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芳

作品数:14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市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溃疡
  • 6篇结肠
  • 4篇结肠炎
  • 4篇溃疡性
  • 4篇溃疡性结肠炎
  • 3篇血清
  • 3篇消化性溃疡
  • 2篇阳性
  • 2篇阳性消化性溃...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脾虚
  • 2篇疗法
  • 2篇螺杆菌
  • 2篇免煎
  • 2篇免煎颗粒
  • 2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HP阳性
  • 2篇HP阳性消化...
  • 1篇代谢

机构

  • 13篇南通市中医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通大学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作者

  • 13篇杨芳
  • 5篇许琰杰
  • 5篇葛桂萍
  • 2篇冯娟
  • 1篇明顺华
  • 1篇朱云燕
  • 1篇王峰
  • 1篇顾庆华
  • 1篇金玺
  • 1篇周钰杰
  • 1篇景姗
  • 1篇严晶
  • 1篇郭胜
  • 1篇喻海中
  • 1篇沈文
  • 1篇钱政
  • 1篇周国雄

传媒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国医论坛
  • 1篇交通医学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 1篇药学前沿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6
  • 1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除幽愈疡免煎颗粒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表皮生长因子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除幽愈疡免煎颗粒对乙酸致大鼠实验性胃溃疡的愈合效果。方法:将清洁级SD大鼠随即分为5组:A组(正常组/对照组)、B组(模型组)、C组(西药治疗组)、D组(中西医结合组)及E组(纯中药治疗组)。各组均10只,雌雄各半。采用冰乙酸腐蚀法制作胃溃疡大鼠模型。观察除幽愈疡免煎颗粒干预胃溃疡大鼠模型的胃黏膜病理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ELISA)方法检测血清标本VEGF含量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VEGF表达,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VEGF表达。结果:同模型组相比,中药、西药和中西药组溃疡面积均显著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分别与西药组、中西药组相比,中药组溃疡面积均显著缩小,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溃疡抑制率为62.8%,高于中西药组27.1%和西药组34.6%。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正常组、中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大鼠胃溃疡黏膜有较强的VEGF蛋白表达,其余2组VEGF蛋白表达较弱;其中,对照组中VEGF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组,而中药组和中西药结合组中VEGF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近,明显高于模型组与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分析发现,中药组血清VEGF水平与对照组水平相当,而西药组、中西药结合组中VEGF水平低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幽愈疡免煎颗粒可增强胃溃疡大鼠胃组织VEGF及VEGFmRNA的表达,促进血管新生,促进溃疡愈合。
葛桂萍杨芳周国雄
关键词:胃溃疡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探讨健脾化滞丸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尿液代谢谱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健脾化滞丸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尿液代谢物的影响,分析其治疗UC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6月南京中医药大学南通附属医院消化科门诊就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4例作为病例组及15例健康人作为正常组,病例组给予健脾化滞丸10 g,3次/d,连续4 w。检测健康人及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血沉(ESR)的水平,比较各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IL-12、IL-23、Toll样受体4(TLR4)的含量,收集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和尿液以及健康人的血清和尿液,样本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寻找差异性代谢物并对其代谢途径进行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病例组治疗前血清ESR、IL-12、IL-23、TNF-α含量明显升高(P<0.05或P<0.01),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治疗前相比,健脾化滞丸组治疗后血清ESR、IL-12、IL-23、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IL-10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组相比,病例组患者治疗前血清和尿代谢谱有明显改变,共找到24种差异代谢产物(P<0.05或P<0.01),分别是谷氨酰胺、鸟氨酸、马尿酸、丙氨酸、核糖、肌醇、羟基脲、棕榈酸、蛋氨酸、乳酸、棕榈油酸、丝氨酸、丙二酸、酪氨酸、苏氨酸、油酸、3-羟基丙酸、苯乙酸、氢化肉桂酸、尿苷、胆酸、磷酸盐、谷氨酸、苹果酸;与治疗前相比,健脾化滞丸治疗后,病例组患者血清和尿液中12种代谢物已经回归正常(P<0.05或P<0.01),分别是谷氨酰胺、马尿酸、核糖、羟基脲、酪氨酸、苏氨酸、油酸、氢化肉桂酸、鸟氨酸、胱氨酸、丙二酸、苹果酸。结论:健脾化滞丸可以调节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的释放,改善局部免疫平衡。24种内源性代谢物可作为UC的潜在标志物,健脾化滞丸对其中12种代谢物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健脾化滞丸防治UC的途径和机制,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
