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雅
- 作品数:18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余甘子叶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概况被引量:6
- 2016年
- 余甘子叶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叶下珠属(Phyllanthus)的落叶小乔木或灌木的叶子,又称为油柑叶、丝叶,其味辛、性平,具有祛湿利尿的功效,用于水肿、皮肤湿疹。余甘子叶是一味常用的民间药材,国内外均有记载。如印度尼西亚常将其作为止泻剂,用于治疗肠胃疾病[1];广西民间常将晒干的余甘子叶用作枕芯。此外,余甘子果汁能有效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的合成,具有防癌作用[2-3]。
- 陈文雅钟振国张雯艳
- 关键词:余甘子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 夜香树叶正丁醇提取物中流份C6和C7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和凋亡作用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研究夜香树(CN)叶正丁醇提取物中流份C6、C7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比例的氯仿-甲醇(1∶9、1∶7)对CN叶正丁醇部位梯度洗脱,得到流份C6和C7。将SGC790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和C6、C7组。分别用0(空白对照)、5、10、20、40、80μg/ml的C6、C7培养SGC7901细胞72 h后采用MTT法检测其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计算增殖抑制率、半数抑制浓度(IC50);用10μg/ml C6、C7培养SGC7901细胞72 h后,采用集落形成法检测其对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计算集落形成率;瑞氏-姬姆萨混染法、Hoechst 33258/碘化丙啶(PI)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MTT结果显示,流份C6、C7对SGC7901细胞增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22.1%~80.0%、19.6%~79.7%,IC50分别16.4、18.05μg/ml。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6和C7组细胞的集落形成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细胞凋亡细胞、死细胞更多。结论:CN叶正丁醇提取物中流份C6、C7可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 吴登攀廖文黄金兰陈文雅何育炉张晟瑞钟振国
- 关键词:正丁醇提取物SGC7901细胞凋亡
- 不同剂量角叉菜胶诱导血瘀证树鼩模型的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通过对不同剂量的角叉菜胶诱导建立血瘀证树鼩模型表征及血液学观察,探索由角叉菜胶诱导的血瘀证树鼩模型的最佳剂量。方法:32只树鼩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25 mg/kg)、中剂量组(50 mg/kg)、高剂量组(75 mg/kg),8只/组,腹腔注射角叉菜胶3 d,造模24 h后肉眼结合体征采集分析系统定性定量观察表征,全自动血流变快测仪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凝血4项。结果:造模24 h后,造模动物精神萎靡、舌底脉络增粗增长,随着剂量增加,固定性疼痛概率增多、舌质、爪部和鼻唇部皮肤颜色变深变暗。血液流变学指标中,高剂量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卡松屈服应力和血浆黏度明显升高(P<0.05或P<0.01),红细胞电泳时间显著延长(P<0.01),而红细胞变形指数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的APTT、PT、TT明显降低(P<0.05或P<0.01),而FIB含量增加(P<0.01)。结论:高剂量的角叉菜胶所诱导的血瘀树鼩模型成立。
- 陈奔黄金兰郭茜茜冯晓桃郭尔楚张晟瑞陈文雅何育炉钟振国
- 关键词:角叉菜胶血瘀证
- 木犀草素-4′-O-(6”-O-乙酰基)-β-D葡萄糖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犀草素‑4′‑O‑(6”‑O‑乙酰基)‑β‑D葡萄糖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盒果藤为原料,先乙醇提取后浓缩得到总浸膏;将所得的总浸膏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反复萃取,获得正丁醇部位;...
- 李兵李俊卢汝梅廖广凤陈文雅温海成潘月梅徐念智
- 文献传递
-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研究
- 2022年
- 现行的培养模式要求强化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高校实验室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该文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探讨通过加强实验室管理和建设,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开放型实验平台与提升实验教学方法,加强实验室产学研联合培养等渠道,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 梁臣艳唐云丽陈文雅冯旭
-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产学研
- 木犀草素-4′-O-(6”-O-乙酰基)-β-D葡萄糖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李兵李俊卢汝梅廖广凤陈文雅温海成潘月梅徐念智
- 壮药盒果藤为旋花科植物盒果藤Operculinaturpethum(Linn.)S.Manso的干燥地上部分,分布于中国的台湾、云南、广西等地,中医认为其具有利水消肿,舒筋活络,泻下导滞之功效,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筋骨屈...
- 关键词:
- 关键词:葡萄糖苷有效成分提取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千金黄连丸对疾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千金黄连丸(qianjin huanglian wan, QHW)对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的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Batman—TCM、Uniprot、GeneCards、DisGeNET等多个数据库,对QHW的活性成分和对应的靶点以及AS的相关疾病基因进行分析,筛选关键靶点,并在Venny2.1软件下建立QHW-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所获得的相关靶点之间作用网络效应图。结果 通过String数据库的富集分析功能,得到QHW治疗AS的活性成分12个,靶点94个。通过Network Analyzer拓扑分析得到28个关键靶点,MCODE聚类分析得到6个核心基因。GO富集分析得到1 257条生物过程,74项分子功能相关,44项细胞组成。KEGG功能富集分析得到47条信号通路。结论 初步了解QHW干预AS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AS提供更精确的理论依据。
- 包鹃李雯丽曾梅兰陈文雅梁佳华伍兴汝韦炜
- 关键词:黄连动脉粥样硬化网络药理学分子机制
- 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20年
- 免疫治疗现已成为继手术、放射性及化学药物治疗之外最具应用前景的肿瘤治疗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尤其是在乳腺癌、黑色素瘤、肺癌等癌症的治疗中能明显延长癌症患者的生命时间,改善生活质量[1-3]。在人类实体瘤的发展中,免疫细胞有多种存在形式,从浸润到明显炎症,而淋巴细胞通常是免疫浸润部位的最大组分,因此被称为"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
- 陈文雅容少玲钟振国
- 关键词: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免疫治疗
- 余甘子叶总黄酮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目的:探讨余甘子叶总黄酮的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乙醇冷浸渗漉法提取余甘子叶总黄酮粗提物,利用D101大孔树脂柱层析法分离纯化余甘子叶总黄酮粗提物。采用SRB法比较余甘子总黄酮对7种不同肿瘤细胞株(即人肝癌细胞株B...
- 陈文雅
- 关键词:抗肿瘤BAXBCL-2
- 文献传递
- 木犀草素-4′-O-(6”-O-乙酰基)-β-D葡萄糖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犀草素‑4′‑O‑(6”‑O‑乙酰基)‑β‑D葡萄糖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盒果藤为原料,先乙醇提取后浓缩得到总浸膏;将所得的总浸膏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反复萃取,获得正丁醇部位;...
- 李兵李俊卢汝梅廖广凤陈文雅温海成潘月梅徐念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