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明
-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医学类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M) 患儿发热持续时间、住院时间的影响被引量:13
- 2020年
- 目的:研究探讨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对于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热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38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IM),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患儿应用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阿昔洛韦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38.1℃~39℃以及39.1℃~40℃两个阶段的发热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观察组患儿的在38.1℃~39℃以及39.1℃~40℃两个阶段的发热持续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显著短于对照组患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可以显著提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治疗效果,缩短患儿的发热时间以及减少住院时间。
- 梁燕婷李林徐国明
-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住院时间
- 2010—2012年佛山市某医院儿童流感样病例流感监测及流感毒株变化分析被引量:15
- 2013年
- 目的分析佛山市某流感监测哨点医院儿童流感病原学及其流行特征,为儿童流感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门诊采集儿童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标本,采用Real—timePCR方法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3年共收集儿童流感样病例样本982份,检出152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样本,阳性率为15.5%,3年的流感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流感病毒分型检测,其中B型92份(60.5%),A(H3N2)型43份(28.3%),甲型H1N1型17份(11.2%)。2010--2011年甲型H,N1流感病毒呈低水平流行,以B型流感病毒为优势毒株。2012年呈现B型流感病毒以及A(H3N2)型两种优势株,无分离到甲型H1N1毒株。3年监测中没有分离到季节性A(H1N1)亚型。流感发病高峰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2010--2012年4个季度的流感检测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分布统计发现5~14岁的儿童是主要感染人群。结论流感病毒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年份有不同的流行株和流行规律。加强对流感毒株变化分析,有利于及早发现变异株,为发现流感代表株、推荐疫苗组成成分和制定流感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 张爱民朱素仪李芳廖华乐徐国明
- 关键词:儿童流感监测
- 小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小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静滴红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单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给予小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肺部影像学结果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单一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CRP、SF、LDH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血清CRP、SF及LD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肺部纹理、门影增大、斑片状影及膜病变比例显著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小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红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肺炎症状体征,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肺部影像学指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梁燕婷李林徐国明
- 关键词: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红霉素支原体肺炎
- 早产儿视网膜病与母体因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关系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早产儿视网膜病与母体因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胎龄<34周的早产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我国现行的早产儿视网膜病(ROP)筛查标准,于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开始进行眼底筛查,随访至周边视网膜血管化。按眼底检查结果发生ROP的20例设为ROP组,20例未发生ROP的设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早产儿综合管理治疗。按我国现行的ROP筛查标准,采用眼底照相方法进行眼底筛查。观察两组患儿母体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羊水异常等情况和生后不同时间外周血IGF-1的浓度,将两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母体因素方面,ROP组中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高血压或糖尿病)和羊水异常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ROP组患儿出生后不同时间外周血IGF-1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体因素和外周血IGF-1浓度是早产儿RO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母体因素包括宫内感染、胎盘异常、母体妊娠期疾病以及羊水异常与早产儿ROP的发生密切相关。此外,及时监测IGF-1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和干预早产儿ROP。
- 卢煜明张爱民卢彦郑迅风徐国明李芳
-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 间歇蓝光照射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应用间歇蓝光照射和持续蓝光照射治疗对胆红素排泄情况及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C-反应蛋白(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12月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患儿均进行白蛋白、维生素B2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儿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持续蓝光照射,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间歇蓝光照射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胆红素排泄情况[经皮胆红素(TCB)、血清间接胆红素(IBIL)、血清总胆汁酸(TBA)],血清AST、CK-MB、CRP、NSE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儿TCB、血清IBIL、TBA水平及血清AST、CK-MB,CRP、NSE水平均显著下降(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08%)显著低于对照组(18.37%)(P<0.05).结论间歇蓝光照射与持续蓝光照射均可降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胆红素、胆汁酸水平,改善临床症状,同时又可改善患儿的心肌、肝胆及神经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但相较于持续蓝光照射,间歇蓝光照射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更好。
- 卢煜明张爱民梁燕婷陈丽珠徐国明
-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胆红素
- 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窒息对气管插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研究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窒息对气管插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66例窒息新生儿展开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头罩给氧,观察组33例实施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将两组的血气分析指标、治疗相关指标、治疗效果、气管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PaO_2、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通气时间、起效时间以及复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新生儿窒息采用经鼻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可促进其血气指标的改善,提升抢救效果,还可降低气管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
- 卢煜明张爱民徐霭贤徐国明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气管插管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