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5篇细胞肺癌
  • 5篇小细胞
  • 5篇小细胞肺癌
  • 5篇肺癌
  • 4篇非小细胞
  • 4篇非小细胞肺癌
  • 2篇治疗晚期非小...
  • 2篇重症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晚期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晚期非小细胞...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老年
  • 2篇老年重症
  • 2篇疾病

机构

  • 11篇南阳医学高等...
  • 1篇商丘医学高等...

作者

  • 11篇丁锋
  • 4篇徐慧
  • 3篇赵登峰
  • 3篇张清会
  • 2篇许东风
  • 1篇靳莉莉
  • 1篇郭红杰
  • 1篇郭宏杰
  • 1篇李静
  • 1篇亚国伟
  • 1篇张静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卫生工程...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年份

  • 2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NT-proBNP对肺部感染患者行机械通气疗法的指导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血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对肺部感染患者行机械通气疗法的指导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ICU行机械通气疗法的192例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入院时即进行机械通气的135例患者作为甲组,入院时未进行机械通气的57例患者作为乙组;比较两组患者血NT-proBNP浓度及心力衰竭分级情况、乙组患者机械通气前及机械通气时、所有患者机械通气时与成功撤机后血NT-proBNP浓度及心力衰竭分级情况。结果入院时甲组患者血NT-proBNP浓度(3258.4±402.7)ng/L高于乙组患者(495.0±201.6)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74,P<0.001),甲组心衰分级高于乙组(χ2=123.089,P<0.001);乙组患者机械通气前血NT-proBNP浓度及心衰分级均低于机械通气时(P<0.05);患者机械通气时血NT-proBNP浓度高于成功撤机后(t=27.943,P<0.001),机械通气时心衰分级高于成功撤机后(χ2=137.337,P<0.001)。结论血NT-proBNP浓度可以反映肺部感染患者由于肺部感染引发的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间接为是否进行机械通气与撤离提供一定的指导价值。
冯旭郭红杰丁锋赵登峰徐慧
关键词:N端脑钠肽前体肺部感染心力衰竭机械通气
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究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选取在2013年3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收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突变阳性且为ⅢB-Ⅳ期的不可通过手术方法切除)52例作为该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6例,选择放射性粒子植入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对照组26例,选择单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不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率、不良反应以及生存率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为92.31%,对照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为65.38%,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有效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Ⅲ度白细胞脱落,治疗后恢复正常,两组患者均无出现对其他脏器的功能损害;观察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80.76%,对照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61.54%,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65.38%,对照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为38.46%,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植入放射性粒子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优于单用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是一种有效性高、安全性好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
丁锋张清会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非小细胞肺癌
厄洛替尼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紫杉醇和顺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TNMⅢ~Ⅳ期NSCLC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化学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和顺铂联合化学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厄洛替尼、紫杉醇和顺铂联合化学治疗。分别于化学治疗前和化学治疗2个周期后检测2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水平;观察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化学治疗2个周期后,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估;2组患者随访2 a,统计患者生存率。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血清CEA、CA125、CA199及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EA、CA125、CA199及CYFRA211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及CYFRA21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4.0%(74/100)、57.0%(57/10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39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化学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0%(45/100)、78.0%(78/1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22.997,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2 a生存率分别为90.0%(90/100)、75.0%(75/100),观察组患者2 a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8.028,P<0.05)。结论厄洛替尼、紫杉醇和顺铂联合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晚期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降低化学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丁锋张清会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厄洛替尼紫杉醇顺铂生存率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炎症细胞因子在鉴别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中的作用
2022年
目的分析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与炎症细胞相关因子在鉴别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6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住院并确诊为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肺炎患者设为研究组(n=21),并选取同时期非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肺炎患者设为对照组(n=79)。检测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4)^(+)/CD_(8)^(+))和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7(IL-17)。Spearman相关分析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各检测指标对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两组患者CD_(4)^(+)、CD_(4)^(+)/CD_(8)^(+)、TNF-α、IFN-γ、IL-2、IL-17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和TNF-α、IFN-γ、IL-2、IL-17呈正相关(P<0.05),与CD_(3)^(+)、CD_(4)^(+)、CD_(4)^(+)/CD_(8)^(+)呈负相关(P<0.05)。ROC显示,鲍氏不动杆菌感染诊断的约登指数由高至低依次为IL-17、IFN-γ、CD_(4)^(+)/CD_(8)^(+),且IL-17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结论血清IL-17、IFN-γ、CD_(4)^(+)/CD_(8)^(+)均与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存在相关性,且均对鲍氏不动杆菌定植与感染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尤其是IL-17,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李静许东风张静赵登峰徐慧丁锋靳莉莉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炎症细胞因子鲍氏不动杆菌呼吸内科
