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铁军

作品数:12 被引量:53H指数:5
供职机构:咸宁学院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血吸虫病防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抗肝衰复方
  • 3篇肝衰
  • 3篇肝硬化
  • 2篇血吸虫
  • 2篇衰竭
  • 2篇重型
  • 2篇重型肝炎
  • 2篇吸虫
  • 2篇纤维化
  • 2篇慢性
  • 2篇干扰素
  • 2篇干预效应
  • 2篇肝功
  • 2篇肝功能
  • 2篇肝纤维化
  • 2篇肝炎
  • 2篇安络化纤丸
  • 1篇胆管
  • 1篇胆管炎

机构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咸宁学院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12篇黄铁军
  • 9篇黄加权
  • 8篇肖非
  • 7篇余海静
  • 6篇黄海燕
  • 6篇宁琴
  • 3篇邢铭友
  • 3篇余琼华
  • 2篇熊清芳
  • 2篇焦云桃
  • 2篇田德英
  • 2篇熊丽
  • 2篇艾国
  • 1篇戴列军
  • 1篇袁萍
  • 1篇张华兵
  • 1篇张振纲
  • 1篇张敬
  • 1篇朱俊
  • 1篇彭肖潇

传媒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中华传染病杂...
  • 2篇咸宁学院学报...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中国药师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咸宁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2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络化纤丸联合γ-干扰素对血吸虫肝纤维化鼠TIMP-1及TGF-β_1的影响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了解安络化纤丸+γ-干扰素(IFN-γ)对实验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指标TIMP-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6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及IFN-γ+安络化纤丸组;采用日本血吸虫尾蚴40条/只鼠攻击感染小鼠建立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模型,IFN-γ+安络化纤丸联合干预连续8周,观察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及虫卵结节变化;SABC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IMP-1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法检测TGF-β1mRNA的含量。结果安络化纤丸+IFN-γ组小鼠肝组织虫卵肉芽肿个数较感染对照组少,虫卵肉芽肿平均直径较感染对照组小,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络化纤丸+IFN-γ组小鼠肝组织TIMP-1的水平和TGF-β1mRNA的相对量均较感染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络化纤丸+IFN-γ组虫卵肉芽肿减小,数目减少,肝纤维化程度减轻可能与其能减少TIMP-1的表达,下调TGF-β1的转录水平有关。
黄海燕焦云桃艾国黄铁军黄加权
关键词:肝纤维化血吸虫安络化纤丸Γ-干扰素TIMP-1TGF-Β1MRNA
抗肝衰复方治疗重型乙型肝炎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抗肝衰复方对重型肝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细胞因子、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抗肝衰复方治疗,每次100ml,3次/d,14天为1个疗程,连用2~4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ELISA方法和流式细胞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8、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的变化。统计治疗的有效率。并检测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固醇(T-Chol)值。结果:治疗组显效率43.3%,总有效率70.0%;对照组显效率为20.0%,总有效率为53.3%,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TBil、PT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两个疗程时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水平降低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检测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抗肝衰复方有助于改善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在一定程度上调节重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黄加权余海静张建军黄铁军黄海燕肖非邢铭友宁琴
关键词:重型肝炎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
抗肝衰复方联合西药治疗重型肝炎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评价抗肝衰复方对急性、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20例重型肝炎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确定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抗肝衰复方(药物口服和/或灌肠)治疗,100ml/次,1剂/d,14天为1个疗程,连用3—4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变化,比较肝功能、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及常规生化指标改善情况,研究抗肝衰复方对重型肝炎患者主要并发症的干预效果,统计治疗的有效率及存活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1.7%。显效率为48.3%,对照组有效率为51.7%,显效率为20.2%,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乏力、上腹不适、恶心、纳差、腹胀等临床症状及体征迅速缓解,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也明显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而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对照组比较也有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发症在治疗3个疗程后均少于对照组,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减少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HBVDNA、HBeAg定量滴度与对照组比较均有加速下降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抗肝衰复方有助于改善急性、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是提高整体治疗重型肝炎疗效的有效措施之一。
黄加权黄铁军张建军余海静张振纲邢铭友肖非宁琴田德英
关键词: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
安络化纤丸联合干扰素γ干预鼠血吸虫性肝纤维化及对肝色素沉积的影响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评价安络化纤丸联合干扰素γ治疗鼠血吸虫肝纤维化的效应机制及其对肝色素沉积的影响。方法将30只昆明小鼠分为健康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及干扰素γ+安络化纤丸治疗组。采用日本血吸虫尾蚴(40条/只)攻击感染小鼠,建立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模型,连续干预8周,观察肝色素沉积及血吸虫卵肉芽肿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的表达;荧光定量法检测肝组织TGF-β1 mRNA、组织病理学评价及电子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肝色素沉积百分比与TGF-β1 mRNA量呈相关性,相关系数=0.8;安络化纤丸联合干扰素γ治疗后明显减轻鼠血吸虫肝组织纤维化、减少色素沉着、使虫卵肉芽肿变小、下调Ⅰ及Ⅲ型胶原的表达及减少TGF—β1 mRNA量表达,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色素沉积量与TGF—β1 mRNA量有一定相关性,安络化纤丸联合干扰素γ明显减轻鼠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下调Ⅰ型及Ⅲ型胶原及TGF-β1 mRNA表达、减少色素沉积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黄加权黄海燕王丹彭肖潇黄铁军艾国焦云桃肖非
关键词:安络化纤丸转化生长因子Β
