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巍
- 作品数:5 被引量:60H指数:4
- 供职机构: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社区获得性肺炎抗感染疗效及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研究被引量:19
- 2017年
-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抗感染疗效,观察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抗感染治疗前后的水平变化规律。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医院收治的死亡风险中等的CAP患者60例,依据抗感染方式的不同,分为左氧氟沙星组30例和β-内酰胺类联合阿奇霉素组(联合治疗组)30例,监测患者入院时、治疗期间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入院第3天及第5天血常规、血hs-CRP和PCT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血常规、PCT、hs-CRP、平均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入院时生命体征(体温、呼吸、心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抗感染时间的延长,左氧氟沙星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联合治疗组(P<0.05),其余生命体征指标恢复正常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入院时血常规、hs-CRP和P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第3天左氧氟沙星组较联合治疗组在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恢复正常的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第5天时hs-CRP恢复正常的百分率高于联合治疗组(P<0.05)。结论与β-内酰胺类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相比,左氧氟沙星治疗中度CAP患者的临床疗效似乎更好,多伴有血白细胞和炎症因子hs-CRP的更多改善。
- 孙光胜王志英鲍洪雅骆晓兰朱巍
-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
-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监测降钙素原指导抗感染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观察降钙素原(PCT)在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病程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PCT对患者疾病严重程度、预后判断及抗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1月-2016年12月医院内分泌科收治118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8例和PCT指导治疗组60例;患者入院后常规检测血常规、CRP、动脉血气(监测PaO_2和PaCO_2),留取血及深部痰标本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应用t和χ~2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应用疗程、住院时间、二重感染率、住院病死率、临床有效率及半年内随访肺部感染再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人口统计学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WBC、CRP、PaO_2和PaCO_2等炎症及氧合指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纳入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51株,总细菌学阳性率43.22%;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住院病死率、半年随诊期肺部感染再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CT指导治疗组在抗菌药物应用疗程及二重感染率上比较,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PCT有助于指导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可作为评价抗菌药物时机、疗程及疗效的一项关键指标。
- 骆晓兰鲍洪雅朱巍孙光胜尉芳芳
- 关键词:糖尿病肺部感染降钙素原抗菌药物
- 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哮喘疗效观察及其对肺功能、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将202例哮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1例。对照组单纯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清CRP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78.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42,P<0.05);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分别为(84.11±16.25)%、(96.34±19.65)%、(93.14±17.85)%,对照组分别为(74.31±14.27)%、(84.36±20.31)%、(83.52±19.89)%,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25、2.573、2.895,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为(18.94±3.46)mg/L,对照组为(10.34±1.97)mg/L,与治疗前比较,两组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t=2.874,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哮喘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血清CRP水平。
- 朱巍孙光胜
- 关键词: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哮喘肺功能C反应蛋白质
- 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对细胞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脑心通胶囊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NIHSS评分、细胞炎症因子、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水平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4%)高于对照组(73.47%),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t值=11.681,P<0.05);治疗组治疗后MCP-1和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18.060、10.528,P<0.05);治疗组治疗后PT、APTT水平水平高于对照组而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17.054、10.787、10.579,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6.869、5.754、7.609,P<0.05);两组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常规均未见异常,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明显,可降低血清MCP-1和hs-CRP水平,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异常,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 朱巍王志英鲍洪雅骆晓兰吴明亮
- 关键词:脑心通胶囊急性脑梗死疗效细胞炎症因子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
- 雾化吸入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6年
- 文章用常规方法与雾化吸入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法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对照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等,探讨雾化吸入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雾化吸入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 孙光胜朱巍鲍洪雅
- 关键词:雾化吸入无创机械通气CO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