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
- 作品数:11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超临界汽油燃料及其替代混合物的物性被引量:3
- 2016年
- 汽油机超临界/跨临界喷射燃烧的研究离不开可靠的燃油物理性质,在较大温度范围内评估了12种汽油替代混合物在预测汽油的临界温度、临界压力、密度、动力黏度和定压比热方面的能力.采用8种关联式估算出汽油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平均值分别为550.4,K和3.092,MPa.替代混合物临界温度估算值为538.9,K(Sur,4)到586,K(Sur,5)之间,临界压力估算值在2.57,MPa(Sur,1)到3.244,MPa(Sur,10)之间,其中Sur,8的临界参数与汽油最接近.通过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开发的物性计算软件SUPERTRAPP计算汽油替代混合物的密度、动力黏度和定压比热值并与测试结果对比,结果显示:预测密度、比热和黏度准确性最高的分别是Sur,8(平均绝对偏差A_(AAD)为7.292%,)、Sur,2(A_(AAD)为8.929%,)和Sur,10(A_(AAD)为10.976%,),综合平均绝对偏差最小的为Sur,4(13.149%,).
- 郑朝蕾刘冰陈玉
- 关键词:汽油机超临界热物理性质
- 吸热型碳氢燃料在不同裂解压力下吸热性能研究
- 通过电热管实验获取了吸热型碳氢燃料在压力0.7~3.5MPa,质量流率160~350kg·m-2·s-1,平均热流密度1~2MW/m-2条件下的物理、化学热沉等数据,并对加热过程中的换热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亚临界压力...
- 陈玉姜淑超魏微鲍泽威张其翼李象远
- 关键词:吸热型碳氢燃料
- 文献传递
- 碳氢燃料耦合裂解反应的流动换热过程数值研究
- 吸热型碳氢燃料耦合裂解反应的流动换热过程是再生冷却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对此过程的CFD模拟仍以低裂解率的一步总包反应为主。本文针对吸热型碳氢燃料EHF-1,采用由详细机理通过DRG、QSSA等方法简化得到的包含20组...
- 陈玉李树豪甯红波张其翼李象远
- 关键词:碳氢燃料裂解反应CFD模拟
- 文献传递
- 正十烷热裂解反应机理的动力学简化与CFD模拟
- 吸热型碳氢燃料耦合裂解反应的流动换热过程是再生冷却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正十烷热裂解反应的详细动力学机理因其准确性和宽压力范围适用性,具有较为重要的研究意义。但其组分及反应数规模过于庞大无法直接用于CFD模拟。本研究工作建...
- 陈玉席双惠王繁李象远
- 关键词:碳氢燃料裂解反应CFD模拟
- 文献传递
- 基于零维反应近似的航空煤油裂解流动模拟及误差分析
- 2024年
- 燃料裂解反应流动传热的数值模拟是先进发动机主动冷却技术研究和设计的重要手段,然而燃料裂解反应带来的巨大计算量阻碍了数值模拟的高效完成。基于集总反应模型发展简化算法是降低裂解反应流计算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建立了基于0维反应近似的数值模拟简化算法,将RP-3号航空煤油裂解反应模型需要模拟的组分方程数减少为1,计算速度提高126%。同时对简化模型带来的误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讨论。直通道模型的对比模拟显示,简化模型与传统模型对壁温、出口流体平均温度和转化率计算结果的最大误差分别为:0.3%,0.004%,1%。折流流动模拟结果显示,简化模型对航空煤油的质量分数模拟最大误差出现在回流区,约5%;而主流区计算误差仍然可以忽略。本文可为燃料裂解反应数值模拟及主动冷却系统分析评估提供新的方法。
- 王沈阳罗浪陈玉朱权
- 关键词:碳氢燃料裂解反应数值模拟误差分析
- 碳氢燃料超临界裂解与亚临界裂解反应特性对比
- 基于超临界裂解在高温条件下多积碳、产物多烷烃的实验情况,考察了燃料在亚临界(不同压力)和超临界条件下裂解反应特性。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750℃时,裂解反应压力越高,其产气率越高;当温度高于750℃时,趋势相反,即亚临界压...
- 张其翼魏微陈玉姜淑超李象远
- 关键词:碳氢燃料
- 文献传递
- 质量流量对超临界裂解反应过程的影响研究
- 2021年
- 燃料质量流量是发动机热管理系统的重要控制参数。为了研究质量流量对冷却通道内燃料复杂反应过程的影响,本文基于实际气体状态方程建立了耦合详细反应机理的一维流动反应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质量流量0.8 g·s^(-1)、1.0 g·s^(-1)、1.2 g·s^(-1)条件下碳氢燃料在总长1.0 m通道内的吸热裂解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显示由于裂解反应与流体热物性及流速存在耦合关系,燃料停留时间沿流动方向呈非线性分布。不同质量流量条件下燃料的局部停留时间在距通道进口约0.3~0.4 m处出现等值现象。质量流量较小时燃料在通道内的具有较长的总停留时间,但在主要反应阶段的局部停留时间缩短,这主要是由于裂解反应引起密度降低所致。同时,本文引入了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质量流量时各裂解反应产物产率对质量流量变化的敏感性。结果显示,C_(3)H_(8)、C_(4)H_(8)、C_(4)H_(10)、C_(5+)、CC_(5+)五种裂解产物的产率对质量流量的敏感性系数在燃料裂解率较低时为负值,在高转化率时为正值,并且C_(2)H_(2)的敏感性系数绝对值始终最大。
- 王慧君沈文豪陈玉王健礼李象远
- 关键词:碳氢燃料超临界裂解反应敏感性
- 碳氢燃料耦合裂解反应的流动换热过程数值研究
- 吸热型碳氢燃料耦合裂解反应的流动换热过程是再生冷却技术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对此过程的CFD模拟仍以低裂解率的一步总包反应为主。
- 陈玉李树豪甯红波张其翼李象远
- 关键词:碳氢燃料裂解反应CFD模拟
- 亚临界压力下航空燃料在不同管径与管长条件下裂解特性研究
- 本文研究了航空燃料在不同管径与管长条件下的亚临界裂解特性,同时结合结焦与换热等方面因素确定了合适的燃料裂解温度、管长与管径。实验中,裂解管采用内径为1、3mm的3128管,长度为0.5~10m,流量1g/s,裂解压力1....
- 姜淑超陈玉梁策王雨鲍泽威张其翼李象远
- 关键词:航空燃料亚临界
- 文献传递
- 亚临界压力下碳氢燃料在不同长度通道中反应特性研究
- 2016年
- 研究了亚临界压力条件下碳氢燃料在主动冷却通道中随管长变化的反应特性,结合裂解产物、产气率、热沉以及结焦等确定了适合燃料裂解的温度与管长。结果表明,管长变化引起的停留时间改变对燃料反应特性影响明显。管长增加可以有效提高550~750℃温度段的产气率与热沉,管长达到8 m时反应趋于平衡。温度高于800℃后,燃料放热反应加剧,升高温度或增加管长都不利于产气率与热沉的提高。产气组分特性表明,烯烃含量随管长的增加而降低,烷烃变化趋势则与之相反。高温条件下,壁面热流是影响碳氢燃料结焦的关键因素,该条件下碳氢燃料最低结焦对应管长约为1 m。
- 姜淑超陈玉梁策王雨鲍泽威张其翼李象远
- 关键词:碳氢燃料温度亚临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