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瑞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向分化
  • 1篇多向分化潜能
  • 1篇牙周
  • 1篇牙周膜
  • 1篇牙龈
  • 1篇牙龈成纤维细...
  • 1篇人牙
  • 1篇人牙周膜
  • 1篇人牙龈
  • 1篇人牙龈成纤维...
  • 1篇软骨
  • 1篇软骨分化
  • 1篇神经管
  • 1篇体层摄影
  • 1篇细胞
  • 1篇下颌
  • 1篇下颌神经
  • 1篇下颌神经管
  • 1篇纤维细胞
  • 1篇计算机X线体...

机构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蒋少云
  • 2篇邓嘉胤
  • 2篇苏瑞
  • 1篇吴陈炫
  • 1篇严志敏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2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下颌神经管分支发生、分布情况及意义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下颌神经管分支的发生及分布情况,为种植外科和牙槽外科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进行锥形束计算机X线体层摄影(CBCT)检查者200例,分析其CBCT影像,统计在全下颌样本、单侧下颌样本、右侧下颌样本及左侧下颌样本中分支管发生率,在单侧下颌样本、右侧下颌样本及左侧下颌样本中磨牙后区、第二磨牙区、第一磨牙区及前磨牙区分支管发生率,单侧下颌样本、右侧下颌样本及左侧下颌样本中Naitoh's分类法各类型分支管数量占样本分支管总数的构成比。结果共发现730支下颌神经管分支,全下颌样本分支管发生率为98.50%,单侧下颌样本为89.75%;右侧下颌样本为93.50%、左侧下颌样为86.00%(172/200),两侧分支管发生率比较P<0.05。单侧、右侧及左侧下颌样本中磨牙后区、第二磨牙区、第一磨牙区及前磨牙区神经管分支管发生率均逐渐降低(P均<0.05)。Naitoh's分类法中Forward类、Dental类、Buccolingual类、Retromolar类分支管构成比分别为70.96%、7.67%、6.16%、5.07%,74支(10.14%)分支管不能纳入Naitoh's分类法。结论下颌神经管分支普遍存在,右侧和左侧下颌神经管分支发生率可能存在差异,下颌神经管行进过程中分支管发生率逐渐降低,下颌神经管分支最常在主管上方分出。
吴陈炫严志敏邓嘉胤苏瑞蒋少云
关键词:下颌神经管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和牙周膜韧带细胞多向分化潜能的比较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体外培养人牙周膜韧带细胞(HPDLCs)和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对比两者成骨、成软骨以及成脂的多向分化潜能的差异。方法 运用酶消化结合组织块法体外培养HPDLCs和HGFs,选择生长状态良好的3~4代HPDLCs和HGFs,进行成骨、成软骨、成脂诱导,未分化诱导的细胞作为对照组。分别用茜素红染色、油红O染色以及阿利新蓝染色分别检测两种细胞的成骨、成软骨及成脂分化能力。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PDLCs和HGFs中相关标志基因骨钙素(OCN)、Ⅰ型胶原蛋白(Col1)、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2(PPARγ2)、X型胶原蛋白(Col 10)m RNA的表达。结果 成骨诱导两种细胞培养至28 d时,细胞周围均有红染钙结节形成,HPDLCs形成的钙结节明显多于HGFs;成软骨诱导两种细胞14 d时均可见胞质蓝染的细胞,HGFs较HPDLCs明显;成脂诱导两种细胞21 d时,可见红色脂肪滴形成,HPDLCs形成的脂肪颗粒明显少于HGFs。HGFs和HPDLCs分化培养7d和14d后,均有OCN、Col 1、RUNX2、PPARγ2和Col 10的表达,在14 d时的表达均高于7 d;HPDLCs中OCN、Col 1、RUNX2的表达高于HGFs,PPARγ2、Col 10的表达低于HGFs(均P〈0.05)。结论 HPDLCs的成骨能力较HGFs强,成软骨和成脂能力较HGFs弱。
苏瑞宋立婷董允允邓嘉胤蒋少云
关键词:人牙龈成纤维细胞成脂分化成软骨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