.7%(37/47)和78.3%(36/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91,P=0.828)。4组患者7d、14d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0d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呋喃唑酮、阿莫西林的标准四联疗法治疗H.pylori感染根除率较高(>80%),可作为首次根除治疗失败后的补救治疗方案,在补救治疗的不同时期加用益生菌并不能明显提高根除率,但能降低7d、14d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袁丽于泳梅璐马颖光许晓芳杜君义白利梅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益生菌
高压氧综合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内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及相关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分析高压氧(HBO)联合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中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及相关炎症细胞因子浓度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按照治疗方法,将168例UC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78例,仅口服SASP治疗;HBO综合治疗组90例,使用HBO与口服SASP进行综合治疗.通过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变化并结合内镜检查,评价其临床疗效;定量分析2组患者血清内ADMA与相关炎症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IL-4、IL-6及IL-10的浓度水平,并对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HBO综合治疗组(95.56%)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64.10%)(P<0.05).患者治疗后血清内ADMA、TNF-α、IL-2及IL-6浓度水平[(0.51±0.23、0.48 ±0.17、0.44±0.16、0.30±0.11)μ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85±0.31、0.84 ±0.25、0.68±0.28、0.39 ±0.15) μmol/L],而抗炎细胞因子IL-10浓度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抗炎因子IL-4浓度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ADMA浓度水平与TNF-α、IL-2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IL-6浓度水平与抗炎因子IL-10则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HBO联合SASP综合治疗显著降低了UC患者血清内ADMA及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2、IL-6)水平,并提高机体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可能是其治疗UC的作用机制之一.
袁丽梁倩萍马颖光许晓芳张文君赵文丽
关键词:高压氧溃疡性结肠炎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炎症细胞因子
miR-513a-3p靶向鼠双微体基因2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miR-513a-3p靶向鼠双微体基因2(MDM2)对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将miR-NC、miR-513a-3p、anti-miR-NC、anti-miR-513a-3p、si-NC、si-MDM2、miR-513a-3p+pcDNA3.1和miR-513a-3p+pcDNA3.1-MDM2转染至BGC-823细胞中,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513a-3p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D1、MMP-2、p21、E-cadherin和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各组胃癌细胞BGC-823的活性,Transwell法检测各组胃癌细胞BGC-823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实验检测miR-513a-3p与MDM2的靶向关系。结果胃癌细胞BGC-823、MGC-803中miR-513a-3p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1±0.02和0.34±0.03,与胃上皮细胞GES-1(0.76±0.0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养24、48和72 h后,miR-NC组细胞的吸光度(A)值分别为0.57±0.05、1.03±0.10和1.43±0.14,miR-513a-3p组细胞的A值分别为0.36±0.03、0.48±0.05和0.63±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NC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130±11.80)个和(117±10.60)个,miR-513a-3p组细胞分别为(58±5.64)个和(50±5.13)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养24、48和72 h后,si-NC组细胞的A值分别为0.53±0.05、0.95±0.10和1.36±0.14,si-MDM2组细胞的A值分别为0.39±0.04、0.57±0.06和0.80±0.08;si-NC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141±12.02)个和(109±10.60)个,si-MDM2组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66±6.67)个和(61±6.18)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养24、48和72 h后,miR-513a-3p+pcDNA3.1组细胞的A值分别为0.34±0.03、0.46±0.05和0.61±0.06,miR-513a-3p+pcDNA3.1-MDM2组细胞的A值分别为0.48±0.05、0.82±0.08和1.17±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R-513a-3p+pcDNA3.1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数分别为(56±5.71)个和(51±5.16)个,miR-513a-3p+pcDNA3.1-MDM2组分别为(113±10.28)个和(104±10.02)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
马颖光张自森于泳许晓芳袁丽
关键词:胃肿瘤增殖迁移
美沙拉嗪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探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颗粒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内镜确诊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予以口服美沙拉嗪颗粒,并静点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对照组仅予以口服美沙拉嗪颗粒。对比分析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效率为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治疗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体征消失率、内镜完全缓解率和组织学完全缓解率依次为67%、46%、75%及67%;对照组的临床症状改善率、体征消失率、内镜完全缓解率和组织学完全缓解率依次为50%、29%、50%及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美沙拉嗪以及甘草酸二铵进行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疗效显著,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马颖光夏兴洲袁丽
