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未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门诊患者的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IDH)患病率及其临床特征。方法:共调查了30~81岁未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门诊患者864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水平(24 h平均收缩压<130 mm Hg且平均舒张压≥80 mm Hg)定义IDH。采用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比较IDH与正常血压者及其他类型高血压患者间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864例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为62.7%,其中IDH患病率为26.2%。455例青中年(<60岁)高血压患者中,IDH占43.7%,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仅占4.2%,收缩、舒张双期高血压占52.1%。IDH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内脏脂肪指数、24 h心率、血尿酸水平均较正常血压者明显升高(P<0.05)。此外,IDH组中男性、饮酒比例较高(P<0.05)。结论:IDH主要见于中青年男性,超重、腹型肥胖、高尿酸血症及饮酒等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背景家庭自测血压有助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管理,但目前尚不清楚需要连续测量几天时间,每次需要测量几个读数,才能准确评估血压水平。目的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探讨在家中测量血压时需要连续测量的天数和每次测量的读数。方法在上海市的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血压未得到控制(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且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使用经过验证的HEM-7051电子血压计(日本欧姆龙公司),在家中连续测量血压6 d,每天早晚各取5个读数。结果109名高血压患者按照方案完成了研究,其中男性39(35.8%)名,年龄(60.4±5.8)岁。自第1天到第6天,每天早上的家庭自测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家庭测压前1天的诊室血压(P<0.01)。分早上与晚上,计算前3 d收缩压/舒张压15个读数的均值、前2 d 10个读数的均值、第1天5个读数的均值与整个测量期6 d 30个读数的均值的相关系数,前3 d大于前2 d(早上,0.97/0.98比0.95/0.96,P=0.06/0.01;晚上,0.98/0.97比0.95/0.95,P<0.01/0.06),显著大于第1天(早上,0.97/0.98比0.85/0.89,均P<0.01;晚上0.98/0.97比0.83/0.87,均P<0.01)。将每个患者6 d测量期间每天早上与晚上的5个血压读数看作独立样本,计算前3个或前2个读数的均值或第1个读数与5个读数均值的相关系数,结果显示,测量3次血压的相关系数大于2次(0.99/0.99比0.98/0.97,均P<0.01)和1次(0.99/0.99比0.93/0.92,均P<0.01)。结论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要获得可靠的家庭血压,至少需要连续测量3 d,早晚测量,各取3个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