三七总皂苷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联合特利加压素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6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三七总皂苷联合特利加压素。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记录患者每天腹围及尿量情况;检测肝肾功能及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优于对照组56.7%,具有统计学差别(P<0.05);治疗组患者腹胀、腹水、肝区疼痛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血清学肝纤维化指标都有所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或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与特利加压素联合应用可改善肝硬化腹水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
黄加权李艳辉黄铁军黄海燕余海静肖非邢铭友宁琴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特利加压素肝硬化腹水
肝苏颗粒对实验性黄疸大鼠肝功能的保护及其机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肝苏颗粒对实验性黄疸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方法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灌胃制备大鼠黄疸模型,共60只大鼠,设正常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UDCA)组、肝苏颗粒小剂量组和肝苏颗粒大剂量组,检测不同组血清ALT、TBil和一氧化氮(NO)、IL-6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肝细胞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肝苏颗粒大、小剂量治疗组和UDCA组与模型组比较,ALT及TBil降低明显,ALT分别为(547.20±79.41)U/L、(573.34±68.79)U/L、(535.60±69.39)U/L、(642.30±92.70)U/L,TBil分别为(47.10±11.54)μmol/L、(50.87±13.46)μmol/L、(45.22±14.46)μmol/L、(66.19±10.67)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苏颗粒治疗组和UDCA组NO、IL-6水平与模型组比较下降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肝苏颗粒治疗组、UDCA组与模型组比较,肝细胞凋亡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肝苏颗粒大剂量治疗组、UDCA组Bcl-2和Bax阳性表达及Bax/Bcl-2相对比率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肝苏颗粒对实验性黄疸大鼠的肝功能具保护作用,影响血清NO、IL-6及抑制肝细胞凋亡可能是其退黄、恢复肝脏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黄加权袁萍黄铁军张建军余海静肖非宁琴
关键词:肝苏颗粒黄疸一氧化氮白细胞介素6细胞凋亡
慢性肝病自身抗体的检测及其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06年
目的研究慢性肝病患者中自身免疫性肝病存在状况、自身抗体检测的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5年5月同济医院慢性肝病住院患者共367例,包括慢性乙型肝炎124例、慢性丙型肝炎45例、自身免疫性肝病122例及其它76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免疫条带法、ELISA法检测自身抗体和自身抗体亚型。结果367例慢性肝病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及AIH/PBC重叠综合征(overlap syndrome)所占比例分别为9.81%、10.90%、7.63%及4.90%。抗核抗体(ANA)、抗线粒体抗体(AMA)及AMA-M2、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pANCA)检出阳性率各病例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抗肝肾微粒体抗体1型(anti-LKM1)、抗可溶性肝抗原/肝胰抗原(anti-SLA/LP)抗体检出阳性率分别为5.73%、4.1%。未检出抗肝细胞溶质抗原1型抗体(anti-LC-1)。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为20.41%。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ANA检测阳性组AST、TBil与ANA阴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自身抗体与肝损伤程度有一定相关性。自身抗体及肝抗原自身抗体的检测是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病检出率的有效途径。
黄加权郑志想黄铁军余海静肖非宁琴
关键词:自身抗体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重叠综合征
抗肝衰复方治疗MHV-3感染肝衰竭小鼠的作用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抗肝衰复方治疗Balb/cJ小鼠感染MHV-3所致肝衰竭的疗效及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5只Balb/cJ小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茵陈复方组1、茵陈复方组2(抗肝衰复方组)。采用MHV-3感染Balb/cJ小鼠,建立急性肝衰竭模型。描绘各茵陈复方组的生存曲线,观察血清生化及肝脏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肝组织纤维介素(mfgl2)的表达状况。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茵陈复方组1比较,抗肝衰复方组的生存情况最佳,血清ALT、STB明显降低(P<0.01或P<0.05);肝细胞损害明显减轻(P<0.05);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及茵陈复方组1比较,抗肝衰复方组中肝组织mfgl2表达明显减少(P<0.01或P<0.05)。结论:抗肝衰复方可减轻MHV-3感染的Balb/cJ小鼠肝衰竭时的肝功能损伤及肝细胞mfgl2的表达水平。
黄加权张华兵黄铁军余海静黄海燕肖非田德英宁琴
关键词:抗肝衰复方肝衰竭干预效应
传染病学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2010年
传染病学是一门具有其特殊性的临床学科,是临床医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传染病的疾病谱已发生巨大变化,传染病学的学科发展与学科知识更新正可谓日新月异.如何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具有一定的传染病诊疗、防控知识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传染病学教学面临新的挑战,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2003级~2005级各专业传染病学教学现状,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方面寻找薄弱环节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并赋予实践,以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传染病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余琼华黄铁军熊丽
关键词:传染病学教学改革
3种中药复方干预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效应及纤维介素表达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不同中药复方干预急性肝功能衰竭小鼠的效应及其对鼠纤维介素(m fg l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3型鼠肝炎病毒(MHV-3)感染Balb/cJ小鼠制备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将96只小鼠均分为模型组、抗肝衰复方组、赤芍复方组、急黄汤组4组。于实验前3d每日灌胃相应药物,并于病毒感染后1、2和3d,每组各取3只小鼠摘眼球取外周血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活杀动物取肝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各组余15只小鼠记录一般情况及生存时间,描绘各组的生存曲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m fg l2的表达状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3个中药复方组小鼠生存时间、ALT、TBIL改变及m fg l2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且抗肝衰复方组较其他中药复方组的生存率明显提高,肝脏组织损伤明显减轻,肝组织m fg l2表达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抗肝衰复方干预鼠急性肝功能衰竭效果显著,降低m fg l2的表达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黄加权黄铁军张建军黄海燕余海静肖非宁琴
关键词:中药复方干预效应纤维介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