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
-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1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悬吊辅助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从三孔法到单切口法过渡阶段的应用体会
- 2015年
- 目的对已经习惯了传统三孔法"三角位置"操作的外科医生来说,应用传统腹腔镜器械行单孔腹腔镜阑尾切术的难点之一就是单切口下的手术器械相互干扰。为此,我们采用了悬吊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作为我科室医师从传统三孔法到单孔法的过渡术式。方法病例选择适应征同传统三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方法,同传统三孔法腹腔镜于脐部进镜头,在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下方约2横指处置一5mm戳卡进操作器械。穿刺针带线在右髂窝穿刺入腹腔,用于悬吊和结扎阑尾;单孔法时亦用此法悬吊。结果 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我们开展了98例该二孔法术式,手术的平均时间为44分钟;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我们进行了42例单切口腹腔镜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6.7分钟。均无并发症,美容效果亦满意。结论悬吊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延续了传统三孔法手术器械的三角位置以及可以向合适方向牵拉阑尾等优点,对于已掌握传统三孔法技术的医生来说,过渡过程简单易操作,同时为悬吊单切口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技术打下基础。悬吊法减少了一个手术切口,增加了美容效果。
- 杨文辉李英
- 关键词:悬吊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 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征及耐药性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病原菌,并分析耐药性,确定术后抗菌药物及处理对策。方法将医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收治500例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发生感染切口部位脓性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500例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共发生术后切口感染25例,感染率为5.00%,共获得病原菌34株,多数为革兰阳性菌22株,占64.71%;其对磺胺甲噁唑和青霉素的耐药性整体较高,均>70.00%;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感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对多种抗菌药物应针对药物敏感试验调整抗菌药物,以更好的治疗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
- 杨文辉李英张国云佘明豪付倩
- 关键词:腹股沟疝修补术术后切口感染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