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莉红
- 作品数:20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初步诊断误诊为周围神经疾病的脑梗死1例临床分析
- 2019年
- 目的观察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辅助检查及诊疗过程,提高临床识别度.方法报道作者医院2018年3月收治的1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特点、辅助检查、诊疗过程.结果患者临床症状以右上肢无力麻木为主要表现,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外院考虑周围神经病,但常规肌电图提示未见明显异常,就诊于作者医院门诊,复查常规肌电图示未见肯定神经源性或肌源性损害,进一步行体感诱发电位提示:右上肢SEP示中枢性损害.继而行头颅核磁提示:脑梗死.经治疗症状好转后出院.结论青年脑梗死病例相对少见,易误诊,必要的比较全面的神经电生理检测在初诊及鉴别诊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谢莉红陈军周喆
- 关键词:脑梗死体感诱发电位
-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09年
- 谢莉红刘南平
- 关键词:交感神经皮肤反应自主神经功能
- 18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神经电生理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神经电生理检测对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GB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资料: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F波、H反射、针电极肌电图。结果:①18例GBS患者的MCV异常率为76.87%,SCV异常率为39.62%,上肢NCV异常率为58.57%,下肢NCV异常率为63.00%。MCV异常率明显高于SCV,而上肢和下肢NCV的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F波异常率77.94%,H反射异常率69.44%。F波与NCV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波与H反射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18例GBS患者中,4例单纯可见自发电位,4例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针电极肌电图异常率41.67%。结论:GBS患者运动神经纤维损害较感觉神经纤维损害重;F波为GBS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GBS患者针电极肌电图检测表现为神经源性损害;NCV、F波、H反射及针电极肌电图相结合可明显提高GBS检出率。
- 谢莉红陈军刘宁杨奎王颖陈江君谷有全
- 关键词:格林-巴利综合征神经电生理
-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患者电生理表现及其与肌力、肌酸激酶、肌痛、病程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观察特发性炎症性肌病(IIM)患者电生理的变化特征及其与肌力、肌酸激酶(CK)、肌痛、病程的关系,更好地描述IIM的电生理特征,探讨电生理在IIM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9年4月样本医院收治的103例II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肌电图各参数变化特征及其与肌力、CK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103例IIM患者肌源性损害68例,肌源性损害合并周围神经损害27例,神经源性损害(周围神经损害)10例,未见异常25例;所检测肌肉异常率比较,胫前肌>三角肌>股四头肌>小指展肌;不同肌肉各参数总的出现率排序,动作电位(MUP)时限缩短>去多相波时限缩短>多相波增多>MUP波幅下降>自发电位>病理干扰相。MUP时限缩短和去多相波时限缩短出现率分别高于多相波增多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UP时限缩短出现率高于去多相波时限缩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角肌与股四头肌的MUP时限与肌力呈正相关,三角肌MUP波幅与肌力呈正相关,三角肌、股四头肌及胫前肌的多相波百分比与肌力呈负相关,三角肌、股四头肌及胫前肌的募集相波幅与肌力呈正相关;股四头肌MUP时限、MUP波幅及去多相MUP时限均与CK呈负相关,所检测各肌肉按自发电位的“有”或“无”分两组,其中三角肌和股四头肌两组间CK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IIM患者针电极肌电图应选择上下肢远近端的不同肌肉分别检测,以免漏诊,三角肌和胫前肌异常率最高,各参数中MUP时限缩短和去多相MUP时限缩短出现率最高,同时IIM患者可合并周围神经损害。IIM患者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与肌力、CK有关,而与肌痛、病程无关。
- 杨栋谢莉红陈军陈江君王颖杨奎谷有全
- 关键词: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电生理
- 正中神经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检测在腕管综合征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检测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49例临床症状、体征符合腕管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病例组,观察病例组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及常规神经电生理检测结果,后者包括正中神经复合动作电位的末端潜伏期及波幅,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及波幅,正中神经F波,拇短展肌针电极肌电图。