非小细胞肺癌合并COPD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2022年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合并COPD患者85例为合并COPD组,另选取同期在本院就诊的单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人口学特征,同时收集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结核情况,记录病理类型。根据1秒率(FEV1/FVC)检测结果评估气道阻塞严重程度;进行生活质量评分和为期2年的随访,记录生存时间。结果 合并COPD组中男性比例、年龄、有吸烟史比例、合并糖尿病比例、合并高血压比例、合并结核比例、气道阻塞严重程度、肺鳞癌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心脏病比例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COPD组患者生存时间、QOL评分以及角色功能、身体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情感功能评分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合并COPD患者气道阻塞加重,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明显降低。
李嵩张坤丁锋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预后
APACHE评分联合TNF-α、IL-10、IL-1β水平测定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结局的评估价值被引量:30
2020年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IL-1β水平,并分析其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评分联合检测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重症监护室(ICU)治疗的112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治疗起随访1个月,记录患者在此期间生存情况,根据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n=68)与死亡组(n=4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手术情况、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水平;记录入住ICU后第1、4、8天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与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症状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短期死亡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结果死亡组APACHEⅡ评分、TNF-α、IL-10、IL-1β、住ICU时间、机械通气、体内留置导管次数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冠心病病史、呼吸频率(RR)、氧合指数(OI)、血尿素氮(BUN)、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体温(T)、收缩压、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各时间段APACHEⅡ评分、TNF-α、IL-10、IL-1β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随着住院时间延长,存活组APACHEⅡ评分、TNF-α、IL-10、IL-1β逐渐下降,死亡组APACHEⅡ评分、TNF-α、IL-10、IL-1β逐渐上升;APACHEⅡ评分、TNF-α、IL-10、IL-1β水平增高与老年重症肺炎临床特征呈显著相关关系(均P<0.05),且为患者死亡独立危险因素(P<0.05);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联合检测对预测重症肺炎患者死亡敏感性高于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APACHE评分、TNF-α、IL-10、IL-1β与老年重症肺炎发生和发展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估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预后�
冯旭丁锋郭宏杰
关键词:IL-1Β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乳酸脱氢酶在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乳酸脱氢酶(LDH)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SCLC组、肺部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NSE和LDH表达水平,分析其高表达与SCLC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SCLC组患者血清中NSE和LDH含量水平显著高于肺部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NSE和LDH高表达是影响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P<0.05)。结论 NSE和LDH表达水平与SCLC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NSE和LDH高表达可作为SCLC患者不良预后的重要指标。
丁锋张清会
关键词:小细胞肺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乳酸脱氢酶
热毒宁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热毒宁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静脉滴注抗生素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指标[用力呼气容积(FEV.)、用力肺活量(FVC)、FEVl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及FEV。/FVC]及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FEV。、FEV。%pre、FVC等指标升高趋势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各项免疫学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gM、CD3+、CD4+、CD8+、CD4+/CD8+等指标水平均较高,而IgA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体温恢复时间、咳嗽减轻时间、肺部哕音消失时间及炎症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采用热毒宁治疗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恢复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的平衡,提高肺功能,对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丁锋
关键词:重症肺炎老年肺功能免疫功能
肺部感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状态与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3
2019年
目的探讨肺部感染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状态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54例作为试验组,COPD无肺部感染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使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第一秒末用力呼气量(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最大呼气中期流速(MMF)、气道阻力(RAW)、共振频率(Fres)、动态胸肺顺应性(Cdyn)呼吸功能指标。结果试验组血清IL-6、IL-8、TNF-α和TGF-β的水平分别为(11.0±0.8)(pg/ml)、(11.3±1.1)(pg/ml)、(1.8±0.1)(ng/L)、(98.2±6.4)(ng/L),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FEV1、MVV、MMF和Cdyn分别为(61.5±5.0)%、(46.5±3.9)%、(0.8±0.1)L/s、(30.8±5.4)ml/cmH2O,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RAW和Fres分别为(118.3±12.4)%、(22.6±5.4)Hz,均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程度越高,患者血清IL-6、IL-8、TNF-α和TGF-β的水平越高,FEV1、MVV、MMF和Cdyn越低,而RAW和Fres越高(P<0.05)。结论肺部感染影响了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临床上应注重控制和预防肺部感染。
徐慧赵登峰王淼丁锋李媛媛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细胞因子
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及对相关因素的作用被引量:17
2020年
目的探讨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BA)急性发作时辅助应用黄芪注射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0例BA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予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静脉滴注黄芪注射液,2组均治疗14 d。分别测量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患者第1 s用力呼气容积(FEV 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和气道反应性指标[FEV 1较对照值下降20%的最低累积剂量(PD20-FEV 1)],测定患者外周血中T辅助细胞1(Th1)与T辅助细胞2(Th2)比例以及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比较2组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14 d后,联合组的肺功能指标(FEV 1、FVC和PEF)和PD20-FEV 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较对照组Th1增加,Th2减少,T辅助细胞1/T辅助细胞2(Th1/Th2)升高(P<0.05);联合组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79.55%)(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辅助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BA急性发作能有效提高疗效,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反应性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哮喘患者的免疫失衡。
周拓许东风徐慧丁锋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布地奈德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