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婕 作品数:9 被引量:29 H指数:3 供职机构: 江门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研究肺部超声监测B线数目评估重症患者血管外肺水的价值 2018年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监测B线数目评估重症住院患者血管外肺水的价值,并分析肺部超声B线数目与血管外肺水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62例重症住院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肺部超声采集治疗前后的B线数目,采用脉搏指数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血管外肺水指数。将治疗前后的肺部超声B线数目、血管外肺水指数以及氧合指数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评价肺部超声B线数目与血管外肺水的相关性。结果: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B线数目(9.18±3.23)、血管外肺水指数(7.96±2.24)m L/kg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氧合指数(316.65±65.33)mm Hg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双变量相关性分析,B线数目与血管外肺水呈正相关(r=-0.503,P=0.027),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r=0.807,P=0.001)。结论:经肺部超声获得的B线数目与采用PICCO监测获得的血管外肺水之间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因此,肺部超声可以用于评价检测血管外肺水,以早期发现外肺水,同时肺部超声可以用于评价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许呢妹 杜云波 马婕关键词:血管外肺水 重症 鼻空肠管营养支持在ICU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营养支持在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2016年9月ICU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8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观察组采用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进行胃肠道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10 d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改变、入住ICU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支持的耐受性、进行胃肠道营养支持10 d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吸入性肺炎、胃潴留、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空肠管营养支持能够提高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的耐受性,满足患者的营养需要,且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入住ICU的时间。 吴秀玲 罗玉珍 李润华 汪海芹 马婕关键词:鼻空肠管 鼻胃管 营养支持 ICU 营养状态 局部枸椽酸抗凝在血液净化中应用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局部枸椽酸抗凝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52例行静脉血液滤过的患者,按应用抗凝剂的不同分成A组和B组,A组即局部枸椽酸抗凝组26例,B组即全身低分子肝素抗凝组26例。监测两组患者CVVH治疗前及治疗72小时后肾功能及出凝血情况、滤器及管道情况、护士工作时间。结果两组患者72小时后肌酐(238.6±81.2 vs.245.0±75.4 umol/L,t=-0.295,P=0.769)、尿素氮(13.8±4.8 vs.13.5±5.2 umol/L,t=0.257,P=0.798)、APACHEII评分(17.7±3.4 vs.16.0±4.1,t=1.608 P=0.114)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凝血功能(TT:18.8±4.1 vs.19.6±4.3秒,t=-0.654、P=0.516,APTT:45.4±11.6 vs.40.5±11.7秒,t=1.498、P=0.140,PLT:108.9±49.7 vs.113.2±48.4×109/L,t=-0.312、P=0.756)、气道/各穿刺点出血人次(1 vs.3人次,Χ2=1.083,P=0.29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于滤器及管道寿命,B组明显长于A组(48.78±12.83 vs.17.67±6.49小时,t=-11.029,P=0),护士工作时间,前者亦明显少于后者(401.7±54.7 vs.459.4±74.1分钟,t=3.195,P<0.05)。结论局部枸椽酸抗凝在血液净化中对肾脏功能影响、凝血功能变化与低分子肝素无差异,说明其安全、有效,但管道及滤器使用时间明显延长,明显减少管道及滤器更换次数,大大提高经济性同时大大减轻护士工作量。 姚小红 马婕 蔡丽霞关键词:枸椽酸 抗凝 低分子肝素 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 不同体位对危重患者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的影响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对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ICU的有腹内压监测适应征的78位患者分别在0°、15°、30°、45°采用测量膀胱压的方法监测腹内压,并计算腹腔灌注压。结果在腹内高压者,30°(21.46±3.91mmHg,P=0.001)及450(25.69±4.09mmHg,P〈0.001)时腹内压比0°(16.31±3.38mmHg)时明显升高,而腹腔灌注压45°(51.92±10.05mmHg,P=0.03)时明显低于0°(60.54±9.86mmHg);在腹内压正常者30°(11.17±3.24mmHg,P=0.002)及45°(15.59±4.13mmHg,P=0.001)时腹内压比0°(7.23±2.14mmHg)时明显升高,而腹腔灌注压45°(60.78±9.13mmHg,P=0.004)时明显低于0°(71.28±8.86mmHg)。结论危重病人不同体位对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有影响.