陈亮杨芳许琰杰金玺苟小军徐逸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代谢组学气相色谱-质谱
张仲景六经辨治“下利”思路探讨及临证实践被引量:3
2023年
《伤寒论》中“下利”,似现代医学描述的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稀水样便,或夹黏液、脓血或不消化食物,是脾胃系疾病较为常见的症状,可见于急慢性肠炎、炎症性肠病、功能性肠病等多种肠道疾病。仲景《伤寒论》中论及“下利”之条文达60余条,见于六经各篇,证治方药各异,为脾胃病的辨治提供了思路。太阳病“下利”可见于葛根汤证、葛根芩连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阳明病“下利”可见于大黄牡丹汤证、承气汤类方证;少阳病“下利”可见于四逆散证、黄芩汤证、大柴胡汤证;太阴病“下利”可见于理中汤证、泻心汤类方证;少阴病“下利”可见于真武汤证、桃花汤证;厥阴病“下利”可见于白头翁汤证、乌梅丸证。验之临床亦有明显效验,附验案1则。
臧海洋杨芳沈文葛桂萍杨晓慧
关键词:《伤寒论》六经辨证方证痢疾溃疡性结肠炎
除幽愈疡颗粒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效果分析
2020年
目的:分析研讨除幽愈疡颗粒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对胃泌素、生长抑素、血清NO的影响状况。方法:选取南通市中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25例接受西药治疗)和观察组(25例接受西药治疗联合除幽愈疡颗粒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及NO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GAS、SS、N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S、NO高于对照组,GAS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接受除幽愈疡颗粒治疗,可显著改善其胃泌素、生长抑素、NO指标。
杨芳许琰杰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
结直肠癌组织中lncRNA CCAT2和NDRG1的表达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患者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肠癌相关转录物2(CCAT2)、N-myc下游调节基因(NDRG)1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南通市中医院行CRC根治性手术治疗的96例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中lncRNA CCAT2、NDRG1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NDRG1蛋白表达,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lncRNA CCAT2、NDRG1 mRNA表达组患者的预后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CRC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癌组织中lncRNA CCAT2表达较高,NDRG1 mRNA表达及蛋白阳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比较,TNM分期Ⅲ期、有淋巴结转移的CRC患者癌组织中lncRNA CCAT2表达较高,NDRG1 mRNA表达较低(P<0.05)。lncRNA CCAT2高表达组3年累积生存率低于lncRNA CCAT2低表达组,而NDRG1 mRNA高表达组3年累积生存率高于NDRG1 mRNA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淋巴结转移,lncRNA CCAT2、NDRG1 mRNA是CRC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CRC组织中lncRNA CCAT2表达升高,NDRG1表达降低,二者均参与CRC肿瘤的进展,可作为评估CRC患者生存预后的新指标。
周钰杰杨芳严晶钱政
关键词:结直肠癌
痛泻要方联合鳖甲灸及循经摩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试验
2024年
目的分析痛泻要方(TXYF)联合鳖甲灸(TSPM)及偱经摩腹(MM)治疗肝郁脾虚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疗效。方法招募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南通市中医院消化内科诊治的肝郁脾虚证IBS-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等分为TXYF组和联合组。本研究主要疗效指标为治疗总有效率,次要疗效指标为中医证候(TCM-S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病情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2(IL-12)含量。结果研究共纳入96例患者,TXYF组和联合组各48例患者。治疗2周后,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TXYF组(P<0.05)。此外,联合组TCM-SS总分、IBS-SSS评分、HAMA评分、HAMD评分和血清IL-12含量显著低于TXYF组,而IBS-QOL评分和血清IL-10含量显著高于TXYF组(P<0.05)。结论TXYF联合TSPM及MM可通过调节炎症水平来改善IBS-D患者的临床疗效。
姚婕妤杨芳冯娟
