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雷文兰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导管
  • 3篇置入中心静脉...
  • 3篇中心静脉
  • 3篇中心静脉导管
  • 3篇外周
  • 3篇外周静脉
  • 3篇外周静脉置入
  • 3篇外周静脉置入...
  • 3篇经外周静脉
  • 3篇经外周静脉置...
  • 3篇经外周静脉置...
  • 3篇经外周静脉置...
  • 3篇静脉
  • 3篇静脉导管
  • 2篇颈内静脉
  • 2篇PICC
  • 1篇导管异位
  • 1篇导丝
  • 1篇电图
  • 1篇心电

机构

  • 4篇四川大学华西...

作者

  • 4篇雷文兰
  • 3篇鄢秀英
  • 1篇叶丽娟
  • 1篇陈林
  • 1篇陈华英
  • 1篇赖军
  • 1篇叶云

传媒

  • 2篇华西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护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6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改良体位联合部分导丝外撤送管法预防肺癌患者PICC颈内静脉异位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改良体位联合部分导丝外撤送管法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颈内静脉异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拟行化疗的240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行PICC置管时采用改良体位联合部分导丝外撤法送管,对照组采用传统体位方法送管,比较两组患者颈内静脉异位率及送管时间、患者置管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颈内静脉异位率低于对照组,送管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置管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改良体位联合部分导丝外撤送管法能有效预防PICC颈内静脉异位,缩短置管时间,增加患者置管舒适度。
雷文兰陈林鄢秀英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肺癌
PICC置管托手架的研制被引量:3
2016年
为了解决在PICC置管时对患者穿刺手臂进行消毒时需助手托举的问题,笔者研制了PICC置管消毒时的托手架。该托手架包括托盘和支撑臂,托盘上设置有绷带,托盘设置在支撑臂的顶部,支撑臂由内金属管和外金属管组成,其外金属管套设在内金属管上,外金属管上设置有1根固定螺丝,内金属管通过固定螺丝与外金属管固定。使用时将患者的上肢放置在托盘上,不需要专门再安排助手一直托起患者穿刺的上肢;支撑臂为上下伸缩结构,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上肢放置的高度对支撑臂进行灵活的调整。此设计在对患者手臂进行消毒时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能够在对于PICC置管的无菌操作时将患者穿刺的上肢可靠稳定在合适位置,并能节约人力、减轻临床护理工作量、体现优质护理,也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
赖军叶丽娟叶云雷文兰鄢秀英
关键词:PICC托手架基础护理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阻断法预防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异位颈内静脉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阻断对预防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时发生颈内静脉异位的效果。方法 2011年6月-12月将326例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3例,观察组在送管时运用B型超声引导下阻断颈内静脉;对照组在送管时采用传统的偏头压肩法阻断颈内静脉。置管后通过胸部X线片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异位率。结果观察组发生导管异位2例,对照组发生12例,两组导管异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37,P=0.006)。结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阻断法对预防PICC置管时发生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雷文兰陈华英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超声导管异位
腔内心电图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定位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EKG)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1月-9月将260例PICC置管的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EKG即时定位技术引导导管尖端定位,对照组应用体表定位方法定位,两组患者均在置管后行胸部X线检查,比较两组导管到位率。结果观察组导管尖端到位率为98.46%,对照组为8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心电图引导下行PICC置管尖端定位法能提高导管尖端到位率。
雷文兰鄢秀英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