床头角度越高,腹内压越高,腹腔灌注压越低,提示测量时应考虑体位的因素。 汪海芹 马婕关键词:腹内压 体位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嗜铬细胞瘤合并儿茶酚胺心肌病2例 被引量:4 2022年 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PCC)起源于肾上腺髓质[1], 主要合成和分泌大量儿茶酚胺, 通常是指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多巴胺, 引起高血压及代谢紊乱症群[2,3,4]。嗜铬细胞瘤两种特殊临床表现为嗜铬细胞瘤危象和儿茶酚胺心肌病[5], 儿茶酚胺心肌病临床可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 甚至是心脏骤停[6], 是嗜铬细胞瘤患者死亡主要原因之一[7]。本文报道两例嗜铬细胞瘤合并儿茶酚胺心肌病患者使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辅助的诊治经过。 许呢妹 张爽 郑伟浩 李超梁 张鹏 马婕关键词:嗜铬细胞瘤 恶性心律失常 特殊临床表现 肾上腺髓质 不同体位对危重患者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的影响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对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ICU的有腹内压监测适应征的78位患者分别在0°、15°、30°、45°采用测量膀胱压的方法监测腹内压,并计算腹腔灌注压。结果在腹内高压者,30°(21.46±3.91 mm Hg,p=0.001)及45°(25.69±4.09 mm Hg,p〈0.001)时腹内压比0°(16.31±3.38 mm Hg)时明显升高,而腹腔灌注压45°(51.92±10.05 mm Hg,p=0.03)时明显低于0°(60.54±9.86mm Hg);在腹内压正常者30°(11.17±3.24 mm Hg,p=0.002)及45°(15.59±4.13 mm Hg,p=0.001)时腹内压比0°(7.23±2.14 mm Hg)时明显升高,而腹腔灌注压45°(60.78±9.13 mm Hg,p=0.004)时明显低于0°(71.28±8.86mm Hg)。结论危重病人不同体位对腹内压及腹腔灌注压有影响,床头角度越高,腹内压越高,腹腔灌注压越低,提示测量时应考虑体位的因素。 汪海芹 马婕关键词:腹内压 体位 超声监控在降低深静脉导管并发血栓中的应用研究 2018年 目的探析超声监控在降低深静脉导管并发血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36例经外周放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置管,观察组在穿刺置管前和置管过程中均使用超声监控,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血栓形成率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97.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栓形成率1.7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45.82±2.63)分高于对照组的(30.28±2.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前和置管过程中使用超声进行监控和引导,可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同时可降低患者置管后的血栓发生率,提高置管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许呢妹 杜云波 马婕关键词:超声监控 深静脉导管 血栓 肺部超声对急性肺水肿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对急性肺水肿诊断和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肺水肿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45例。A组患者采用肺部超声进行检查和诊断,B组患者采用胸部CT进行检查诊断,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两组患者均接受高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诊断结果:A组中,诊断为急性肺水肿43例,诊断准确率为95.56%;B组中,诊断为急性肺水肿44例,诊断准确率为97.78%。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所有患者均再次接受超声检查,所有患者的肺部B线数量、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变化,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肺水肿患者进行早期诊断是提升治疗有效率的关键,肺部超声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作为辅助检查技术用于治疗前确诊和治疗后效果评价,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许呢妹 杜云波 马婕关键词:急性肺水肿 非计划重返重症监护病房的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非计划重返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原因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所有入综合ICU的患者资料,比较非计划重返ICU(R组)和未重返ICU者(C组)的初始和首次转出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Ⅱ)、首次住ICU机械辅助通气时间、ICU总住院时间等。结果非计划重返ICU患者首次转出ICU时APACHE Ⅱ评分高于非重返ICU者[(16±6)分比(15±10)分,P=0.019],并且前者ICU总住院时间[12.0(6.0,18.5)d 比4.0(2.0,8.0)d,P=0.000]和首次住ICU机械通气时间[83.0(0.0,187.5)h比59.0(0.0,96.0)h,P=0.040]明显长于后者;非计划重返ICU的原因以呼吸问题(肺部感染及呼吸衰竭)为主,占51.5%(17/33);而机械通气时间[比值比(OR)=2.434,95%置信区间(CI):1.039~5.700,P=0.041]和首次住ICU时间(OR=5.102,CI:2.043~8.242,P=0.000)是非计划重返ICU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非计划重返ICU的原因以呼吸问题为主。非计划重返ICU患者首次转出时的疾病严重程度高、首次住ICU时间长、机械通气时间长,其中机械通气时间和首次住ICU时间是非计划重返ICU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超梁 马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