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水生
- 作品数:7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佛山市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对患者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脑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评价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对患者急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脑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9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的评分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致残率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NIHSS、BI、mRS评分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NIHSS、BI、mRS评分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BI、mRS评分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致残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用治疗患者急性脑卒中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脑神经功能,且致残率低且安全性较高。
- 丁水生
-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急性脑卒中
- 处方点评中的不合理处方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调查分析,针对其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进而提升处方质量,改善合理用药。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点评处方4880张,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分类统计和评价分析。结果经分类统计后,488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共218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4.5%,其中不规范处方142张,用药不适宜处方73张,超常处方3张。造成不合理处方的主要原因为不规范处方、用药不宜处方及超常处方。结论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及药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技能、审核处方及合理用药能力,进而改善合理用药水平。
- 丁水生
- 关键词:处方点评不合理处方
- 药学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药物依从性影响分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对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型糖尿病(T2DM)患者实施药学干预后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档的192例T2DM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比组,每组96例,对比组开展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由专业药师进行药学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h PG)的控制效果,并评测两组用药依从性,掌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FPG、2h PG水平整体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优良率为97.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均分别优于对比组的79.2%、9.8%(P<0.05)。结论在社区对T2DM患者用药治疗中开展药学干预,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率,确保用药效果,更好地控制血糖,且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意义重大。
- 廖国杭王翠捷丁水生
- 关键词:药学干预2型糖尿病
- 糖尿病治疗用药现状、常见不良反应分析和今后发展
- 2018年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三高”已经成为大多数中老年人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我国目前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基数已经超过1 200万,且有逐年增多的趋势[1]。面对如此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各种各样的降糖药物逐步进入到糖尿病的临床治疗领域,但无论是传统口服降糖药还是新型抑制剂类药物,均会随着糖尿病的病情进展而增加用药剂量,从而引发各种不良反应。如何在保证降糖效果的基础上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成为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1 糖尿病的病因分析糖尿病患者年龄分布为45~65岁,是由于胰岛素失调,值偏低或偏高,对血糖代谢造成不良影响而引发糖尿病,少部分患者为1型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这类疾病的主要病因为基因遗传或自身免疫系统障碍,胰岛R细胞无法发挥正常功能,导致相关胰岛素细胞失去原有功能,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大部分患者为2型糖尿病,这类疾病与1型糖尿病不同的是患者体内存在胰岛细胞,但受饮食不节制、饮食规律不正常或过度肥胖等因素的影响无法正常分泌胰岛素,体内胰值过低,随着胰岛功能减退和胰岛素抵抗可导致蛋白质、水电解质、脂肪、糖类代谢紊乱,出现高血糖症状。
- 王翠捷汤洁英廖国杭丁水生
- 关键词:常见不良反应用药现状胰岛素依赖型胰岛素细胞分泌胰岛素自身免疫系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Meta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式探析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015年关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的155篇文献为研究资料,最终选入5篇进行数据提取,并应用Review Manager 5.0软件对各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给予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感染率(OR值=0.66,95%CI:0.42~1.01)、手术率(OR值=0.89,95%CI:0.59~1.35)及病死率(OR值=0.68,95%CI:0.40~1.14)。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感染率、手术率及病死率未改善,患者预后效果不显著。
- 丁水生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 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重要作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对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探析。方法:临床资料选自本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及南庄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1月~2015年6月800份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其中监测前400份,监测后400份,对比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监测后,新的以及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是15%,监测前是28.25%,差异明显(P〈0.05)。监测前临床药师提交的监测报告占10.5%,监测后,占28%,差异显著(P〈0.05)。监测前后,药品种类中的抗感染药、心血管药、中药制剂、内分泌系统药等所占比例变化较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药师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能够全程监测药品不良反应,为药品的后续使用与改进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
- 丁水生
- 关键词:临床药师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 阿司匹林二级预防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及最佳停用时机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二级预防对急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及最佳停用时机。方法 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医院接收的7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单号、双号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行阿替普酶治疗,试验组在阿替普酶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颅内出血状况及预后状况。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3d,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试验组NHISS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治疗后3d,两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试验组mR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颅内出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早期溶栓期间,阿司匹林二级预防很容易增加颅内出血发生率,所以建议溶栓24h后以患者实际病情作为依据予以患者阿司匹林干预,有助于患者神经功能及早恢复。
- 赵玉环丁水生林艳梅
- 关键词:静脉溶栓急性脑卒中阿司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