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震

作品数:28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昆明市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儿童
  • 4篇细胞
  • 4篇细胞瘤
  • 4篇小儿
  • 4篇母细胞
  • 4篇母细胞瘤
  • 3篇神经母细胞
  • 3篇神经母细胞瘤
  • 3篇肿瘤
  • 3篇恙虫病
  • 3篇肺炎
  • 3篇虫病
  • 2篇电图
  • 2篇婴儿
  • 2篇源性
  • 2篇症状
  • 2篇肉瘤
  • 2篇入院
  • 2篇入院体检
  • 2篇肾恶性横纹肌...

机构

  • 25篇昆明市儿童医...
  • 4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广东省农垦中...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云南省肿瘤医...
  • 1篇中山市人民医...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25篇杨震
  • 5篇杜曾庆
  • 5篇杨小涛
  • 5篇宋元华
  • 3篇王艳春
  • 3篇刘晓梅
  • 3篇冯志平
  • 3篇严兵
  • 2篇杨青
  • 2篇周玲
  • 2篇高燕
  • 2篇李文玲
  • 2篇沈茹
  • 2篇武成闯
  • 1篇余辉
  • 1篇王英萍
  • 1篇贾文广
  • 1篇何云燕
  • 1篇李全红
  • 1篇张昆

传媒

  • 2篇中华妇幼临床...
  • 2篇现代泌尿生殖...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实用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昆明医学院学...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临床新医...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牡荆素对肾恶性横纹肌样瘤的潜在治疗研究进展
2021年
牡荆素是多种中草药植物提取物,也是各类中药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其药理作用广泛,包括抗氧化、抗癌、抗炎、止痛和保护神经等作用,目前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肾恶性横纹肌样瘤(MRTK)是近年才被人们认识的一种儿童新型肾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与表观遗传学信号的转导改变有着紧密联系。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最新资料,对牡荆素用于肿瘤治疗的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MRTK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并对牡荆素的药用前景提出展望。
张黄成昊严兵杨震
关键词:肾恶性横纹肌样瘤牡荆素表观遗传学
昆明市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了解昆明市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取昆明市儿童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间门诊和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218例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全部218例标本中,共检出阳性病例73例,检出率为33.49%,各年龄段间比较3~6岁的儿童阳性检出率最高(阳性病例20例,检出率为64.52%),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感染季节段间比较夏季组儿童阳性检出率最高(阳性病例24例,比例为48.00%),不同季节患病儿童,肺炎支原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昆明市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后发现,该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于3~6岁的儿童,且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夏季。
杨震
关键词: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流行病学
一种防渗漏安全型膀胱穿刺组件及引导导丝
本发明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渗漏安全型膀胱穿刺组件及引导导丝,包括外鞘,所述外鞘上套接有内芯,所述外鞘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外孔,所述内芯的一端开设有导丝孔,所述导向孔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内孔,所述外鞘的内壁上安装有多...
王华科陈俊伶武成闯杨震计凤鸣张华严兵夭志刚苏敏
Bmi-1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分期及侵袭性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编码的Bmi-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治疗的84例NHL患儿(NHL组)和40例良性的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患儿(对照组)。通过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组织中Bmi-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根据Bmi-1 mRNA表达水平中位数将NHL患者分为Bmi-1 m RNA低表达组(n=40)和高表达组(n=44),根据Bmi-1蛋白染色强度中位数将NHL患者分为Bmi-1蛋白低表达组(n=41)和高表达组(n=43),分析其与NHL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NHL组Bmi-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NHL组的Bmi-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9.28%(75/84),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73,P<0.001)。Bmi-1 mRNA高表达组的侵袭性和Ⅲ/Ⅳ临床分期比例(66.67%、71.15%)均显著高于Bmi-1 mRNA低表达组(33.33%、28.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164、19.286,P均<0.05)。Bmi-1蛋白高表达组的侵袭性和Ⅲ/Ⅳ临床分期比例(72.92%、63.46%)均显著高于Bim-1蛋白低表达组(27.08%、36.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159、8.226,P均<0.05)。结论Bmi-1 mRNA和蛋白在NHL中过表达,并且与NHL的临床分期和侵袭性有关。
宋元华杨震李文玲沈茹高燕冯志平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BMI-1
儿童髓系肉瘤误诊为间叶源性肿瘤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2024年