关键词:痛泻要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择时五音疗法在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择时五音疗法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生活质量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7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7例和对照组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基础上择时加用五音疗法,疗程6周。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焦虑抑郁状态评估,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量表(IBDQ)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改良Mayo评分系统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AMA评分7.05±1.25分,HAMD评分8.10±1.58分,对照组分别为9.92±1.31分和9.87±1.47分,两组均较治疗前降低,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BDQ全身症状、肠道症状、情感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56.87±2.32分,55.87±2.66分,57.24±1.53分和56.07±2.05分,对照组分别为44.11±2.16分,42.75±3.25分,45.76±2.17分和45.81±2.92分,两组IBDQ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ayo评分中排便次数、血便、内镜发现及医师评价得分分别为0.61±0.20分,0.60±0.15分,0.61±0.17分和0.64±0.22分,对照组分别为0.98±0.22分,0.99±0.27分,0.98±0.26分和0.95±0.29,两组Mayo评分各项得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而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88.51%,高于对照组的72.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时五音疗法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进一步减轻肝郁脾虚型UC患者临床症状、病情及肠道黏膜病变,改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高临床疗效。
朱云燕杨芳冯娟郭胜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肝郁脾虚五音疗法
浅析除幽愈疡颗粒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对血清IL-6、IL-8、TNF-α 的表达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分析除幽愈疡颗粒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阳性消化性溃疡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肿瘤坏死因子 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影响.方法:选择南通市中医院接诊的Hp(+)和Hp(-)消化性溃疡病例90例为研究对象,同期将10例正常人群纳入研究.Hp(+)共50例,其中25例采用中药联合四联治疗,25例采用四联治疗;Hp(-)共40例,其中20例中药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治疗,20例采用PPI治疗,分析各组症状评分及相关因子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前Hp(+)患者与Hp(-)、正常人群相关症状积分、因子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P(+)相关症状积分、因子表达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Hp(-)、正常人群相关症状、因子改善情况不明显(P>0.05).结论:除幽愈疡颗粒对于Hp消化性溃疡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血清IL-6、IL-8、TNF-α 因子的表达,具有推广意义.
许琰杰杨芳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血清IL-6IL-8TNF-Α
半夏厚朴汤联合黛力新治疗臆球症4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半夏厚朴汤联合黛力新(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臆球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门诊或住院的臆球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中药半夏厚朴汤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单用黛力新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观察其臆球症症状积分的变化及汉密尔顿抑郁及焦虑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组4周后临床疗效、症状积分及汉密尔顿抑郁焦虑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半夏厚朴汤联合黛力新是治疗臆球症的理想方法。
葛桂萍杨芳许琰杰
关键词:半夏厚朴汤黛力新中西医结合疗法
除幽愈疡免煎颗粒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除幽愈疡免煎颗粒抗溃疡复发的机理。方法:将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与中西医结合组,西药组给予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替硝唑三联疗法,中西医结合组加用除幽愈疡免煎颗粒,2组疗程均为6周,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1年后血清VEGF、PGE2和b FGF水平及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VEGF、PGE2和b F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2组差值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除幽愈疡免煎颗粒在溃疡愈合过程中可能通过增加VEGF、PGE2及b FGF的表达,有效的提高了溃疡的愈合质量并有效的抗溃疡复发。
杨芳葛桂萍喻海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