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振山

作品数:11 被引量:59H指数:3
供职机构: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沧州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幽门螺
  • 2篇阳性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四联疗法
  • 2篇疗法
  • 2篇螺杆菌
  • 2篇杆菌感染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硬化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动脉硬化闭塞...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损伤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转化生长...
  • 1篇血清转化生长...
  • 1篇血瘀

机构

  • 11篇沧州中西医结...

作者

  • 11篇张振山
  • 4篇赵恩锋
  • 3篇王志芳
  • 3篇孟祥玲
  • 3篇许迪
  • 2篇张菁华
  • 2篇张文侠
  • 2篇王国华
  • 1篇王植荣
  • 1篇杨宗宇
  • 1篇唐毅玲
  • 1篇高印生
  • 1篇周晓燕
  • 1篇徐燕春
  • 1篇刘非
  • 1篇姚玮
  • 1篇冯娜娜
  • 1篇邵春燕
  • 1篇王庆海
  • 1篇郭华

传媒

  • 2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 1篇血管与腔内血...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199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女性生殖器官同时三重原发癌1例
2006年
张菁华孟祥玲张振山王志芳
关键词:女性生殖器官
改良双联疗法与含铋四联疗法在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探讨改良双联疗法与含铋四联疗法在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中的对比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消化内科收治的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联组和双联组,每组各75例,四联组给予含铋四联疗法,双联组给予改良双联疗法,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组治疗效果、HP根除情况、炎性因子、胃蛋白酶原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效果:双联组临床有效率为93.33%,四联组为82.67%,双联组明显高于四联组;HP根除情况:双联组HP根除率为85.33%,四联组为70.67%,双联组HP根除率高于四联组;不良反应:四联组不良反应率为13.33%,双联组不良反应率为4.00%,双联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四联组;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各组炎性因子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双联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T-α)水平明显低于四联组;胃蛋白酶原水平:治疗后双联组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Ⅰ/PGⅡ)明显高于四联组,而PGⅡ与四联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的双联疗法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比含铋四联疗法治疗效果好,更有利于根除HP感染率,能控制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胃蛋白酶原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张振山许迪姚天宇张萌唐毅玲
关键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氩氦刀治疗后发生DIC 1例报告
2013年
1病历摘要 患者,女,66岁,主因结肠癌术后9个月,右上腹饱胀不适10天于2011年7月12日入院。患者于9月前无意发现腹部肿物,于当地医院诊断为结肠癌肝转移,2010年10月20日行结肠癌及肝转移切除术,术后病理示:横结肠溃疡型中分化癌侵及外膜脂肪组织。(肝脏)转移性中分化癌。
王国华赵恩锋邵春燕张振山李金红
关键词:氩氦刀DIC
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术后复发乳腺转移1例报道被引量:2
2013年
恶性黑色素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皮肤黏膜和色素膜恶性肿瘤,也是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年增长率为3%~5%。多发生于皮肤和眼睛,原发肛管直肠少见,是一种少见且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
王志芳张振山孟祥玲赵恩锋
关键词:黑色素瘤直肠乳腺综合疗法
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疗效观察
1998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是发病率较高,并具有一定潜在危险的疾患。近年来OSAS这一疾病在临床上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然而对于OSAS的治疗仍未引起重视。我院在1998年初购进澳大利亚ResMed公司制造的第三代睡眠呼吸自动分析诊断及治疗系统Potobo AutoSet。并用于诊断及治疗了23例患者,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张文侠张振山徐燕春周晓燕
关键词: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阻塞性正压通气
缬沙坦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接受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术的连续9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缬沙坦。随访6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踝肱指数(ABI),高敏C反应蛋白(hs-CPR)血浆水平及再狭窄率。结果 6个月后临床有效率观察组总效率为97.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P<0.05);2组患者治疗后ABI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hs-CRP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再狭窄率为10.2%;对照组再狭窄率29.2%(P<0.05)。结论缬沙坦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股动脉介入术后hs-CRP的产生有抑制作用,改善临床疗效,降低再狭窄率。
姚玮刘晓燕张振山陈青高印生王庆海郭华郭丽冯娜娜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再狭窄率
