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林
- 作品数:6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参麦联合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12年
- 目的:观察参麦联合米力农对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NT-proBNP、cTnT的影响。方法:100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在采取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和参麦注射液,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NT-proBNP、cTnT的变化。结果:治疗前后LVEF、CO、VE/VA、LVEDD、NT-proBNP、cTnT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参麦联合米力农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有效,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刘路平谢晓林林玎
- 红皮病合并心力衰竭2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红皮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特征,识别相关诱因或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1例红皮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红皮病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均为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男性17例(80. 95%),女性4例(19. 05%)。15例(71. 43%)有基础心血管病,其中高血压12例(57. 14%)。14例(66. 67%)合并贫血、肾功能不全或感染等伴随疾病。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的症状为主且较轻,心功能NYHAⅡ~Ⅲ级占多数(18例,85. 71%)。21例患者血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 BNP)均升高,19例(90. 48%)有低蛋白血症。18例(85. 71%)患者的射血分数≥50%,3例(14. 29%)患者的射血分数40%~49%,无射血分数<40%的病例。结论红皮病合并的心力衰竭具有特殊的血流动力学机制,射血分数无明显降低,多数为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高龄、男性、基础心血管病(特别是高血压)、贫血、肾功能不全、感染等可能是红皮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诱因或危险因素。
- 谢晓林孔菁张秋实
- 关键词:红皮病心力衰竭
- GDF-15在左心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 2015年
-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子因子-15(GDF-15)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心力衰竭(HF-PEF)患者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HF-PEF患者62例(HF-PEF组),L.VEF减低心力衰竭68例(HF-REF组),健康者40例,测定血清GDF-15、NT-proBNP水平、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HF-PEF、HF-REF组给予常规治疗并随访2年,记录心力衰竭相关不良事件。结果 HF-PEF组血清GDF-15水平高于对照组,低于HF-RE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血清GDF-15和NT-proBNP诊断HF-PEF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4和0.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829,优于GDF-15或NT-proBNP单一指标(均P<0.05)。血清GDF-15和NT-proBNP预测HF-PEF心力衰竭相关不良事件的AUC分别为0.825和0.8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预测AUC为0.832,优于NT-proBNP单一指标(P<0.05)。结论血清GDF-15水平对HF-PEF诊断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与NT-proBNP联合应用价值更高。
- 张月琴林玎谢晓林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射血分数心力衰竭
-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分析
- 2007年
- 冠心病和心房颤动都是心血管系统的多发病,心房颤动又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两者发病率都有随年龄而增加的趋势,且有交叉的共同危险因素,因此在人群中合并存在的情况也较多。本文以本院心内科及浙医二院CCU在2006年收住的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为例,分析冠心病合并房颤与冠心病窦性心律者相比在心脏结构、
- 林玎谢晓林王云帆陈鹏
- 关键词:心房颤动冠心病持续性心律失常心血管系统心脏结构窦性心律
- 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临床表现为频发的、持续长时间的剧烈胸痛,是严重影响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冠心病(CHD)急症。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被认为是CHD新的危险因素并日渐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观察丹参多酚酸盐对UAP患者心绞痛量表评分及超敏CRP(hs-CRP)、血浆Hcy、Fg的影响,探讨其疗效机制。
- 任谦林萍林玎马丽萍谢晓林
-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丹参多酚酸盐高敏C-反应蛋白
- 不同阶段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阶段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及其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80例CHF或心力衰竭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依据ACC/AHA心力衰竭指南进行阶段分级,再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取血测定血清25(OH)D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分析25(OH)D与LVEDD、LVEF及NTpro BNP的相关性。结果不同阶段CHF患者血清25(OH)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心力衰竭级别越高,25(OH)D降低越明显;不同阶段CHF患者25(OH)D与LVEDD、NT-pro BNP呈负相关(r=-0.83,-0.82,P<0.01),与LVEF呈正相关(r=0.86,P<0.01)。结论血清维生素D水平随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增加而降低。
- 谢晓林林玎柯曦晔马静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维生素D脑钠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