27名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1病例组与对照组正中神经各参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尺神经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各项神经电生理参数中,感觉神经电位波幅、末端潜伏期及感觉传导速度,其异常率分别为69.66%、56.68%和53.93%,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异常率为26.88%,F波的异常率为41.86%,拇短展肌针电极肌电图异常率为34.37%;3轻、中和重度腕管综合征3个亚组之间的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8例单侧病变患者中,无症状侧异常率为39.28%。结论 1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可作为腕管综合征诊断的一项神经电生理指标,并且前臂段运动传导速度与腕管综合征的严重程度有关;2神经电生理检测对于腕管综合征,尤其对于亚临床型腕管综合征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谢莉红陈军王文己王天红刘宁鲁雅琴蒋珍秀
- 关键词:前臂运动传导速度
- 姜黄素降低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大脑皮质缺血半暗带神经元丢失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姜黄素减轻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tMCAO)和姜黄素组(Cur,100 mg/kg腹腔注射)(n=15)。于再灌注后24 h,用Longa评分评价大鼠神经功能;RT-qPCR检测大脑皮质缺血半暗带内Shh、Ptc和Smo mRNA含量;免疫荧光共聚焦检测大脑缺血半暗带内NeuN阳性细胞数量和Gli蛋白在细胞内分布。结果再灌注后24 h,Cur组大鼠Longa评分明显低于tMCAO组(P<0.05);Cur组大脑皮质缺血半暗带内NueN阳性神经元较tMCAO组明显增多(P<0.05);与sham相比,tMCAO组大脑皮质半暗带内Shh、Ptc和Smo 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5),Cur组上述mRNA进一步升高(P<0.05);sham组缺血半暗带内Gli-1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缺血后Gli-1蛋白部分转位至细胞核,Cur组Gli-1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结论姜黄素治疗可促进局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减少大脑皮质缺血半暗带内神经元丢失。
- 蒋珍秀陈军刘宁王颖谢莉红
- 关键词:姜黄素神经元丢失
- AD患者脑电图δ+θ/α+β比值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阿尔兹海默病(AD)患者脑电图δ+θ/α+β比值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为AD的临床辅助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AD患者,根据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分结果分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4组的定量脑电图变化及血清IL-1、IL-6及TNF-α水平。结果随着AD病情的发展,患者脑电图δ+θ/α+β比值和IL-1β、TNF-α及IL-6水平逐渐升高,且4组间比较均差异明显(P<0.05),Spearman等级相关性分析表明,δ+θ/α+β比值与病情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r=0.903,P=0.019);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D患者的δ+θ/α+β比值与血清IL-1β、TNF-α及IL-6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AD患者的脑电图δ+θ/α+β比值与病情程度和血清IL-1β、TNF-α及IL-6水平均呈明显正相关,IL-1β、TNF-α及IL-6可作为辅助AD诊断的指标。
- 孙永存谢莉红
- 关键词:阿尔兹海默病定量脑电图IL-1ΒIL-6
-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在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损害中的价值
- 2009年
- 目的探讨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检测在评价2型糖尿病(T2DM)自主神经损害中的价值。方法对81例T2DM患者进行SSR检测,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①两组SSR的起始潜伏期及波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69例(85.1%)患者至少有一肢SSR异常;②与血糖控制满意组比较,血糖控制不良组的下肢起始潜伏期延长(P<0.05),下肢波幅降低(P<0.05),而上肢的起始潜伏期及波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2DM组病程<5年与病程≥5年比较,起始潜伏期及波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R可作为评价T2DM自主神经损害的客观电生理指标;T2DM患者SSR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与病程无关。
- 谢莉红刘南平周立明沙彦妮杨平
- 关键词:交感神经皮肤反应2型糖尿病自主神经损害
- 脑卒中患者双上肢F波的变化及其评价肢体痉挛的可靠性
- 谢莉红陈军蒋珍秀魏浩广
-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检测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诊断中的价值
-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高,早期诊断困难。传统的神经传导速度(nerve...
- 谢莉红
- 关键词: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交感神经皮肤反应电生理检测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