关键词:甘草酸二铵溃疡性结肠炎
益生菌干预合并糖调节受损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益生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合并糖调节受损(IGR)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研究方法将120例合并IGR的NAFL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及益生菌力存颗粒,对照组仅服用多烯磷脂酰胆碱。3个月后观察指标变化(ALT、AST、GGT、TC、TG、LDL、HDL、FBG、2hPG、HbA1c)、身高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脂代谢紊乱情况(ALT、AST、GGT、TC、TG、LDL、HDL)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P<0.05),但观察组肝功及脂代谢紊乱改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FBG、2hPG、HbA1c、BMI与HOMA-IR水平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多烯磷脂酰胆碱单药保肝治疗,益生菌联合治疗可更加显著的改善脂代谢及肝功能,同时可明显改善NAFLD合并IGR患者的糖代谢,加用益生菌治疗此类患者有积极的意义。
袁丽梅璐于泳任士萌杜君义白利梅
关键词:益生菌非酒精性脂肪肝2型糖尿病糖调节受损
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分别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片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GERD)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60例GERD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成兰索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每组30例。奥美拉唑组接受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兰索拉唑组接受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促胃液素、正常慢波百分比(N%)、胃动过缓(T%)、主功率、反流时间、反流次数、反流百分比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促胃液素、N%、T%、主功率、反流时间、反流次数、反流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功率、促胃液素呈现逐渐增高趋势,反流时间、反流次数、反流百分比、N%、T%显著呈现下降趋势,兰索拉唑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奥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兰索拉唑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率为26.67%,与奥美拉唑组的2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莫沙必利能改善GERD患者的促胃液素,提高患者的食管动力学及胃电参数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马颖光吕余珠许晓芳袁丽
关键词:兰索拉唑莫沙必利奥美拉唑胃食管反流促胃液素食管动力学
miR-451靶向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miR-451通过靶向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对人结直肠癌细胞SW480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微阵列分析筛选SW480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微小RNA和信使RNA,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iR-451和MIF在SW480细胞中的表达以及转染miR-451、MIF后miRNA-451和MIF的表达,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miR-451和MIF的表达对SW480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miR-451和MIF的表达对SW480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检测miR-451和MIF的表达对SW480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TargetScan数据库分析miR-451与MIF的相关性,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451与MIF的相互作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MIF过表达对SW480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与人正常结直肠黏膜细胞FHC(1.00)比较,SW480细胞中miR-451的表达(0.36±0.18)下调( P<0.001)。miR-451过表达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和迁移,miR-451低表达促进SW480细胞的增殖和迁移。与人正常结直肠黏膜细胞FHC(1.00)比较,SW480细胞中MIF的表达(2.28±0.45)上调( P<0.001);MIF低表达抑制SW480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miR-451与MIF 3′UTR特异性结合,调控MIF的表达活性。miR-451过表达降低SW480细胞的活力,MIF过表达使SW480细胞的活力增加。MIF过表达能促进SW480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P<0.01),MIF过表达逆转miR-451过表达对SW48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 结论:miR-451通过靶向MIF可能调控人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马颖光韩云志张自森于泳许晓芳袁丽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增殖迁移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肝性脑病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血氨的影响被引量:18
2018年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肝性脑病患者肠屏障功能及血氨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确诊为肝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肝性脑病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血氨水平并比较其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肠屏障功能及血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的血氨水平、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血清内毒素水平(LP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较对照组治疗后的水平亦有明显的降低(P<0.05)。结论肝性脑病患者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减少肠源性血氨的生成,临床疗效确切。
杜君义于泳梅璐袁丽
关键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血氨肠黏膜屏障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