本文通过对1例儿童髓系肉瘤误诊为间叶源性肿瘤案例的临床表现、病理免疫组化、基因结果、治疗效果等整体治疗过程回顾,分析误诊的原因、误诊后对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为临床医师及病理医师提供治疗及诊断参考,以期减少误诊病例发生,让疾病能得到早期正确治疗,同时总结髓系肉瘤的治疗新进展等。
路素英杨震李烨
关键词:髓系肉瘤间叶源性肿瘤文献复习
BMI-1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裸鼠体内淋巴瘤生长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BMI-1对裸鼠体内淋巴瘤生长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培养鼠源淋巴瘤细胞FOX-NY,并对细胞进行BMI-1沉默和过表达处理,以及联合PI3K/Akt抑制剂处理。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通过腋窝下接种鼠源淋巴瘤细胞FOX-NY、沉默BMI-1的FOX-NY(BMI-1^(-)-FOX-NY)、过表达BMI-1的FOX-NY(BMI-1^(+)-FOX-NY)建立裸鼠淋巴瘤动物模型。裸鼠分为:对照组、质粒空载组、BMI-1^(-)-FOX-NY组、BMI-1^(+)-FOX-NY组。对裸鼠体重、肿瘤体积和质量等指标进行检测。采用PCR技术测定裸鼠体内BMI-1 mRNA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蛋白印迹检测裸鼠瘤体BMI-1、p-PI3K、p-Akt蛋白表达。结果:和空载组相比,BMI-1^(-)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BMI-1^(+)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升高。和BMI-1^(+)组细胞相比,BMI-1^(+)-Miltefosine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与空载组比较,BMI-1^(-)-FOX-NY组裸鼠体重显著降低(P<0.001)、肿瘤体积显著减小(P<0.001)、肿瘤组织病理学显著改善,瘤体BMI-1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01)、瘤体BMI-1、p-PI3K、p-Akt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01)。反之,BMI-1^(+)-FOX-NY组裸鼠体重显著增加(P<0.01)、肿瘤体积显著增加(P<0.01,P<0.001)、肿瘤组织病理学显著恶化,瘤体BMI-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01)、瘤体BMI-1、p-PI3K、p-Akt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01)。结论:BMI-1在淋巴瘤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BMI-1可以促进DLBCL的生长并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
宋元华杨震李文玲沈茹高燕冯志平
关键词:BMI-1PI3K/AKT淋巴瘤肿瘤生长
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儿童嗜肺军团菌感染7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儿童嗜肺军团菌感染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了5年中以不明原因发热收入住院最终确诊为嗜肺军团菌感染的77例患儿临床资料。【结果】60例诊断为嗜肺军团菌感染,14例为嗜肺军团菌肺炎,3例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除11例有轻微咳嗽外,其余病例无特异性症状;38例无任何阳性体征,4例患儿双肺闻及中细湿啰音,21例呼吸音粗;53例血常规白细胞在4~10×109/L内,2例〈4×109/L,22例〉10×109/L,36例CRP〈10 mg/L,38例〉10 mg/L;X线检查:双肺斑片影14例,双肺纹理稍粗21例,其余无异常。【结论】临床中遇不明原因持续发热的患儿,尤其是经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除考虑常见的发热性疾病外,应警惕嗜肺军团菌感染可能。
周玲段丽芬张泉余辉杨震
关键词:发热嗜肺军团菌感染儿童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40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2012年2月急诊科诊治40例重症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接诊儿童的检查结果和特点。结果重症HFMD患儿<3岁者34例(85.0%);全部患儿有发热和皮疹或疱疹;36例(90.0%)患儿出现神经系统异常,并伴有中枢神经系统(CNS)病变;38例(95.0%)患儿出现特征性高血糖;病毒核酸检测EV71阳性33例(82.5%),柯萨奇病毒A16(CA16)阳性10例(25.0%)。经治疗后,痊愈35例(87.5%),遗留肢体行动障碍1例(2.5%),死于神经源性肺水肿4例(10.0%)。结论重症HFMD大多伴有CNS表现,主要致病病原体为EV71,早期重要的临床特征是睡眠中四肢惊跳,高血糖对重症手口足病有指示作用,神经源性肺水肿是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
杨震周玲杨小涛
关键词:重症手足口病病毒
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麻疹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麻疹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麻疹合并重症肺炎患儿94例,按照编号随机分成观察组(n=47)和对照组(n=47),对照组采取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则加用甲泼尼龙,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呼吸困难恢复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血气恢复时间、胸片显示明显吸收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使用率0.00%,死亡率2.13%,对照组机械通气使用率10.64%,死亡率19.15%,观察组机械通气使用率及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97.87%,对照组痊愈率80.85%,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0.00%;对照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2.1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麻疹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较单独丙种球蛋白注射更好,且较为安全,临床价值较高。
杨小涛杨震王艳春
关键词:静脉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麻疹重症肺炎
62例脑电图、脑地形图正常的病毒性脑炎临床及治疗分析
本文对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病毒性脑炎(病脑)549例中的62例(11.3%)入院当天或次日脑电图、脑地形图检查正常的病脑,做了较详细的临床及治疗分析。本组病例均有发热、头痛、呕吐,颈部抵抗40例,颈部...
杜曾庆刘晓梅杨震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