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康康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轻工技术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利用激波管对2-甲基四氢呋喃自燃特性的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利用激波管测量了2-甲基四氢呋喃(MTHF)在压力为0.12~1.00,MPa、温度为1,050~1,800,K、当量比为0.5~2.0及燃料摩尔分数为0.25%,~1.00%,下的滞燃期,结果表明:MTHF滞燃期随温度、压力和燃料摩尔分数的增大而减小,随当量比的增大而增加,并利用试验结果拟合出滞燃期随相关参数变化的阿累尼乌斯关系式;然后用两个机理(Kai机理和Luc机理)对滞燃期进行了模拟,其中Luc机理对滞燃期的预测明显偏低,而Kai机理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只是在低温浓混合气时预测值偏低,将其底层机理用NUI机理替换后高、低温情况下模拟值与试验值都能较好地吻合.敏感性分析显示,高温时对滞燃期影响最大的反应为H+O_2=O+OH,当温度降低时,该反应影响减少,而燃料裂解与脱氢反应对滞燃期的影响增大.路径分析显示,高温下MTHF的消耗以裂解反应为主,温度降低时,裂解反应对燃料消耗量的贡献率降低,而脱氢反应成为消耗燃料最主要的路径.
- 王井山樊祥山杨康康王锡斌
- 关键词:激波管滞燃期化学反应动力学
- 脂肪酸甲酯/乙醇喷雾特性的试验研究
- 汽车高压共轨系统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和粒子图像分析技术(PDIA)对脂肪酸甲酯(FAME)/乙醇的宏观和微观喷雾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喷油压力、背压及掺醇百分比对生物柴油雾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脂肪酸甲酯喷雾贯穿距离随...
- 杨康康李俊鸽王锡斌
- 关键词:汽车燃料脂肪酸甲酯乙醇喷雾特性
- 醇类-生物柴油混合燃料喷雾特性的试验被引量:7
- 2016年
- 利用高速摄影和粒子图像分析技术(PDIA)研究了生物柴油、B 20(80%,生物柴油和20%,正丁醇)、P 20(80%,生物柴油和20%,正丙醇)和E 20(80%,生物柴油和20%,乙醇)的喷雾宏观和微观特性,主要对喷雾贯穿距离、喷雾锥角、索特平均直径(SMD)和液滴尺寸分布等喷雾特性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物柴油、B 20、P 20和E 20的喷雾贯穿距离依次减小,平均锥角依次增大.随喷射压力和环境压力的增加,燃料的影响逐渐削弱,喷雾贯穿距离和锥角主要受喷射压力和环境压力的影响.喷射压力的升高使生物柴油和醇类-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的SMD减小,小粒径液滴所占的比例有所上升.喷射压力为80,MPa、环境压力为1,MPa时,轴向距离为50,mm处,醇类-生物柴油混合燃料相对生物柴油SMD平均减小1.6,μm(5.7%,),不同醇类-生物柴油混合燃料间SMD也依次减小,但幅度略小.醇类与生物柴油掺混可以提高喷雾质量.
- 杨康康李昕昕李俊鸽王井山王锡斌
- 关键词:生物柴油喷雾特性索特平均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