自拟清热散瘀解毒汤治疗血瘀型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自拟清热散瘀解毒汤治疗血瘀型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90例癌性发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吲哚美辛栓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自拟清热散瘀解毒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给予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退热疗效,治疗后生活质量,治疗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环氧化酶-2(COX-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退热的总有效率为82.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56%(χ2=7.465,P=0.006)。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卡氏评分增加稳定率为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χ2=4.050,P=0.044)。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1β及COX-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1β及COX-2水平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P=0.694)。结论自拟清热散瘀解毒汤治疗血瘀型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血清TNF-α、IL-1β及COX-2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刘非杨宗宇蒋玥马芹张振山张萌王国华赵恩锋
关键词:癌性发热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环氧化酶-2
幽门螺杆菌感染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胃癌SGC-7901细胞炎症因子释放被引量:11
2019年
为了探讨幽门螺杆菌对胃癌SGC-7901细胞炎症因子释放的影响,本研究将幽门螺杆菌感染SGC-7901细胞后,采用细胞计数盒(CCK-8)检测SGC-7901细胞活力,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β以及IL-8的水平,Real-time PCR检测细胞TNF-α、IL-1β以及IL-8 m RNA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F-κB p65蛋白表达以及IκBα磷酸化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后,SGC-7901细胞活力显著增加;幽门螺杆菌感染明显上调SGC-7901细胞TNF-α、IL-1β以及IL-8 mRNA的表达;本研究还进一步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显著增加SGC-7901细胞TNF-α、IL-1β以及IL-8的水平;此外,幽门螺杆菌处理的SGC-7901细胞,其NF-κB p65的蛋白表达以及IκBα磷酸化水平均显著上调。本研究的结论初步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促进胃癌SGC-7901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其机制可能涉及激活NF-κB信号通路。
张振山姚天宇许迪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癌炎症因子NF-ΚB信号通路
血清PCSK9、ICAM-1与ACS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损伤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58例ACS合并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患者行PCI手术后,根据是否发生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n=24)和心肌未损伤组(n=34)。对患者术后进行12个月的随访,根据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预后不良组(n=20)和预后良好组(n=38)。比较不同组别的患者血清PCSK9、ICAM-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PCSK9、ICAM-1水平对ACS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及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心肌损伤组患者血清PCSK9、ICAM-1水平高于心肌未损伤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PCSK9、ICAM-1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CSK9联合血清ICAM-1的预测价值最高,其用于预测ACS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及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分别为0.865和0.820。结论血清PCSK9、ICAM-1水平与ACS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及预后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患者心肌损伤及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最高。
姚天宇王植荣马静路陆宋朕张振山刘润
关键词:细胞间黏附分子-1心肌损伤预后
清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临床研究被引量:22
2021年
目的:观察清胃汤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将86例HP阳性胃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四联疗法,治疗组予以清胃汤联合四联疗法,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HP根除率、溃疡复发率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平,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溃疡直径、底部厚苔面积、再生上皮面积和溃疡周围黏膜充血面积,并比较两组胃镜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胃脘疼痛、胸胁胀满、嗳气反酸、纳差食少、胃脘烧灼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溃疡直径、底部厚苔面积、溃疡周围黏膜充血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再生上皮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血清TGF-β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ERK1/2、EGF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胃镜疗效、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胃汤联合四联疗法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促进溃疡愈合,提高HP根除率和内镜疗效,降低溃疡复发率,治疗HP阳性胃溃疡效果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血清TGF-β1、ERK1/2、EGFR含量有关。
张振山姚天宇许迪
关键词:胃溃疡幽门螺杆菌四联疗法清胃汤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